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在日本自身经济实力提升以及国内政治总体保守化的推动下,"正常国家"论逐渐成为日本政坛的主流意识和新的国家战略定位。安倍晋三再次执政后,在外交、安保等领域加速推进"正常国家"化进程,在对俄外交方面,安倍内阁对俄外交战略服务于日本"正常国家"战略。安倍提出的对俄外交"新方法"突破了以往的思路和框架,并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展现出灵活性。与此同时,对俄外交"新方法"和日俄关系的发展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与韩国解决"慰安妇问题"之后,日本迅速以"不固执于领土问题"的妥协姿态与俄罗斯厘定和平条约交涉"新思路",并启动了谈判。从战后处理的历史过程和日俄交涉最新进展来看,双方极尽博弈的最大相互利益,将是日本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日俄间领土改变"结果"与俄罗斯承认战后美日间"冲绳返还"的"历史事实"的平衡。这意味着,日本不再纠缠"北方四岛"返还,俄罗斯确认向日本移交两岛,但目前维持现状即还要谈判移交条件甚至于美国不从冲绳撤军则俄不实际或不完全移交,而在确认战后"琉球再冲绳化"为合法的意义上强化了日本把钓鱼岛作为冲绳一部分的立场,陷中国的钓鱼岛权益于危险境地。日韩、日俄相继和解,将使中国对日外交面临更复杂的形势。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俄裔学者作为一个独特的学术群体对俄罗斯国内政治、对外政策及俄美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俄裔学者认为,俄罗斯国内政治改革是对民主政治的破坏,俄罗斯对外政策表现出对当今世界秩序不满、企图在前苏联国家间保持传统影响力。俄罗斯国内政治的权威化倾向以及在外交上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对美国国家利益构成一些威胁。但是,俄罗斯在反恐、防止核扩散等问题上对美国又至关重要,美国应该争取俄罗斯的支持与合作。美国对俄的理想政策应该是在美国的利益和外交原则之间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4.
安倍解决"北方领土"问题的"新方法",是改变以前在领土问题上要求经济合作与领土问题挂钩的"扩大均衡"模式,同意优先发展对俄经济合作,通过改善日俄关系,促进领土问题的解决。其目的除希望打破日俄领土问题僵局外,更重要的是要与俄建立密切的经济、安全合作,试图在战略上削弱和制衡中国。"新方法"表明安倍为应对中国崛起后东亚战略均势变化在对俄外交政策上进行了重大调整,也是在"积极和平主义"方针下企图主导地区安全形势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的日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 ,国际环境和日俄两国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而给日俄关系的演变带来了新的契机。日俄两国政府加紧对话与协商 ,开展了广泛的多层次、多领域双边合作。但两国关系中最为关键的领土与和平条约问题却是依然故我 ,毫无进展。日本要求先就领土问题达成协议 ,然后再签订和约 ;俄罗斯则要求搁置领土主权归属问题 ,先进行经济合作。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仅仅同意继续就领土与和约问题进行对话。一  战后以来 ,日本政府一直没有放弃对北方四岛的主权要求。冷战后 ,其对苏外交转为对俄外交 ,在外交构想、政策原则、策略方针…  相似文献   

6.
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对日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争取尽可能多的经济援助,但又不愿在北方领土问题上作出实质性的让步;日本对俄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在俄罗斯国力虚弱、经济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以大规模经援为诱饵,迫使俄罗斯“一揽子”交还北方四岛,并为此继续执行苏联存在时期形成的“政经不可分”的政策,这是俄日关系目前仍处入僵持状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马斌 《太平洋学报》2011,(10):86-93
俄日岛屿争端(俄称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长期以来一直阻碍着俄日关系的发展。该问题形成于"二战"末期,但其源头可追溯至历史上沙俄和日本之间的领土纠葛。苏联解体后,俄日领土争端并未得到解决。(苏)俄日之间的领土争端主要有三个焦点:是否存在争议领土、争议领土的范围,以及归还领土的条件。2010年底至2011年初的纠纷是两国领土争端的最新表现。今后,岛屿争端问题对俄罗斯东北亚地区战略的双重影响也将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8.
2018年9月,安倍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提出了"战后外交总决算"理念,在此后的施政演说中表明决心开展和调整与东北亚邻国的关系,这是其从"远交近攻"到"重视近邻"的外交转向。当前,中日关系已重回轨道,日韩也早已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因此"战后外交总决算"的重点内容是日俄"北方领土问题"和日朝关系。安倍在东北亚地区的外交新趋向展现出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策略,意在摆脱在东北亚地区的孤立困境,摆脱战后体制,增加外交回旋余地。但安倍要想达成"战后外交总决算"目标绝非易事,不仅面临国内外压力,与东北亚邻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也难以解决,缺乏具体可实施的具体路径,要想真正彻底清算战后外交,关键在于其能否从世界大格局的高度处理与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简讯     
<正>国际胡锦涛同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谈11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巴黎同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进一步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俄日争议岛屿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国后岛。这是俄罗斯国家元首首次视察俄日之间存在争议的岛屿。  相似文献   

