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宿舍的群体心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宿舍作为大学生群体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群体心理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了解大学生宿舍群体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大学生宿舍中的群体心理,有利于高校管理者有效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也有助于大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的对象既是具有不同个性心理的活生生的学生个体 ,又是由每个学生个体相结合而成的具有社会心理的学生群体。学生群体结构按群体内各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主要归结为两大类 :一类是具有较稳定的明显的外部结构形式的正式群体 ,如班集体、学生会、团支部等 ;一类是具有较稳定的隐蔽的内部结构形式的非正式群体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自发小群体。通常 ,教师只注重对班集体这一正式群体的大教育 ,而往往忽视了对班集体中或跨班级、跨年级体现出纵横交错关系的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人的和谐,人是类性、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所以,和谐社会也就有类的和谐、群体的和谐、个体的和谐这样三个层次。类的和谐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作为整体的内部和谐;群体的和谐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以及国家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和谐;个体的和谐则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内部的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4.
论朋辈群体对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是青年社会化的末期,该时期的社会化是为他们进入成人社会作各方面的准备。大学时期的个体社会化具有个性和世界观接近定型、主动选择社会化内容、获得自我认同和面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特点。该时期个体在心理和思想上的变化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陪伴个体度过大学四年的朋辈群体是个体情感和心灵上最好的寄托和安慰,也是个体思想和行动上最为有效的促进者和影响者,他们无论在社会价值观、未来社会角色的选择方面,还是在社会文化认同、社会资本积累方面,对大学时期个体社会化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个体人生发展中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消费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阶段也是消费心理转型的重要时期。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消费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很多不良的消费行为,影响到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此,家庭、社会、学校要担负起培养、引导他们形成健康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的责任;大学生自身也应从多方面努力,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6.
群体心理具有不同于个体心理的显著特点,科学了解和把握群体心理的特征、演变规律、在群体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可以正确及时地处置群体性事件,避免群体事件激化。  相似文献   

7.
类正义论略     
根据人类的主体存在形式,我们把正义划分为类正义、群体正义与个体正义.类正义是以人之类集合为正义承担主体,以人类整体利益为价值评价中枢的正义.类正义涉及正确处理两类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人类内部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类、个体与类之间的关系,以求类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二是正确处理人类与外部其他存在者之间的关系,以求人类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个体不良道德态度的转变是道德治理的落脚点。在道德态度转变过程中,人际交往中的参考者作为客观因素起重要作用。个体态度实际上受到参考者对道德事件的态度和个体对参考者态度的影响,道德态度转变是个体寻求三者态度综合平衡的过程。教育者、道德榜样、反面典型都是个体道德态度转变的参考者,同时,各级各类社会群体是大的参考者。个体在群体中的道德态度是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改变受多种心理效应的复杂影响,形成一种"群体场压力"。从个体所在群体本身的特征入手促进个体道德态度的转变是道德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曾俊霞 《兰州学刊》2012,(2):154-158
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是特殊的教师群体,他们工作付出多、工资回报少、社会地位低。基于对北京市17所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总体的工作满意度评价低,流动意愿强。性别、年龄、学历、专业等教师个体因素和学校是否批准等学校因素都对教师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为保障和提高流动儿童所受教育质量,应在全面提高教师进入打工子弟学校"门槛"的同时给予同等的教师待遇,政府应将现有资源更加有效地利用到学生和教师身上。  相似文献   

10.
