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商业言论是否应得到宪法所赋予的言论自由的保护以及应得到何种程度的保护,对此学术界还存在较大争议。在美国宪法司法的实践中,言论自由原则已经出现向商业领域拓展的趋势,并形成了商业言论原则。虽然言论自由的核心属性是政治自由权利属性,但也具备经济自由权利属性。区分政治性言论与商业言论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区别对待的做法,不仅会面临言论类型化缺乏可行性的难题,而且还会遭遇经济自由权利崛起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美国法上的"网络匿名发表言论权"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尚言论自由是美国的传统,网络匿名发表言论权作为网络言论自由的一部分,得到了美国法律的尊重。以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言论自由为依据,通过判例法的发展,美国法院确认了网络匿名发表言论权,并为其提供额外的程序保护。美国法院的这种探索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推动美国政治异议和言论出版自由保护进程中,最高法院在解释和适用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出版自由条款时,始终未能摆脱普通法反煽动思维的影响.直至1969年,作为政治言论自由领域的一个标志性案件"布兰登伯格案"判决方宣告了美国社会政治压制传统的终结,从而为当代美国政治言论自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该案判决所确立的"迫在眉睫的非法行动"标准决不会是美国政治异议和言论出版自由保护的圆满终结,但它将以其所代表的高度宽容精神,继续指引着美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未来方向则是没有疑义的.  相似文献   

4.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最基本权利,包括言论与不言论的自由。言论自由的价值在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建设三个维度上得以体现。但言论自由不等于自由言论,无限制的言论自由只会导致言论的不自由。因此,言论自由在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要受到法律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美国历史上,学者们通常都是在以国家为敌的前提下探讨言论自由,而费斯教授在其名著《言论自由的反讽》中,却提出关于以国家为敌的言论自由的三个错误:言论"沉寂化"效应、国家作为"配给者"角色的缺失、"公平原则"的漠视,费斯教授认为国家也可能成为言论自由的朋友。结合这一理论,充分认识中美两国言论自由的不同背景,可以以新程序主义为进路推动我国言论自由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博客作为一种新型交流工具和生活方式,在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引发大量法律问题,这其中,博客的言论自由的保护和规制问题,便成为其中最突出和核心的问题.美国作为言论自由保护宪政实践最为发达的国家,在博客的言论自由法律规制上体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一面,苹果公司商业秘密案即是典型范例,而这种对言论自由的高度强调和社会利益的权利衡平,也和美国自身以第一修正案为代表的言论自由保护宪政传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公民恰当行使网络言论自由权是宪政精神的体现,但不能忽视滥用网络言论自由权带来的危害。因此,必须为网络言论自由权的行使设定必要的限度,原则限度包括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原则、比例原则,具体限度包括公共利益、私人利益。  相似文献   

8.
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争议在美国主要呈现为宪法上的言论自由权与政府的法律规制之间的平衡问题。1968年的金斯伯格案、1978年的FCC诉太平洋基金会案和1989年的赛博通信公司诉FCC案即是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宪法规则和合宪性审查标准,其中尤其突出了言论传播媒介的特点对于法律分析的重要性。网络时代的言论表达因表达者数量的爆炸式增长、言论传播渠道的多元扩展、言论道义责任的弱化等特征,使得作为一项基本权利的网络言论自由权有着不同于传统言论权利的素质。在最新近的雷诺案中,美国网络言论自由权的宪法保护方式基本成型,言论自由的保护仍被认为是首要的,网络言论的技术特点必须被纳入到经典的权利分析的模型中,用以决定宪法所容许的政府规制的合理程度。网络言论自由在美国并不完全是一个独立的法律议题,而始终是宪法第一修正案法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社会中利益多元化的群体对于名誉权和言论自由的理解和需求是不同的.网络中发表的言论时常伴随着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网络言论包括在互联网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观点.为减少网络言论对他人名誉权可能造成的侵害,网络言论自由应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司法实践在规制此种冲突时,应该遵循利益平衡的原则,在民法没有对言论自由做出规定的当下,应按照宪法关于保护言论自由的精神,平衡网络言论自由和网络名誉权的关系.在具体个案认定时,应区分"事实陈述"与"意见表达",给予网络言论不同的自由程度;此外,对于网络名誉侵权主体和网络名誉被侵权人,应根据两种主体的身份特征、 身份属性对自然人和法人、 公众人物与普通大众、 专业者和非专业者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
