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毕节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人口控制作为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突出的战略位置。在人口计生工作改革发展过程中,毕节市认真践行"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光荣使命,秉承"小试验、大方向"的开拓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创新载体,深入推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2.
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6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综合试验区,位于贵州西北部,即行政区划的毕节地区,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冲,北接四川,西邻云南,东、南分别与本省的贵阳市、遵义市和六盘水市、安顺市相连。2008年时值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成立20周年,回顾总结毕节试验区的历程和经验,对于我们深刻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处理好发展、生态与人口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9年6月8日,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会上作报告时指出,今明两年,我们要坚定信心,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每年解决一千万左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确保如期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温家宝指出,今明两年的扶贫工作要“以解决温饱为中心”,“以贫困户为对象”,“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这为我国今后的扶贫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的基本经验证明,计划生育工作和扶贫开发是相辅相成的,并有互动效应。控制人口和脱贫致富始终是摆在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4.
我国贫困人口的资源生态空间特征与开发性扶贫移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的资源生态空间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在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所具有的资源生态空间特征及变化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机制、类型划分及作用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集移民、扶贫和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三位于一体的开发性扶贫移民这一扶贫攻坚新措施,并以甘肃疏勒河流域开发移民及农业开发项目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农业灌溉区20万移民安置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为例,详细地论证了该次开发性扶贫移民中的综合效益。指出本次移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三者彼此间协同作用,使人口、资源和环境系统在新的有序状态之下,方能有效地发挥自组织功能,促进甘肃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甘肃14个少数民族国扶贫困县为研究对象,重点考查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对贫困人口数量和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不应只强调市场机制下的宏观扶贫效应,而应采用政府直接干预的方法,通过特殊的扶贫措施,才能实现真正扶贫。  相似文献   

7.
位于黄河上游的三西建设是我国最早的区域性扶贫开发项目。其开发范围包括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因其三地都有“西”,故简称“三西”)。以解决温饱为目的,组织超出土地承载能力的贫困山区农民向新开发的灌区迁入,则是三西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1983—1992年的十年间,在政府的组织下,以开发型扶贫移民模式成功地实现了农村45万人口迁移和100多万亩新灌区开发,引起了国内外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八九年二月,李鹏总理在听取全国计生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扶贫与计划生育应该互相结合”。同年十二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扶贫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的报告》.今年七  相似文献   

9.
1989年2月,李鹏总理在听取全国计生委主任会议汇报时指出,“扶贫与计划生育应该互相结合”。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扶贫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的报告》。1990年7月,李鹏总理在会见中央国家机关扶贫报告时又强调指出“扶贫还要同计划生育工作联系起来”(《中国人口报》1990年7月23日)。可见,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0.
探索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我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山区省份,1995年末总人口为3508万人,农业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总人口数的87.5%和36.77%。全省土地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9...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中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加大力度和推进深度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策划了团结互助扶贫、分类扶贫、非政府组织参与和引入市场机制等多方面的扶贫机制转换,并讨论人力资本投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方式等扶贫主攻方向与反贫困目标。最后还特别强调中国开展扶贫的优越条件和卓越成效,提出发挥优势、稳步发展的总体原则。  相似文献   

12.
扶贫计生结硕果○王善春杨俊四川省南江县扶贫开发办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把计划生育纳入扶贫攻坚的总体规划,在全县开展了扶贫攻坚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闯出了一条山区少生快富的新路。1.抓宣传,认识到位。针对“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和“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相似文献   

13.
一、全国扶贫工作简况为加速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我国政府于1984年制定并实施了扶贫政策。国务院和各地方政府确定了331个国家重点贫困县(确定标准为当年人均收入不足150元的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陈俊生无论是扶贫攻坚,尽快解决群众温饱问题,还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都事关全局,都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和计划生育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项工作。非常主要的一条措施就是把扶贫和计划生育结合起来,各级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武陵山区4省9县的271个样本研究了贫困农户参与扶贫活动的意愿及行为.结果表明:在由政府主导的传统扶贫模式下,贫困农户参与扶贫的意愿总体较低,他们在扶贫活动中主要是"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参与",贫困农户在扶贫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遭到排斥;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扶贫活动中的政府角色、政府公正以及农户对政府的信任等对贫困农户的扶贫参与均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同时"政府角色"和"政府公正"还会通过"政府信任"对贫困农户的扶贫参与产生间接影响;其中"政府角色"对贫困农户扶贫参与意愿的总效应最大,由此表明政府在扶贫活动中的"角色错位"是造成贫困农户在扶贫活动中主体缺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依靠科技兴家坚持文化扶贫张道光三言两语话计生四川省巴中市在扶持农村计划生:户脱贫致富活动中,坚持文化扶贫,依靠科技兴家,促进广大计划生育户率先进入文明致富、科学治家的行列。1995年巴中市“三结合”工作领导小组把文化、科技扶贫作为帮助计划生育户文明致...  相似文献   

17.
扶贫要扶「本」杜洋近年来,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迅猛发展,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大部分计划生育贫困户已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但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单位或个人盲目追求政绩,搞快速扶贫、短期效应,把帮扶对象扶上马或者初见成效后,便减少或停止了资金、物质等...  相似文献   

18.
又称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物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正常生活浃的各种措施,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农村无依靠老人,残疾人和贫困者的照顾,救灾救济,扶贫救济等。社会救助的目标是扶贫救贫,  相似文献   

19.
把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为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和人口控制目标而努力奋斗彭珮云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祝贫困地区的人口问题中央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确...  相似文献   

20.
在2020年中国全面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之际,通过对国内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以2014~2019年关于精准扶贫的2698篇样本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计量角度对文献数量、科研机构发文量、科研基金资助信息等方面分析国内精准扶贫研究现状,同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绘制科学图谱客观呈现和分析国内精准扶贫领域的热点主题及其演化路径,为中国后扶贫时代的到来及新扶贫议题的凝练夯实基础。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精准扶贫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贫困治理与减贫效应议题、财政金融保障议题、教育扶贫与多维贫困议题、产业与乡村发展议题和科技创新与文化扶贫议题,呈现多元化演进趋势,通过时间维度视角进行切割,对各个议题的演化路径进行分析和梳理,揭示各个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未来,防止返贫、可持续脱贫机制研究;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内生动力提升研究;破解城乡二元体系结构研究;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研究;先进科学技术赋能精准扶贫研究将是国内精准扶贫领域研究的潜在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