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了推动义和团运动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全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5月6日至10日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和新闻出版工作者参加了讨论,提交论文七十余篇。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一、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这是一个老问题,前些年已进行了反复讨论,但这次会上它仍然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有人从战争角度提出,义和团运动是民族战争还是农民战争?对这个问题大约有三种观点。传统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农民自发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自然是一场农民战争。并把它与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并列,认为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革命高潮之一。有的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不论是从其斗争目标、斗争  相似文献   

2.
<正> 义和团运动是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曾经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今年是义和团运动八十周年,中外历史学者在济南集会,济济一堂,对义和团运动史进行学术讨论,很有意义。近几十年来,历史工作者对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这是可喜的事,说明人们对这次运动是重视的。从目前史学界的情况看,义和团运动的重大问题如源流、性质、口号、历史作用等等,几乎都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的分歧还很大。义和团运动作为学术问题来研究,出现不同意见是正常的现象,它只有通过充分的自由的讨论,摆事实,讲道理,采取百家争鸣的方式,来求得看法上的一致或者基本一致,其他办法是不可取的。而且,作为学术问题,即使长期不能取得一致意见,也是允许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取得了相当进展。值义和团运动110周年之际,为交流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推进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中国史学会、山东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义和团研究会联合主办了"义和团运动1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本次讨论会于2010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山东大学和上海大学召开。与历次  相似文献   

4.
“人民运动开展得越广泛,各阶級的真正面目就显露得越清楚”。六十年前震撼世界的义和团运动同样也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真正面目显露得一清二楚。认真地剖析义和团运动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阶级动向,深刻地认識这些阶级的真正面目,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义和团运动时期許多复杂的历史現象,而且对我們当前的政治生活也有着現实的意义。本文試图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討,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相似文献   

5.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十年以来,史学界在义和团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一些问题得以展开讨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90年是义和团运动90周年。国际性的义和团运动学术讨论会将于下半年在山东召开。对过去十年关于义和团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进展情况作一鸟瞰式的回顾,对今后的更深入研究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正> 山东是义和国运动的发源地。为了纪念义和团运动90周年,省历史学会于今年7月26日至30日在青岛大学举办了义和团运动9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省的48位专家学者和史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供论文25篇。会议就以下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一、义和团运动的社会背景和组织源流有学者对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1.鲁西南和鲁西北地区具有特殊的社会条件,这就是地处边界,与邻省犬牙交错,政府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量历来薄弱,而教会力量却相对集中,各种宗教和民间秘密结社又长期存在。2.这些地区有着特殊的社会环境: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 十一月十四日至二十日,义和团运动史学术讨论会在济南举行。会议期间,《东岳论丛》编辑部邀请部分与会专家,就如何进一步开展义和团运动史研究进行了座谈。现将应邀同志的发言记录摘要如下: 胡绳武(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负责人):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研究,解放后比解放前进步还是很大的。解放前的著作,多把义和团叫做“拳乱”,”拳匪”,即使一些比较进步的著作,也把义和团运动说成是“拳祸”。胡绳同志所讲近代史上的三大革命高潮,其中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比较薄弱。原因很多,义和团运动本身复杂,资料也不多。今后怎样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呢?我觉得研究范围还应扩大。一八九八——一九○○年义和团运动的高潮虽在山东、河北,但涉及全国,因此应作为全国农民反帝斗争来研究。从全国范围看,问题会更清楚些。如中国近代史上的秘密社会,至今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前,在祖国北方大地上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义和团运动。东北义和团运动,具有反抗沙皇俄国军事占领的鲜明特点,在义和团运动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义和团运动最先在山东兴起,一九○○年初,向天津、直隶和山西发展;并通过海路传入营口,由陆路传入山海关、锦州、朝阳等地。在两、三个月内,迅速地由奉天扩展到吉林、黑龙江省各地。义和团在东北的活动和发展,可划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九○○年二月至六月末,为秘密活动时期,义和团处于不合法阶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山东省历史学会和平原县联合发起的“义和团运动平原起义100周年全国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9月18日至20日在平原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历史工作者就鲁西北平原、茌平一带义和团运动的特点、性质、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整个...  相似文献   

10.
由山东大学、中国史学会、上海大学、中国义和团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义和团运动1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0年10月18日-19日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德国、俄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90多位学者参会,共提交论文57篇.本次会议采取全体与分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讨论,共举行两场全体会议和四场分组会议,同时还有10月20日在上海大学举办的一场专题讨论会.与会代表围绕"义和团:中国与世界"这一主题,就义和团运动的起因、组织源流及评价,清政府与义和团,报刊舆论与义和团,义和团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义和团运动时期西方在华传教事业以及列强军事侵略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研讨.兹将各方学者的主要观点加以整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10月18至19日,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共同主办的"义和团运动11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德、英、俄、美、日、澳等国及中国台湾和大陆的90多位学者围绕"义和团运动:中国与世界"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论文集近日将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将与会学者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正> 在义和团运动爆发九十周年之际,由山东大学、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山东省社联、山东省历史学会等单位联合发起和举办的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经过二年多的认真筹备,于1990年10月7日至11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120余人(外国学者26人)出席了会议,为会议提供论文近百篇、专著五部,并围绕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这个主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八讨论。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观点,有许多新的重大突破,体现了近几年来义和团研究的丰硕成果。下边分几个问题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3.
关于义和团运动评价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目前,史学界就义和团运动的评价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这是大家所一致公认的。那末,它是否也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下面主要就与此有关的若干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一、关于判断反封建性质的标准问题义和团运动是否具有反封建的性质?这是义和团运动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义和团运动史研究的知名专家路遥教授,原名吴松龄,1927年12月生于福州市。1947年考入山东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任中国义和团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大学学位、学术委员会委员。路遥教授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辛勤笔耕近40载,奉献出一批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15.
<正> 在义和团运动90周年之际,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省社联及山东大学共同主办的“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7日——11日在济南召开。130多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28名外国学者分别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匈牙利和南朝鲜等国家。会议收到著作5种,论文近80篇。与会学者围绕下列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和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和团运动对孙中山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和鼓舞。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完全是一场由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侵略而激成的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民族自卫战争;它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和力量,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农民阶级的愚昧与排外等弱点。孙中山还高度评价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及其对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可以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不仅在时间上有承接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某种历史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它的性质与作用,历来存在着分歧的意见.李时岳先生所撰《义和团运动再认识》一文,对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运动过程及其后果等等,作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并对之持否定的意见.同时,该文对反对八国联军侵略的斗争,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观点鲜明.本刊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予以发表,并期望学术界能就这一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一九○○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到现在已经过去八十六年了.近年来,随着对这一运动的讨论不断深入,不少论者在义和团战争、义和团运动性质、以及它的历史地位等问题上展开了学术论争.本文拟就上述三个问题略陈管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宋桂英  王静 《文史哲》2001,(1):122-123
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山东省社科院、山东省历史学会、《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和河北省威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义和团运动1 0 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 1 0月 9日至1 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 1 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提交了著作 1 0部、论文 1 0 0篇。这次会议围绕着“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与世界”这个中心议题 ,分五个专题进行了大会发言与小组讨论。兹将会议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义和团运动的源流问题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在这次会议上 ,…  相似文献   

20.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庄重大的事件,至今已九十周年了。对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即就建国后在义和团运动问题讨论中,也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自发的农民战争,是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翦伯赞《义和团运动》,见《历史教学》1958年第11期)“义和团的农民革命运动象火山突然爆发一样,以山东为中心涌现出来”,“它构成近代史前期第二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反复发生的农民革命、农民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