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明,这个人类社会应用极为广泛的基本概念,近年来却在人的身上被轻易的忽视了。精神文明与人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对精神文明理论和人学研究的浅尝辄止,使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人的主体性,人的现代化问题。一、人在精神文明中主体地位的提出人类文明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积极成果的集合体,它是社会进步、开化状况的标志.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精神文明就是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产积极成果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一、生产关系直接决定精神文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生产力水平愈高的社会,物质文明就愈发达。尽管物质文明不等于生产力,但两者却是同一序列的范畴。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本文所论及的精神文明就是特指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文明。尽管精神文明不等于上层建筑,但两者却…  相似文献   

3.
精神生产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是社会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它被推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沿阵地。精神生产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它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物质生产的生产力要素,物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改善和变革社会生产关系起着巨大作用;精神生产又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生产的状况直接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水平。因此,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重视精神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在大力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防止西方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989年发生的政治风波,以及目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全面地揭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的作用,生产实践是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文明就是人类进行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是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这种基础作用主  相似文献   

5.
<正> 党的十二大的报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精神文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作了科学的概括,同时,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以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为我们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精神文明与法制的联系精神文明是区别于物质文明而言的。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是物质文明。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己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思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经把国家当作“文明社会的概括。”董必武同志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说到文  相似文献   

6.
社会文明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 ,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两个密切的组成部分。缺少任何一个方面 ,社会就是畸形的 ,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这是一般而论。特殊地说 ,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事业。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 :“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它表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文明。物质文明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获得的精神成果,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针对不同的历史条件,使用文明这个概念,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对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是在发展物质生产和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和改善人的精神素质。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包括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大的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除了具有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其各个组成部分,又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我认为,教育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各个组成部分中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和改善学校文明单位建设,探索精神文…  相似文献   

9.
十二大报告赋予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概念以科学的规定。很显然,这是与物质、精神概念相对应的:物质生产的成果就是物质文明,精神生产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就是物质和精神。  相似文献   

10.
尽管我国立法机关已经宣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但是民法典的缺位却始终是个遗憾。未来的中国需要的是一部立足于实际国情的、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的民法典,然而现代化的民法典离不开现代化的精神理念。文章在分析了我国现实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人文、绿色和开放三个方面阐释了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树立的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标志着社会精神财富积累水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水平,物化的精神能力水平。它包括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在表现形态上有物质的形式、制度形式、精神文化形式几种。人类社会就是伴随着精神文明的进步而进步。  相似文献   

12.
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内容更全面、水平更高的小康社会。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建设一个包含物质、制度、精神和环境等多个层面的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阶段,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发展与人民物质生活类、社会进步与社会结构类、人口素质类、可持续发展类、民主与法制类等5大类25个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并列于物质文明建设的一个巨大工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重要性越来越大,怎样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话题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最基本问题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新旧体制交替之际,其探索任务更为重要和艰巨、这也就要求我们对精神文明要进行更深层的了张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应我国现实需要的精神文明建设。一、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般特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两种文明的发展.一是物质文明的发展,它标志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另一种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它标志着人们在精神领…  相似文献   

14.
精神生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精神生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将成为整个社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首要形式。我国面临实现四化伟大任务的时候,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更需协调地发展,即不仅要大规模地发展物质生产,而且要迅速发展精神生产。因此,深入地、系统地研究精神生产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试就精神生产的含义、精神生产力、精神生产关系、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关系及精神生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等,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时运凯(抚顺市讲师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以及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成果的总和,是对人类优秀思想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精神文明必须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应当全面估价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很多人对目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持悲观态度,他们一提起此事就摇头,有的甚至用“精神滑坡”来形容这一建设的状况。诚然,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但是同时我们又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还是巨大的,有些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应该全面估价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否则,不但要犯片面性的错误,而且会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失去信心。首先,什么是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指的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哲学思考金小川一、对精神文明建设主体的思考人类生活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人是物质生活中的主体,这一点不容置疑,同样人也是精神生活中的主体,这一点却常被人所忽视。在以往的哲学讨论中,人在精神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始终未能得到合理的说明和...  相似文献   

18.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虚无的、幻想的,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才能将其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显著优势,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了战略性有利条件,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中国特色文化治理、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文化优秀基因为新时代新征程精神富有提供坚强保证,发挥好这些显著优势必将能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大优势,要增强党的领导力,发挥好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核心优势,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理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体制,不断推进党领导下的精神文化领域改革。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科学指引,要增强理论凝聚力,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思想优势,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推动人的精神世界的理想样态变成现实,进一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增强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中国特色文化治理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支撑,要增强改革创造力,发挥好中国特色文化治理的制度优势,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建设,实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治理。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实践经验,要增强实践引领力,发挥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经验优势,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其服务水平质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精品,注重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中华文化优秀基因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要增强文化影响力,发挥好中华文化优秀基因的独特优势,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继承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大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从我国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中一个特点和优点”,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完全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把我国建设成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精神文明和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魂和高度的科学精神,恢复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并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说明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重要的是,揭示了科学技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第一位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邓小平明确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①邓小平在规划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