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商品价值量到底是反向变动还是正向变动,这个问题历来是学术理论界的一个"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个颇受争议的"焦点"。该问题在学术界历来争议不断,至今尚未停息。笔者多年来也一直都在思考这个"学术难题"。最近一段时间,余斌教授与王朝科、郭风芝教授又就这个问题打起了笔仗~①,这再次引起了笔者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余斌教授与王朝科、郭凤芝教授一再争论"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商品价值量到底是成反比还是成正比"。余斌教授在其论文《为什么"成正比"是错的?——与王朝科、郭凤芝商榷》的摘要中将"反向变动"与"成反比"等同起来了,将"正向变动"与"成正比"也划等号了。实际上,这个"等号"是不能划的,笔者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专门谈到,此处不赘。在笔者看来,要真正讨论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区分两组概念,即"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单位时间内的商品价值总量"。这是讨论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这个前提一旦解决,整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部门平均劳  相似文献   

2.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改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呈正比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虽然成反比关系,但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的幅度要小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商品使用价值总量的增长要快于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这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劳动价值论的争论由来已久,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应注意深刻领会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结合实际,在正确地批判和借鉴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从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4.
"一般价值"是马克思否定的概念.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商品的效用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即商品满足人的需要或欲望的能力,在理论上不能成立,也不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5.
马恩共识于"价值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其中"价值"与"生产力(率)"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细读之,可以发现,它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价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价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其中包括,第二卷指出,一旦要具体考察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就不能只囿于劳价论,还要考虑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并依此建立了再生产理论;第三卷又进而指出,从总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更不能囿于第一卷对价值规律的抽象论述,而要充分理解价值规律的进一步展开,包括了对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决定意义的含纳.此即马克思主义的"效用/劳动价值论".显然,马恩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价论,它是由抽象劳价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生产力(率)价值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常情况下,当人们讲商品的价值时,总是指的数量可以由人类劳动来增加,生产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竟争的商品.这类商品的价值显然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但是对于象古书、古画、雕象等稀有商品的价值,又是怎样决定的呢?文章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同一部门内部生产同种商品的必要劳动;二是指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根据社会对某种产品的需要,把社会总劳动分配到各个不同部门的必要劳动.对于稀有商品价值的决定,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这两种含义,特别是第二种含义.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找到稀有商品的价格千百倍地高于它自身价值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凸显的自然资源危机,“自然资源价值”论作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环境主义思潮,强调只有通过“发展”劳动价值论来确立自然资源价值,借助自然资源市场化,才能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来看,“自然资源价值”论不仅在理论前提上误解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导向上依赖不彻底的自然资源市场化方案,还在理论基础上沿袭了古典经济学的无偿自然观。实际上,自然资源作为天然存在的有用物质没有价值,但可以有形式上的价格。彻底解决自然资源危机仍需依赖资本逻辑的克服,而不只是自然资源的市场化。自然资源是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财产,不是理应被纳入市场体系的商品。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剖析“自然资源价值”论的多重内在缺陷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与建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思想认识的角度 ,即从认识路线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在深化劳动价值理论讨论中“要素价值论”存在的问题 ,并说明理论研究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突破和发展一直是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揭示劳动的智能本质和劳动时空特性为突破口进行研究,可将劳动价值论区分为宏观劳动价值论和微观劳动价值论。这一区分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宏观上正确的劳动价值论回到微观的物质生产企业时,就必须承认物化脑力劳动也创造价值,这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突破和发展。进而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物化脑力劳动创造价值进行了论证。还从劳动模型的数量分析中得出了创新性劳动才是劳动创造价值真正源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试释──兼与胡义成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认为,“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对恩格斯的这个定义见仁见智。其中比较接近恩格斯原意的,是德国学者瓦·图赫舍雷尔的看法,即“归根到底恩格斯的定义是,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但是,他把这个“使用价值”解释为萨伊的“效用”则不妥。所谓“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其实质是商品的一般使用价值。近年来,国内比较有影响的种观点认为,恩格斯的定义是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综合”。其实这是“误读”恩格斯的“生产费用”所造成的“误解”。恩格斯的价值理论与效用价值论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但是,由于它克服了效用价值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因而它的理论贡献是独特而巨大的。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价值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便是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理论是由劳动价值论演绎出来的。因此,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是科学的,但是从它的具体规定上讲,按劳分配理论是有缺陷的,无法应用于实践。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按劳分配理论的本质涵义,摒弃它的具体操作规定,提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的分配原则:按人力资本贡献分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弗里、法国学者迪梅尼尔分别独立地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新解释,并引发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的长期争论。新解释被普遍认作当代劳动价值论研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发展。有关新解释的基本观点和相关争论的主要内容涉及新解释对货币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定义、所谓重复计算的问题、新解释与经验研究、对新解释的评价等问题。新解释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经验研究提供了某种便利,但其基本定义仍存有重大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3.
