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晓芳 《职业时空》2014,(12):20-23
以经济学中"倒逼机制"或者"倒逼理论"为指导,根据口语大赛的发展变化,对口语大赛的宗旨、组织模式和内容等进行倒逼分析,形成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倒逼机制,指出口语大赛已经在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条件等方面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产生了倒逼效应,并促进了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基层治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宏观的方针政策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政策落地的同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实现人民权益。"枫桥经验"是重要的基层治理经验,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智慧。"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为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强激励是不是行政发包的必要条件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为例,分析当治理的紧迫性凸显时,基层政府如何通过将治理任务发包至内部再造的属地组织来保证任务的完成。研究发现,在弱激励的条件下,基层政府内部也能进行发包治理。弱激励发包制与发包制原型理论在发包方目标衡量、管理者激励设置、代理方行为选择等多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弱激励发包制之所以有效,有赖于基层政府内部形成的政治联盟以及基层政府官员嵌入的“公”与“私”的伦理结构,受到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形塑。本文不仅提炼了一个制度约束条件改变后的理论概念变体,更考虑了有着多重面向的政府官员个体,基于基层政府的发包治理实践拓展了原型理论,从激励兼容性的角度对现有理论做了推进。  相似文献   

4.
“全响应”治理是一套基于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理念体系.其核心是以民为本、多元共治、系统治理,主要解决“为了谁”“谁来响应”“怎么响应”的问题.近年来,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关于加强社会治理的要求,北京市西城区在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以群众参与为基础,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街道统筹为重点,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由于“80后”“特别”的行为与心理一直以来都是“大人社会”所关注与议论的话题.自2004年的“韩白之争”后“大人社会”起初更多地从生理的角度对“80后”的“特别”进行评价,且多为负面评价,而后逐渐改变。2008年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社会制度变迁、传播手段改变等等角度对“80后”的行为进行解读。但是有不少学者在进行“80后”研究的同时却忽略了以下几个问题:1、“80后”是否“特别”,而其“特别”是否具有研究价值。2、怎样解释自1949年以来的不同代际都经历了各自的社会巨变,却只有“80后”保留了其“特别”的群体特点。3、“80后”的“特别”究竟是外部原因导致亦或者是其内部理性思维的产生。4、“80后”作为社会行动者具有怎样“特别”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政府行为来观察国家—农民关系的转变。通过对税费改革过程中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考察,发现过去一直依靠从农村收取税费维持运转的基层政府正在变为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基层政府的行为模式也在发生改变,总的趋势是由过去的“要钱”“要粮”变为“跑钱”和借债。在这种形势下,基层政权从过去的汲取型变为与农民关系更为松散的“悬浮型”。  相似文献   

7.
卫林楠 《职业》2013,(6):77-78
本文理清当前铁路改革思路,结合《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铁路非运输企业改革作为铁路改革突破口,阐述非运输企业发展状况及重要性,在非运输企业的改革中引入民间资本,形成改革的倒逼机制,探索《实施意见》的细则、合理建议及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层社会一直实行“街居制”管理体制。新时期,随着社会转型、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的居民结构和工作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在保持“街居制”架构下经历了三次变革,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基层管理关系不顺、职责不清等难题。为此,需要用新思维来突破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困境,而铜官山区“区直管社区”改革契合了改革需求,通过撤销街道办事处,重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街道作为城市基层政府及行政管理的末端,街道体制改革实质是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建设问题。本文在梳理学界关于街道体制的争论及其有待澄清的地方的基础上,以湖北省黄石市街道体制的改革为例,讨论改革的源起与作为,发现其改革的效果并不乐观,但在后续的改革政策中,也在逐步调整。对街道体制改革进行思考,撤销街道办的改革应坚持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逐步规范社区组织架构,完善社区治理结构等等。在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对于是否撤销街道办事处,更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改革方法,真正做到因地渐进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为统筹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的建设与融合互动,提升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浙江省乐清市委、市政府于近日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三社联动”创新社会基层治理体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今后一段时期坚持以民政部、浙江省共建“温州市民政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围绕进一步强化“三社联动”,着力抓好“实平台、强队伍、创机制”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我国东部大都市郊区农村的基层治理实践,从权威组织、集体资源和治理规则三个层面,揭示了以“集体”为媒介的行政整合机制及其后果。首先,基层政府通过村干部的正式化和选举程序的制度化,推动了“集体”组织的行政化,实现了基层政府与农民的组织化联结。