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起来真是让人难以相信,丈夫从来都没有表露过重新换一个女主人的意思,如今家中另一个男子汉,年仅9岁的儿子倒向我发出了信号:想换一个妈妈!让我“下岗”。 儿子要我“下岗”的原因,是因为我常常不能圆满地回答他的一系列提问。有次儿子问我:“妈妈,我5月18日的生日是谁给我定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领着儿子逛超市,正好碰见他的班主任,自然而然说到了孩子。老师随口说,孩子总体不错,就是脑瓜慢点儿,分数不高。本来笑容满面的我,脸立刻僵了,儿子可是瞪着眼在一旁听着呢。跟老师告别后,老师的话让我有两种担忧。一是怕孩子自尊心受挫;二是怕孩子认为自己真的脑瓜慢,影响他的创新创造能力。果然,儿子无心再逛,拉着我的衣角要回家。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我平日里经常看教育类的书籍,算是相对开明的家长,对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说法并不赞同,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潜力无限,所以对他的学习并未施加过大压力。可是,儿子面对老师"脑瓜慢"的评语,是怎样的感觉?到了家里,‘还没坐定,他就怯怯地说:"妈妈,给我出题,我要做题。"我故作轻松地问:"怎么,不看喜羊羊了?"他摇摇头,眼圈红了:"我脑瓜慢,就得笨鸟先飞。""瞧瞧,我儿子脑瓜可不慢,还会用成语呢!"我打趣他,拉着他的手坐在沙发上。"儿子,你一定听说过‘人无完人’这句话,我的意思是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就正确。妈妈知道,老师今天这样说,让你伤心了,但妈妈一点儿都不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70多岁的女患者,濒临生命终点,艰难地喘着气,但怎么也不肯瞑目离开,亲人看着很难受。她的儿子上去轻轻拥抱住母亲,说:"妈妈,您生养我这么多年,辛苦了,我从没有跟您说句‘我爱您',也从没对您说声‘谢谢',现在我要对您说,妈妈我爱您,您放心地去吧,儿子永远都是爱您的,谢谢您,妈妈!"女患者的眼角流出了泪水,这才放心地走了。  相似文献   

4.
儿子今年12岁,上小学六年级。昨天放学回来,突然感慨地说:"明天就是儿童节了,这是我最后一次过儿童节,以后我升入中学,就是少年了。"我惊讶地看着儿子,儿子确实长大了,最起码他意识到自己将要长大。那今年"六一"节怎么过呢?我问儿子。儿子说:"我想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我继续追问,儿子笑而不答,只说:"明天你就知道了。""六一"这天,儿子放假在家,我和他爸还要上  相似文献   

5.
如今的父母,对孩子如果还停留在用翻看书包的办法去检查其个人秘密的话,未免过于老套。如使用电子监控技术监视孩子的行动,既不现实也过于小题大作。我正上中学的儿子,给我和他妈妈讲了他们班同学在一起交流如何在家里避开家长偷看电视的经验,使我们觉得孩子们十分有趣。  相似文献   

6.
正一大早,妈妈就打来电话,说大伯的儿子又失业了,让我帮忙找工作。我对这位堂弟很反感,已经换过好几回工作了。我很不理解,妈妈对大伯家的事总是很上心。"妈,您就别管他的事了,爸都不管,您倒是老操心。"我有些怨言。"好女儿,这次你一定要帮忙。让他进你们公司,你给盯着点。等他成器了,你爸的一块心病也就拿下来了。"妈妈有点恳求我的意思。说起我爸的心病,我又想起他和大伯的故事:当初大伯把自己上县高中的指标让给了爸爸。我爸现在调到市里,能过上好日子,都是因为大伯那份恩情。妈妈接着说:"女儿啊,夫妻间没有什么是闲事,都是为了这个家,得互相帮衬着点。"  相似文献   

7.
你和他都是家中的独苗苗。你出嫁时,你的父母可能都曾想过这样一件事--唉,成了人家的人了,以后过年就得在人家家里过了。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想到父母两人除夕夜在家孤单冷清一双影  相似文献   