董学文 《中华魂》2012,(11):8-8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了。七十年来,它像一面鲜艳的旗帜,指引着中国革命文艺前行的航程;同时也像一块真理的燧石,越敲打撞击越闪烁出耀眼的火花。 《讲话》中的许多话语,今天重新读来,依然感到精准、适用和深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紧密结合中国实践确实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用活了。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争论 ,唯一科学的态度是坚持和发展。那么如何坚持和发展呢 ?在分析劳动价值论发展的所有四种可能性的基础上 ,认为只有两条路是行得通的 :拓展劳动概念的外延和重新划分劳动概念。创新劳动价值论正是沿着这两条路发展的 ,它在坚持“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特点和实践需要 ,把劳动重新区分为常规劳动和创新劳动 ,同时拓展了劳动概念的外延 ,并进而建立了新的劳动价值理论。这无疑是在劳动价值论内部对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劳动价值论是分析商品价值形成的科学理论,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劳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茶叶的价格现象,得出如下结论:茶叶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茶叶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茶叶生产价格是决定茶叶市场价格的内因,市场供求等因素是影响茶叶市场价格波动的外因。  相似文献   

16.
自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以来,劳动价值理论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通过对价值概念的重新厘清,指出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与价值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指出了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在缺陷,认为劳动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外部性影响也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为了解决价值的来源问题,本文认为劳动、劳动结合物、外部性影响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并从理论以及实践两方面阐明了外部性影响也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数字和资本的联袂重构了传统劳动方式和劳动关系,使“数字劳动”成为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重要领域。对此,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构建了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数字劳动批判理论,认为“互联网产消者”创造数据商品的劳动就是数字劳动,广义上包含五种劳动形式和生产方式。福克斯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对数字劳动的研究视野,对于我们认识数字劳动、发展数字经济具有借鉴意义,但由于方法论上的不足导致其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涉及的一些概念范畴存在误读,因此有必要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批判性地分析福克斯的数字劳动理论,廓清数字劳动的相关概念和范畴,深化数字时代对劳动新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社会上似乎出现了马克思时代所没有的新的经济现象,这就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关注。应该如何看待科学技术、自然资源及各种非劳动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服务型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如何看待这些因素在价值分配中的应得问题?围绕以上问题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特别是与价值创造主体分析密切相关的价值分配问题,成为人们研究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19.
张昆仑教授对传统价值概念提出了三个问题,并认为传统价值概念解释不了这些问题了.但是,他提出的几个问题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他提出一些并不存在的问题来说明传统价值概念不能说明问题,进而否定传统价值概念是不正确的.他提出的广义价值概念并不能科学地说明现实.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学术范式、思想范式和实践范式,既是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交流可以倚重的特殊文化符号,也是用以说明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和全球文明大格局中重要地位的标示性概念,同时也是连接海内外华人以及一切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抱有好感或兴趣的有识之士的精神纽带。文化中国既可以指由某种文化特质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也可以指由某一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综合体所展现出来的中国面相;既可以解释为历史的或现实的藉由某些文化符号所传达出来的中国象征,也可以理解为未来文化繁盛的中国图像等。文化中国观念不仅为中国和中国文化确立了在世界文化版图中的合适位置,试图拓展中华文化的生存空间,打造中国文化圈,而且它对21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中华民族的振兴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