在德国,法律十分重视平衡和保护言论自由,法律对人们言论的规制要受到来自个人名誉、尊严和道德方面的限制。但德国法律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也有诸多不足:一是德国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有过于宽松之嫌;二是在言词与行为之间没有作出区分;三是德国的基本法对言论自由的保护着重在民法方面,而没有刑法方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发展产生数据自由这一新兴诉求,数据自由与重在管制的隐私保护的冲突日渐显现并逐步加剧。从法律角度看,化解冲突的关键在于理顺数据自由与隐私保护的内在机理。通过比较研究和规范解释发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将数据纳入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范围,即赋予数据以言论保护,同时发展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则或者标准,框定数据自由的范围和管制的限度,这一系列举措证实了数据自由与隐私保护的可调和性。总体上,研究美国法上数据自由与隐私保护的相关判例和规则,可为我国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路易斯安娜购买"在美国历史发展上具有重大意义。它使当时的美国领土扩大一倍多,使密西西比河成为美国的内河,使美国的安全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为美国继续向西扩张至太平洋沿岸地区创造了条件。该事件的实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在北美争夺的结果,而它对美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激增的数据在推动公共辩论、日渐需要信息的知识经济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检视数据以及数据流自由流通的价值的基础上,从国内外数据保护的近况,分析数据激增背景下的数据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文体学角度看《葛底斯堡演讲》的语言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3年11月19日在葛底斯堡举行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仪式上,林肯作了演讲,对这次战争中先烈之灵表达了深切悼念,号召人民为了国家的存亡和自由平等前仆后继。演讲辞结构严谨,句武错落有致,措辞精练,语言真挚,感人肺腑。从文体学的角度看,其语音、词汇、修辞和句法更彰显出这篇演讲辞独特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5.
何宗强 《国际论坛》2011,(2):15-20,79
基督教福音派作为持续存在的社会政治力量,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美国的全球扩张。福音派海外传教搭建了跨文化联系,培育了全球共同体意识,促进了人权观念的传播,实施人道主义救助,加强了美国与世界的联系,扩大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福音派关注人权、宗教自由、国际等议题,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朝鲜半岛当前的核危机是由第一次朝核危机升级而来。危机爆发后,美朝双方展开了首次公开双边谈判,并发表联合声明:朝鲜同意暂缓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支持南北联合宣言中提出的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美国郑重承诺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和其他武力,不干涉朝鲜内政。然而,在第二轮会谈结束后,由于美朝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南北对话与特使交流方面无法达成一致,双边关系趋向紧张。朝鲜从反应堆拆除燃料棒,并拒绝国际检查员采集测试样本的举动使危机达到顶峰。由于担心朝鲜可能在被迫情况下采取极端行动,美国在不放弃外交和加强军事准备的前提下策划对朝空袭。此时,美国前总统卡特访朝传递出了朝鲜愿意重返外交谈判的信号,美朝借此契机回到谈判桌上,并达成了解决朝核问题的框架协议。但协议存在诸多隐忧,主要表现为:美国将对朝政策与整体外交战略挂钩,影响了解决朝核问题的一贯性;美国对朝政策需要兼顾韩国立场;美国对朝政策受到官僚政治制约。框架协议存在的问题也孕育着美朝关系和朝鲜半岛局势重趋紧张的可能性,为朝核问题的再次浮现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发生的轰动一时的"彭水诗案",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宪法对言论自由保障的缺失,而发生于美国的类似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却成为了美国宪法史上检验自由理念的正面例证。以这两个结论截然相反的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中美宪法对公民言论自由保护的现状,以期能借鉴美国对言论自由宪法保护的优点,尽快完善我国宪法在实施过程中对言论自由保障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影响力无与伦比,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美国外交史上,历届总统都会适时提出自己的外交理念和外交政策,但无论美国哪个总统上台,其外交政策虽有不同,但都受到支配美国外交决策制定的五大基本恒律的制约,有着同质性趋向。对奥巴马和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美国外交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基金会,经过100多年时间已经发展成为美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是美国的独特现象;指出在国内关于美国基金会的研究不是很多,主要的专著和文章关注美国基金会的历史起源、发展概况、功能作用及与中国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美中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美中之间知识产权的冲突持续存在的背景下,本文梳理了入世前后美中知识产权争端的变化及原因,分析了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美国对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影响,并探讨在新一轮推动知识产权的贸易谈判进程中,面对美国不断提高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标准,我国国内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