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最近奔波于各式招聘会的应届毕业生发现,在一些单位的求职应聘登记表上,除了"家庭关系"一栏外,还多了项"人脉关系",这可苦了不少应届毕业生。作为刚开始找工作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人脉"。尤其是一些外地学生,人生地不熟的就更谈不上拥有"人脉关系"了。面对"先说说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人脉关系"的提问,毕业生们不禁反问:除了个人能力外,难道人脉关系也是重要的求职门槛?而据那些招聘单位介绍,他们公司对员工的考核是与业务绩效挂钩的,或是公司创业不久,非常需要能带来诸多社会关系的员工。  相似文献   

2.
在职场上,由于用人单位的背景不同,选择、录用应届毕业生的关注点也各不相同。比如,我国民营中小型企业看重的是应届毕业生的实际技能,日资企业则比较看重应届毕业生对企业的忠诚度,而欧美企业看重的常常是应届毕业生本身的潜能。因此,应届毕业生求职,需根据这种不同扬己之长、避己所短,方能胜券在握。三种背景不同的企业,其选人的关注点到底有哪些不同,具体介绍如下:民营中小企业:胜任岗位的技能你有吗一位小企业的人事经理在谈到招聘新人时,直言不讳地说:“我们招人的标准就是马上能够独当一面,创造价值。”因此,招聘时,他们总是把更多的目光盯向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最好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位人事经理说。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人事经理来说,“来之即用”是他们聘人的基本原则。因为许多中小企业都没有很完备的员工培训系统,而且,培训员工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校长孙国权说,他们学校在就业指导中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并突出重点,针对有创业可能性的专业和应届毕业生开展创业教育,如美容专业创业比较容易,学校就有意识地对这个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创业指导。在指导中,学校老师不仅讲创业的概念、理念、方法、案例和效  相似文献   

4.
“金三月、银十月”,现在又到了应届毕业生新一轮的求职高峰期了。每当这个时候,最拥挤的场面当属外资企业招聘会。许多毕业生踌躇满志地去外企应聘,但事实上,最终只有很少人能够如愿以偿。众多铩羽而归的毕业生不禁产生了疑惑:外企的门槛究竟有多高?为此,笔者走访了德国莫尔塑料(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静。陈静总经理结合真实案例,谈了一般外资企业的选才及用人之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在应届毕业生员工离职问题研究中加入心理契约这一变量,探讨心理契约与应届毕业生员工离职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引入了心理契约和员工满意度的相关理论,继而在应届毕业生员工自身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提出假设,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基于心理契约的应届毕业生离职问题得到了验证.本研究结果为企业应届毕业生人才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值年底,在南宁市的各大招聘场,应届毕业生们又开始四处奔波,寻找着就业机会。据悉,2009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将突破600万人。在全球性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他们将面临比往年更为严峻的就业挑战。而作为正在找工作的广西大学生们应该持何种心态去迎接挑战,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使2007年应届毕业生及时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及时调整择业方向,上海公共招聘网对近两年应届毕业生需求量较大的十五类热门岗位予以简单介绍,供毕业生择业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穆东 《成才与就业》2008,(Z2):13-17
近年来,上海市的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竞争愈加激烈。政府各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广开渠道,积极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本文结合已运营多年的政府专业网络招聘平台——上海公共招聘网(http://jobs.12333sh.gov.cn)的有关统计数据,选择对近几年应届毕业生需求较大的十五类岗位予以评述,供广大应届毕业生参考。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动态信息,及时调整择业方向并进一步做好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9.
毕业了,一下子找不到工作,该怎么办?这是应届毕业生及其家长们常为之心焦的事儿。应届毕业生求职途径一般有几种:通过院校招聘会或毕业办老师推荐。毕业生自己上网、看报纸求职:毕业生家长通过亲戚、朋友、熟人  相似文献   

10.
随机抽取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自编的《高职院校临近毕业学生就业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统计方法研究其就业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别方面差异显著;和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相比,全量表就业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但在焦虑源分量表上,就业焦虑差异显著。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焦虑情况,因此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1.
职业价值取向作为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本研究选取地方性应届本科毕业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进行探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9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部分同学进行深度访谈,通过spss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是经济取向,而且个体间差异很小;(2)不同专业性质的应届毕业生在职业价值观的劳保稳定维度差异显著;(3)与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相比,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更少考虑今后工作的地域取向。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的毕业生就业大潮开始涌动,应届毕业生即将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中最为流行的话就是:你找到单位了没有?当他们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下一站,迎接他们的便是或长或短的试用期。万一试用期里出点小差错,前面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在试用期中脱颖而出,成功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呢?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应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及状态焦虑的关系。对301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在性别、专业、家庭住址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状态焦虑高于正常水平,不存在性别、专业的差异;(3)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与状态焦虑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4)以择业效能感为预测变量预测状态焦虑,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招,还是不招应届毕业生?”这个问题每年都会困扰着人事经理。如今的我已是公司人事部门中的一员,回想当年走出校园、初入职场的种种情形,一路走来,对于应届毕业生为什么会遭遇一些企业冷落,感受到了很多,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虽然如今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的文章很多,但在这里,我只想就自己的求职和工作经历来谈一下,希望能给刚进入职场打拼的同学和即将就业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参考。应届毕业生的身上到底有什么毛病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1.工作不踏实由于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很多应届毕业生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总是单纯地觉得自己的薪水应该高点再高点,公司应该大点再大点,于是对于第一份工作,很多人只是把它当作了跳板。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应届毕业生入职后,普遍表现不踏实,总是在伺机找寻下一  相似文献   

15.
地方性高校本科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职业价值取向作为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本研究选取地方性应届本科毕业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进行探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9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部分同学进行深度访谈,通过spss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是经济取向,而且个体问差异很小;(2)不同专业性质的应届毕业生在职业价值观的劳保稳定维度差异显著;(3)与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相比,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更少考虑今后工作的地域取向.  相似文献   

16.
事件回放前不久,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针对应届毕业生创业公布了一些新政策,其中一个是创业基金增幅,一个是外地应届毕业生创业就有机会拿到上海户口,这些优惠政策能吸引多少目光呢?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年初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国家人事部门年初预测,200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70%,估计约有64万应届大学毕业生不能落实工作;而截止到2003年7月底,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只达到了5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今年待岗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已接近百万之巨,加之1999年以来未落实工作的往届大学毕业生尚有30~40万人,所以,目前已毕业大学生中的“漂浮一族”已经远远超过了100万大关;“大学生就业难”正悄悄地由各种媒体上的白纸黑字演绎为鲜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政治思想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最近又重提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要做的思想政治工作难题多,难度大。 应届毕业生面临未来职业和前途的选择,四年级是人生处于重要转折的关键时期,又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抓紧抓好,让他们顺利度过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通过毕业生“双向选择”而不能被社会用人单位接纳认可的学生群体。我们的教育应该使每一个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 ,重视弱势群体 ,了解其特点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解决他们当中存在的问题 ,已成为高等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前提 ,也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具备哪些素质,才能符合企业招聘要求,这是应届毕业生最关心的话题。前不久,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上海迈兹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企业人事经理作客上海师范大学就一些应届毕业生普遍存在的疑问,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