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的群体领导许多时候看似是凭经验进行管理,但实际上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学原理.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是积极心理学、群体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运用的典型范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群体成员的潜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 ,领导群体中的青年干部的自我制衡有其必然性。青年干部只有正确地认识环境 ,自觉地、有效地调整心理和行为 ,才能使自己尽快适应环境。本文围绕着领导群体中的青年干部所处的环境、地位以及他们应采取的一系列心理上、行为上的自我制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又称团体或集团 ,是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并相互依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群集合。现代管理面向的主要是群体 ,群体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组织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体 ,群体就是构成人体的各类系统 ,而个人则是最基本的细胞。研究群体理论 ,将群体理论运用于高校管理实践 ,对高校群体特别是非正式群体进行分析 ,甄别其优劣 ,利用非正式群体常见的心理与行为规范 ,提高对非正式群体行为的控制与预测水平 ,防止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对高校的影响 ,无疑对高校组织目标及功能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一、非正式群体的内涵最早将群…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平衡问题,教学任务与师资力量的平衡;教学进度与课时计划的平衡;五育关系的平衡等等,这些可以说都是有形的直观的平衡。然而,在学校管理中,常常被忽视的是人的心理平衡问题。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忽视对人的心理分析和研究,将难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探索学校管理中的心理平衡问题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管理中,注重研究心理平衡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良好心理环境,建立积极的动态平衡观点,并用这个观点去分析学校的人和事,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尽可能减少离散力,增加凝聚力。本文就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225-230
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对行为的影响有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与社会支持、个体自我概念、社会技能、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等有密切的关系。其中,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社会支持在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中的内在机制表明: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不仅起直接影响作用,而且通过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产生间接影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既要开发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也要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去提升工作绩效,从而促进教师及高校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群体理论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但同时难度也较大,如何提高其管理绩效是当前许多高校所面临的普遍难题。将组织行为学的群体理论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拓宽了管理的思路,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对提高管理绩效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研究结论指出,班委群体、寝室群体和友谊型群体对教育管理工作绩效影响较大。对于班委群体应重点在班委选举,班委群体规模和班委作用上下功夫;对于寝室群体,应着重注意培养良好的寝室风气;对友谊型群体,应更多地对其中的不良群体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对新兴群体和青年大学生群体在遭遇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伦理诉求与传统伦理诉求、主流意识形态道德话语与边缘性道德话语之间的张力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异动及其机制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审察现阶段伦理关系及其变迁以及道德生活世界的状况,建构一种"伦理和谐",有着显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促发了整个社会人才流动的大潮,对高校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由经济地位、社会评价等差异造成的职业不平衡感,在高校教师群产生了强烈的职业震荡,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高校教师队伍中明显存在着一种高成就感与离弃教师岗位倾向之间的心理矛盾,青年教师的流失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师资管理的任务,是使教师特殊心理需要的动力机能,在学校内部工作上现实化,使其成为有力的工作动机。管理政策的制定应体现科学运用激励机制,激发人的积极性,增强高校内部凝聚力,并规范教师行为。要以大度的胸襟对待流动,努力创造一个适宜人才生长的软环境,以自身的实力和深厚的爱教感情吸引教师,求得动中的稳态。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216-221
为了剖析影响中国消费者礼品购买意向的主要因素,了解中国消费者礼品的购买心理,打开礼品消费行为的"黑箱",在Fishbein理性行为修正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礼品功能价值和形象价值两变量构建礼品购买意向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礼品的功能价值只能通过个体态度和群体一致间接对购买意向产生影响;而礼品的形象价值能通过个体态度、面子意识以及群体一致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产生间接影响;个体态度、面子意识以及群体一致意识都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具有直接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庸文化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然而在其流传过程中却异化出伪中庸文化并对国人思想及行为方式产生误导。文章将以心理学的视角,运用组织行为学关于权威影响、个体认知、群体意识、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从众及其克服及个体独立性建设等理论,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两个角度对伪中庸文化背景下群体意志进行探讨,并提出通过个体价值重塑减弱甚至消除伪中庸文化的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学表象是由个体来完成的,其中渗透着个体的生命理解、情感宣泄以及生命意志,它的终极目的是个体生命真理感的表达。拥有相近生命真理感的不同个体构成了一个潜在的群体,文学是把这一潜在群体中的个体联结在一起形成显在群体的方式之一。个体生命真理感与群体生命真理感在文本中有四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作者和读者以自发的生命真理感自由地进行交流是文学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