8.
正这天,肾内科门诊匆匆走进一位神色焦虑的年轻妈妈,手里牵着一位5岁左右的男孩,进来就对医生说:"大夫,快帮忙看看我的孩子。"原来,几天前妈妈给孩子洗澡时突然发现儿子小腿上出现很多出血点,两侧小腿对称分布。于是妈妈带孩子去皮肤科  相似文献   

9.
忍耐50秒     
有人说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我百分之百地相信这点。我和丈夫就是典型的一例。虽然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是非曲直,虽然每次争吵过后也感觉挺无聊,我们俩还是莫名其妙地从恋爱吵到结婚,从结婚吵到儿子今年4岁。 时间久了,我发现争吵的原因不在于什么事情,而是我们都欠缺足够的耐心。我一向认为男人应该有宽阔的胸襟、包容的气度。我丈夫呢,则认为如今的女人地位太高了,不能由你任性胡来。就这样,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肯少说一句,谁也不肯忍耐一下。 有一天,4岁的儿子拿一袋糖给我,调皮地说:“妈妈,你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糖。”我剥了一块放在嘴里,  相似文献   

10.
拾荒记     
经过垃圾桶时,人们大多会捂住口鼻,皱着眉头,快速地离开。可我的一段成长经历和“垃圾”有着扯不开的关系。我写作业拖拖拉拉,跟蜗牛一样,每晚都要写到十一点多。妈妈批评我,我还一脸不耐烦,心里十分不爽。这天晚上,见我写作业磨磨蹭蹭,妈妈一气之下,说:“既然你觉得上学辛苦,那你明天不要去上学了,去捡垃圾卖钱养活自己……”  相似文献   

11.
有一对小夫妻,刚结婚时,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爱做家务,特别不爱洗碗,总是推三阻四设法逃脱。后来,她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天出一道脑筋急转弯,谁做不出来就去洗碗。他输多赢少,愿赌服输,只好乖乖地去洗碗。她总是给他出些刁钻的题目。比如:妈妈和妻子同时掉进河里,你先救谁?学理科的他老实地回答,当然是救妈妈了,妈妈只有一个。她掩着嘴笑,告诉他答案是:以后别再给我出这么弱智的问题了。他挠了挠头,奇怪地问:"这也算答案啊?"日子过着过着,他似乎也开了窍。从不习惯带家里钥匙的他,每天下班回来,总是叫她开门。他敲门的时候,她总会问"谁啊",确定是他之后再开门。以前每每问是谁,他都老老实实地答"是我"。现在  相似文献   

12.
一个小学五年级女生说:"同学课间聊天,常说自己妈妈用什么面膜和名牌化妆品,又说去国外的景点旅游,去大饭店用餐……可我父母是普通工人,这些我都没有经历过,一点儿也不懂,同学说我像个乡下妞!"小学生穿着名牌套装,烫着头发;女中学生留着披肩发,穿着吊带裙;男生梳起"贝克汉姆式"  相似文献   

13.
正儿子念小学二年级时,一日,我跟他闲聊,问他学校当天有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他说:"没什么,只是汤姆的眼珠子掉了出来,我们替他拾回。他在饮水机旁洗了洗,放回去了,但没消毒,我担心有细菌。"我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又不想显得大惊小怪,问:"是不是妈妈听错了?你是说汤姆的眼球吗?"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家小孩是小学生,我奉劝你看家校联络簿要早。多早?最好不超过晚上8点。因为都市虽有24小时便利超市,大家也可能认为超市什么都卖,但有时偏偏就没有联络簿上要求明天必带的东西。女儿有个同学,他妈妈都是在早上带儿子搭出租车上学途中签联络簿,结果常在车上骂儿子:“圆规(或别的什么)这么早去哪买,昨天晚上为什么不说?!”另一个女同学,全家都要上床睡觉了,妈妈看了联络簿才知道,明天要带一只小动物到学校。她气急败坏地对女儿说:明天把你弟弟带去!第二天一早,妈妈把  相似文献   