其次,通过将村级组织的治理实践纳入规范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基层政府实现了对农村集体资源的制度化控制和规则化分配。再次,村集体资源的再分配形塑了村民较高的组织认同,重塑了基层组织的权威结构。最后,以农民“集体”为媒介的行政整合机制深刻改变了郊区农村的团结模式,形成了村庄社会的治理性团结。这种“集体”团结模式体现了国家与乡村社会在实践中的“二元合一”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尤其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极其严重。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众多企业倒闭,有些企业由于规模的缩减和生存的需要,裁掉大批农民工。这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愈加严峻。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基层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本文通过文献法、实地观察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和解决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徐红映 《社会学评论》2022,10(1):165-180
乡规民约历来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格局发生了深刻变迁,在现实情境的推进过程中,这类非正式规范正遭遇有效性不足的挑战.本研究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结合对宁波市的调研,提出农村社会传统型社会资本的流失和现代型社会资本的缺位,是乡规民约难以发挥效用的症结所在.同时,研究认为挖掘乡规民约的治理效能,近期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通过顶层设计和资源要素下沉,依靠传统型社会资本的治理资源,实现政府主动建构秩序与社会自身自发秩序的耦合.从长远看,构建现代型社会资本,培育基层治理内生力,是发挥乡规民约这类基层治理制度效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响应我国新时代新的发展形势与发展需求,基层干部亦需要与时代同步跟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全方位提升自身治理能力,但在部分地区基层干部遇到了技能短板的问题,在如今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优化和提升的环境中,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本文从制约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因素入手,通过对制约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其素质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以期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给予可行性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青壮年劳力向城镇转移、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的问题,江西省奉新县采取“三三制”办法,有效解决了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题. 实行三个到位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奉新县把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上升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其紧迫性,列入政府民生工程一起谋划,成立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并制定了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课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提出了"学习任务群"概念。学习任务群基于学生主体意识倒逼语文课堂进行理念、教学内容、方法方面的变革,是对语文教学进行本体性改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方珂  张翔  蒋卓余  练宏 《社会学研究》2023,(2):158-181+229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是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已有文献对地方政府发挥自主性的讨论聚焦于非正式制度路径,对正式制度路径的考察相对不足。近年来基层民政部门在“重错保、轻漏保”的监管压力下选择收缩自主性,导致低保治理目标的实现出现不平衡。以A省为例,本研究发现,部分地方民政部门基于正式制度路径发挥自主性,将特殊困难对象纳入低保并形成基于正式规则的自我保护功能,在规避问责风险的同时实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8.
赵玉娇  孙聚兴 《现代交际》2010,(7):29-29,28
公共危机是我国政府面临的新挑战。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可以有效发挥其作用,但是由于其地位和职能不同,在进行公共危机治理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多元参与主体更好地进行公共危机治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雪光  练宏 《社会学研究》2012,(5):69-93,243
本文借鉴经济学不完全契约和新产权理论的视角,提出一个中国政府内部权威关系的理论模型,将政府各级部门间的控制权概念化为以下三个维度:目标设定权、检查验收权和激励分配权。诸种控制权在中央政府、中间政府、基层政府间的不同分配方式导致迥然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诱发相应的政府行为。这一理论模型为分析中国政府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治理结构、权威关系、行为类型及其变化过程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并提出相关的分析概念。本文以环保部门的环境政策实施过程的实证研究来解读这一模型,分析其中的权威关系和各种行为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20.
聂洪辉 《社会学》2007,(3):35-41,12
对竹溪村的个案研究发现:在我国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宗族复兴现象,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形有所不同,即不是行政力量从乡村的撤退和村民选举制度的实行等原因所致,而是基层政府对乡村控制仍然过严,村委会行政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村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参与程度不够而导致宗族的“复兴”。这种复兴只是表面现象,掩盖的是村民维护自身权益的实质,村庄中的非权力精英正是借助宗族并通过宗族活动达到自己政治参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