10.
韩国总统文在寅2017年提出"新北方政策"及其落实措施"九桥战略",旨在加强与俄罗斯在远东和北极地区的合作,开拓新的能源资源基地,打造连通韩国与俄罗斯、欧洲的战略走廊。北极航道和"勒拿河走廊"因此成为这一政策的主轴。韩国的主张得到俄罗斯的积极呼应,两国务实合作快速发展。韩国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展开了包括"民心相通"的全方位外交。"新北方政策"和"九桥战略"高度关联中国利益。韩国在对俄北极外交,特别是在勒拿河走廊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主导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是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是安倍政府对外经贸战略的最高目标。为此,一方面,安倍政府实施了以TPP/CPTPP为龙头,以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与RCEP、中日韩FTA等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等为抓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使日本"成为在区域层面以及双边层面创造规则的国家";另一方面,安倍政府高度重视峰会外交的"规则设定与建章立制"功能,在G20大阪峰会期间充分利用主场外交的优势,通过巧妙设立峰会议题,创立制定数字经济国际规则的"大阪轨道"、以"协调人"的角色力推WTO改革,使日本主导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战略取得了重要进展。日本争夺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主导权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超越现在对日本的建构主义研究——军国主义和和平主义二分法,从日本民族的身份认同视角归纳日本身份认同和对俄政策之间的关系,探讨日本身份认同下关于俄罗斯的一个具体话语。身份认同的认知透镜和外交政策制定之间存在共性,日本身份认同和对俄罗斯的身份建构影响了日本对俄政策。本文通过归纳三次日本身份认同转变下对俄政策的变化,结合安倍第二次执政后的对俄现实政策,展望日俄双边关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正俄美针锋相对的"媒体战"不仅在继续,而且更加恶化。美国将"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拉入"黑名单"后,俄罗斯近日连出狠招反击。分析人士认为,美俄大打"媒体战"反映出双方在意识形态和宣传斗争领域的较量升级加码。这再度为美俄关系的改善蒙上阴影,双方相互制裁的状态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4.
安倍外交的初期成效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倍政权的内政、外交政策体系以“美丽的国家”为核心概念,其外交内涵是要摆脱“二战后体制”,走向“具有领导地位的国家”。安倍上任头一个月的外交局面,总体上是亮点多于阴影。特别是其对中韩两国的访问,基本上实现了扭转外交困境、磨灭在野党批判锋芒的双重目的。今后安倍外交向何处去,将取决于日本国内政局变化和对外关系演变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俄罗斯作为中国推行"一带"的重要伙伴,国内学术界对俄对"一带"的立场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然而对俄如何看待"一路"倡议的研究却较为罕见。本文主要从认知维度梳理俄权威智库、学者和媒体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看法、影响以及俄是否应参与其中的争论。本文从考察研究中发现,俄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的大战略,对俄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俄政界及学术界因而对俄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表现出积极立场。因此,在俄对"一路"持积极态度,且我国"一带"倡议与俄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取得重大进展的推动下,本文将对中国与俄罗斯加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下的合作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安倍外交学"与"安倍经济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是后者的灵魂、精髓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最终战略指向,两者呈正比关系。日本以东亚大变局和美国重返东亚为契机,利用其惯用的传统地缘政治战略和娴熟的外交手腕,试图通过制造新的对立和冲突,将日本独一无二的地缘政治优势,非常巧妙地转化为强大的地缘经济优势,以重温旧梦,再次崛起。  相似文献   

17.
安倍上台以来,以"俯瞰地球仪"视野倾力推动其所谓的"战略外交"。战略外交的开展,以深刻的国内外形势变动及日本战略调整为背景,以维护体系、提升政治、助推经济、保障安全、制衡中国为主要目标,以政治性外交、经济外交、安全防务外交、社会文化外交为达成路径,以全球治理、"价值观"纽带、经济协力、安全合作、社会贡献等为实施方法,行为特点则有顶层设计、综合统筹、全球经略、借美出海、内外互动等。战略外交的很大一部分内容被认为是针对中国展开的"包围外交",已在战略、外交、安全、经济等多个层面,对中国的发展及安全利益产生影响。中国应着眼全球、着手双多边,保持定力、扬长避短、多向操作、综合平衡,展开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武装部队对乌克兰实施了“特别军事行动”即发生了所谓的“俄乌冲突”,它不仅造成了欧洲历史上一个和平时期的中断,还被认为是二战结束以后欧洲历史上发生的最大规模战争。其风险和对全球安全架构的影响很难评估且成因复杂。本文主要分析俄乌冲突对东北亚地缘关系的影响,重点关注这场冲突对俄罗斯与东北亚主要国家间在外交、贸易和投资等方面受到的冲击,并尝试分析在东北亚和整个欧亚大陆建立一个新的安全体系进程受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日本会议的存在,是日本近年来政治右倾化的根源之一。日本会议对当前的日本政治有很深的渗透。它起源于宗教色彩浓厚的"保护日本之会"和"保护日本国民会议"两组织,其渊源是右翼宗教"生长之家"。日本会议被日本右翼组织"日本青年协议会"操纵,因此可以认定是一个右翼组织。日本会议与安倍晋三互相利用,安倍实际上成了日本会议在日本政界的代言人,日本会议也是安倍依赖的政治基础之一。当前日本会议面临困境,该组织的右倾思想和民族主义主张与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并不一致,与安倍的内政与外交目标也并非完全趋同,甚至与其宗教"母体"生长之家的新理念背道而驰。如果今后日本会议与安倍内阁的结合出现松动,不但安倍的右倾政策将不得不有所收敛,日本政治右倾化也将受到一定遏制。  相似文献   

20.
安倍内阁在内政外交方面提出许多抽象的理念。在外交方面,"价值观外交"、"自由繁荣之弧"、"日中战略互惠关系"等给人留下较深印象。本文重点分析这些外交口号的内涵、实质、思想脉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伴随安倍晋三内阁辞职,福田康夫新首相提出"创造和平外交",日本喧嚣一时的"价值观外交"和"自由繁荣之弧"就此戛然而止,而它未来是否会以某种形式重现,还有待结合未来日本政局和国际形势变化做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