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有企业机关干部理应是国有企业干部的精英,但受国有企业老态龙钟的体制机制影响,精英变庸才,不敢为、不作为的现象比比皆是,彼此之间看不到尊重和信任。为此,国有企业必须借助改革与发展契机,痛下决心,重拳整饬,让机关干部真正洗心革面,努力成为企业员工的工作模范和表率。  相似文献   

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要打破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存在的体制障碍,加强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那么,那些具有跨体制(即跨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两种体制障碍)联结关系的国有企业高管,是否会有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呢?鉴于"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条重要改革途径,因此本文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数据考察国有企业高管跨体制联结对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高管没有跨体制联结关系的情况相比,当国有企业高管拥有跨体制联结关系时,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可能性较大;当跨体制联结关系是由内部董事形成,对于发生在管制性行业和不影响公司控制权变更的股权转让,高管跨体制联结对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正向影响越强。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管跨体制联结主要通过传递交易信息和环境信息、缓解意识形态障碍等机制影响国有股权向私营企业转让。这些发现意味着,搭建国有企业高管与私营企业高管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创造国有股权转让的公平交易环境,对助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纵观世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协调好国有立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可以说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而在我国.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存在.更有其特殊性,不但其数量和比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难以比拟,而且是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主要基础或载体。因此,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最大困难是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问题。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改革国有企业.既是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本文拟就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几个难题,谈点认识。难题一: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范围如…  相似文献   

4.
《经营管理者》1996,(2):10-13
<正> 一、“九五”期间全省国有企业改革规划 “九五”期间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因此,要继续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企业制度创新,推进各项改革,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抓好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成为推动整个改革事业前进的关键和难点。为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要求国有企业适应新形势,加快改革步伐。能否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决定改革事业的成败,而且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下面结合本人长期在大型国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谈几点认识。一、改革体制是罔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造成国有企业处于困难局面的原因很多,包括不少企业外部原因。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并不是制度的原因,而是体制原因,也就是改革还没有到位,企业还没有成为自主经…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成为法人意志明确的、能够贯彻企业战略意图的、进行科学计划和合理控制的现代公司。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产权明晰化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产权明晰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国企改革核心是建立公司治理结构,而产权明晰是建立有效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尽快改变国有企业低效率状况,就必须通…  相似文献   

7.
简略的回顾   纵观2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80年代初至十四大之前,我们曾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改革尝试。这是历史性的起步。然而,这些改革基本上不去触动传统的企业体制,因此,可称作“体内改革”阶段。第二阶段始于十四大。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而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国国企改革由“体内改革”向制度创新阶段过渡的重要标志,开始向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工厂制挑战。然而,实践表明,对所有国有企业实行以国有股为主体的公司制改造,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改制”多半换汤不换药,流于形式。于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出现了“真空”一方面传统的工厂制“企业”体系瓦解了,另一方面又无真正的企业和企业体系取代它。而要建立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体系,又缺乏(多元)投资主体,更无理论和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了困境。第三阶段从十五大开始。十五大确认了非国有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必要性,强调了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对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组织实行战略性调整的构想—“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而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以“决定”的形式就此作出了全面的规划,为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是我国 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 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 度,对实现国民经济跨 世纪发展的宏伟任务,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 五大报告中指出,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 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要坚定信心,勇于探 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 世纪大多数国有企业 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 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 展的新局面。为了实 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 标,就要加强科学管 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 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 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 理制度,本文试就企业 发展与制度创新谈一 些粗浅…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我国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正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国有企业约占用工业总资产的一半 ,工业贷款的2/3 ,却只创造了1/3的工业产值。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始终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就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制度创新是推进国有企业深层次改革的重点。而产权制度改革又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又是产权制度改革的难点和核心。因此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行机制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核心任务。这一问题得以解决 ,也就找到了市场体制与国有经济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1.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相当多的企业步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的社会福利性机构过多,人员负担沉重,使国有企业不可能与其它所有制经济组织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呢?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条可行之路。 我国传统的企业制度实行就业、福利、保障三位一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  相似文献   

12.
<正> 中组部副部长虞云耀最近指出,党对国有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不能丧失。不管企业体制怎么改,党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虞云耀指出,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目前国有企业党建是个薄弱环节。国有企业要搞好,改革要深化,没有企业党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求国有企业体制创新,而且要求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别是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本文对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与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政府工作的突出任务。四川国有企业比重大,积累的矛盾多,改革的难度大,任务艰巨。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真总结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扎实工作,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抓大放小,扶优解困,务求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取得新的进展。 (一)下大力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四川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改革能否取得实效,事关经济发展全局。我们一  相似文献   

15.
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且指出现代企业制度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从而在体制意义上对现代企业制度给予新的认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根本性的改革,是改革攻坚阶段关键所在。正像“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样,把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联系起来同样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在这一全新探索过程中,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不同的认识是必然的,也是十分正常的。问题是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不同认识和不同实践,特别是当改革进入攻坚阶…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框定了国有企业的机制──纯管理型。纯管理型的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经济有诸如包袱沉重、企业老化等等困难,但最难的是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与机制的转换,一句话,没有适应市场的经营机制,难以在市场中竞争,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然而,国企的转变也是渐进的,不少国有企业出现经济效益滑坡,亏损乃至破产的边缘。交通部一航局船厂也一样,主业——造船业严重萎缩,而造船厂却多了起来,全国市场呈完全供大于求的态势。到1994年初,一航局船厂人均负债超过了万元,帐面债务累计15…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构成单位,国有企业的体制变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改制面临的形势,探讨企业改制中影响稳定的因素,提出企业改制和维稳统筹兼顾的对策,以期为国有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我们备受困惑的是:如果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直接经营国有企业,那么市场经济体制就无法建立;而如果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又如何防止经营者渎职或滥用权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我国面临着经济改革的新形势,应不断加快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顺应着经济改革新形势,进行体制改革与创新,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企的政治思想工作与国企整个体制息息相关,进行国有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带动国有企业的整体体制的完善,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本文先介绍了国企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再提出了几点国企政治思想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20.
肖晓湘 《经营管理者》2011,(3X):262-263
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目前经营环境的变化,国有企业传统的营销思路已经逐渐被市场竞争淘汰。如何根据新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营销体制的改革,对于建立现代企业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有企业现有的营销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国有企业营销体制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