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是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结构是顺利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强化"生命线"意识,确保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建立开放、多元化的就业制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试论高校女教师的进取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女教师是我国知识女性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也是高等教育中日益壮大的生力军,其职业成就却远远落后于男教师,因而在高等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本文以进取意识为视角,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法,提出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使之对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女大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社会性别公平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创新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是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大学评价中应充分处理好管理导向与市场导向、教学与科研、定性与定量评价等8种关系;根据最新的政策精神重新确定了评价范围与对象,得出了全国本科层次院校总排名;重点分析了中国大学地区教育竞争力评价结果、中国大学竞争力评价结果、中国大学学科专业竞争力排行榜。研究发现,我国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仍不平衡,且可能进一步加大;我国各类高校层次突出,但应明确自身定位,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大学发展的速度加快,应继续重视质量和国际化程度。质量、效益、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论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水平决定了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层次,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又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只有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才能形成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论网络文化与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是当前校园文化生活的新时尚。在网络文化环境下 ,大学教育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高等教育体制也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变化 ,大学教师的角色也必将由现成知识的灌输者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建设的每一次成就、突破、纷争和遗憾,都可以在学科专业建设时一些基本关系处理的对错得失上觅到原因。在学科专业建设这一重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正确处理好学科专业建设中的基本关系,是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题中之议。文章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吸收和转化是高等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一方面,我们要提高国外合作方的质量层次,加强与世界名校、特色学科专业的实质性合作;另一方面,我们要严格甄选标准,引进真正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消化、吸收、转化为我国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能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是一流大学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根本之道。通过利用相关分析对39所985高校国家级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一级学科硕博点对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产生显著影响;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图书馆藏书量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不相关。其启示意义是:在一流大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中,顶层教育的质量提升与跨学科合作是未来方向;关注点不能囿于教师层次结构的优化,还应重视教师梯队建设等;同时,还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智库"作用。为充分发挥大学各方优势,应构建市场调节、政府引导与支持和高校自觉的特色专业建设体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基于产业集群建设的人力资源需求量的调查,运用ARIMA模型对辽宁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源需求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研究发现人力资源总量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市场营销、技工、财会及电算化专业的需求量最大;本科学历以下的人才需求量最多。因而,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紧密结合产业集群建设办学;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协调性;调整人才培养规模和层次,提升高等教育人才资源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相互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河南省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层次得到提升,但这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仍有差距。因此,河南省高等教育应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为支点,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及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正校长是一校之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领导,同时又应该是学校的课程领导者。校长课程领导的责任主要包括:确立教师课改立场,建立教师课改信念,帮助教师克服困难,增强教师课程意识,转变教师课程观念,普及教师课程知识,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打造教师课程文化。其中核心任务就是建立现代课程观。基于此,校长作为课程领导,其角色定位应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这种扩张式的发展在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人才结构供需脱节,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缺乏自有办学特色;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师资力量不足。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提升质量和效益,稳定高校办学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明确办学目标,凸显品牌特色;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师培养模式"的基本涵义,包括招收什么样的学生、修业几年、在哪儿培养、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是分离的还是混合的、教师专业教育如何进行等五个方面。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高师,具有招生政策优势、课程设置优势、学生管理优势、教育资源利用优势;学术水平不高,学生起点学历较低,是五年制高师的缺点。现有五年制高师教育资源的利用,应与宏观层面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结合起来,以迎接小学教师本科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需求,娄底地方高校与娄底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娄底高校必须从学科专业的组成、层次类别的布局、教学和科研结构、办学结构与方式以及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当地政府应从增加高校投入,加强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高校的产、学、研结合,积极主动介入高科技园区等方面努力促进高校与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科专业是高校最核心的组织建制,学科专业管理是高校独特的知识管理形式,对学科专业管理体制的关注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体现.本文集中描述我国学科专业管理"计划供给"范式的历史形成,探讨"计划供给"与"市场匹配"两种学科专业制度的特点与运行机制,揭示现行学科专业制度所覆盖主体的利益关系,指出尽管"计划供给"范式向"市场匹配"范式的更迭有必然之势,但由于关涉资源配置与产权变更,因而这一过程将是曲折而复杂的,对于这一议题的深入探讨需要突破传统视域.  相似文献   

16.
强丽 《宿州学院学报》2013,(11):117-119
从我国高等院校存在着的功利主义、学术资本主义、教师失德、极端个人主义、企业型大学追名遥利等现实困境入手.分析其过度屈从于市场需求、沦为生产会盈利“机器人”的知识工厂,以致丧失了自身本原的内生之精神品格与应有之文化内核;以高等院校之历史人物与传奇事件所生之“正能量”为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功利主义反思,强调了高等院校组织整合必需之“文化机制”,论述了发挥我国院校组织整合“正能量”的三个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7.
大学校长是大学的灵魂,其创造品质对大学创造性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夏大学校长欧元怀较早提出大学创造思想,并践行之。欧元怀对大学创造的文化内涵、学术追求、功能定位、社会指向的深刻认识对今天大学发展仍具启示之功。  相似文献   

18.
在学科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必须融通的观照下论述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三种关系: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学的关系;英语学科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关系;英语和母语、英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以及人类文化的关系。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必须正确地认识、科学地处理好这三种关系,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要求、站在时代前沿、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文通识型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包括文化的传承、选择、批判、创新等 ;文化对高等教育起着直接的作用 ,经济政治对高等教育的作用以文化为中介。中国的高等教育既要为科教兴国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又要考虑到中国的文化传统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20.
大学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他们的教育理念形成及其办学思路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通过对国内36所师范大学校长的性别、年龄、教育经历、学术研究和职业背景等基本信息的分析,表明其群体特征主要有:(1)男性比例偏高,且年龄层次分布相对集中;(2)求学背景多元化,但校长产生多"近亲繁殖";(3)学位层次和国际化程度偏低,且"重理轻文";(4)学术造诣深厚,但对高等教育研究不足;(5)工作经历简单,主要来源于"内部选拔"等。由此,对师范大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适当提高女性比例,放宽校长任职期限;兼顾本校优秀校友,又要考虑外校精英学者;关注人选的人文社科素养,兼顾文理学科背景;注重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才能,采用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