15.
我没尝过婆婆的厉害,可是耳濡目染,使我对婆媳关系十分恐惧。婆媳之间关系紧张有多种说法:一曰,儿子是妈妈带大的,现在跟媳妇过日子,当妈的不放心;一曰,儿子的习惯只有妈明白,妈的心思也只有儿子知道,所以媳妇说啥都不得法。现在还有第三种说法,媳妇比婆婆厉害,婆媳关系颠倒了。常言道,清  相似文献   

16.
让孩子先说     
正让孩子先说,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事实的尊重。耐心等待一分钟甚至半分钟,慢半拍,先听听孩子说,等孩子说完,再做评判又何妨?周末下午,儿子的同学来家里玩,儿子说:"妈,我和小乐到楼下吃快餐。"正忙着做家务的我,头也不抬:"行啊!"儿子又说:"吃完饭,我们到广场转转。"我挥挥手:"去吧!去吧!"等我做完家务歇下来时才发现,儿子出去已近2个小时!这小子,去哪了?给点自由就撒野!  相似文献   

17.
说出你的爱     
周六休息,我去菜市场买了白菜、韭菜和五花肉。回到家,切白菜,择韭菜,当当当地剁肉馅。干吗呀?做馅饼。馅饼还没出锅,儿子就吸着鼻子夸张地叫了起来:“真香呀,谢谢妈妈!”儿子这一句话,使我腰也不酸了,胳膊也不疼了,两个小时的忙碌似乎得到了最高的回报。 周日我又去菜市场,买排骨、买芋头,回到家用沙  相似文献   

18.
正晚饭后,窝在沙发里陪父母看电视闲聊。邻居胡伯来串门,一进门就叹息说:"看看你们家多幸福,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哪像我们家,小杰刚打电话说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孩子不回来,我们老两口连饭都懒得做了,真没意思。"胡伯的独生子小杰在上海工作,每年只有过年才回家一次,匆匆回来,待不了几天又匆匆回去。趁着父母劝慰胡伯,我起身去卧室上网,正巧小杰在QQ上。我便问他是不是过年不回家了。小杰抱怨连连:"单位过年要加班,又碰上乘车高峰期,车票也不好买,回趟家还不够受罪的呢。再说回家过年也没多大意思,就不打算回去了。"看来小杰也是"失陪族"中的一员,而且是属于无奈加无知型的"失陪族"。我笑  相似文献   

19.
我趁在杭州进修,打电话给丈夫,让他带女儿来玩玩。 两天后,女儿打电话来说:"妈妈,外婆有点不开心了。外婆说她也想来杭州,可你没叫她。妈妈,你让外婆一起来,好不好呀?"电话这边,我愣住了。是啊,结婚这么多年来,去上海,去云南,去三峡,去黄山……我们先是两人世界,后是三口之家,从未想过要带母亲一起去。我似乎早忘了母亲也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忙给母亲打电话负荆请罪,并盛情邀请母亲一起来杭州旅游。母亲虽有些嗔怪:"你呀,一心扑在丈夫、女儿身上,早把我这个妈给忘啦!"但还是开开心心地答应了。 周六下午,我接到丈夫的电话,说他们已到学院门口,便赶紧下楼去接。只见母亲吹了一个稍稍翘起的发型,上穿紫红色夹克衫,下配咖啡色长裤,显得格外精  相似文献   

20.
单位分了一套新房,我们一家三口欢天喜地地搬了进去,留下老母一人孤零零地待在旧房里。 也曾想过与老母一同搬进新房,可妻子早就与老母闹矛盾,儿子也不愿与唠叨的奶奶在一起,只得作罢,说好今后每星期都来看妈。 我们的心情随着新房的明亮而明亮起来,生活充满了欢歌与笑语,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了,也懒得再去走动。 一天,我从外地出差归来,妻子告诉我,家里常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来,刚一接对方马上就挂断了,感到十分奇怪。我说如今有些青年闲得无聊,专爱听女人声音求刺激,骚扰别人,你莫管他。可不久,我也频频接到此类电话。有时夜深人静伏案写作,电话铃响了,刚一声“喂”,对方顿了一下,马上就挂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