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代中日政治小说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近代中日两国文坛上,曾有过一种相同的文学现象,即政治小说的流行。这类新的小说形式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它们在推动两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促使文学贴近时代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时间上看,日本政治小说的产生略早于中国政治小说,后者是在前者的启示和影响下出现的。中日政治小说有许多共同点,如相近的历史背景,相似的作者群体,相同的功利目的等。但在思想内容上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它们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对后世产生之影响,亦因国家不同,文化精神不同而显示出不同…  相似文献   

3.
与宗教神学的斗争是西方近代历史发展的深刻而持久的前提。16世纪的宗教改革、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教会制度并摧毁了其赖以生存的封建基础。但在思想领域内从信仰、观念上实现与宗教神学的彻底分离是由近代科学和哲学完成的。科学的发展打破了宗教神学的神话;哲学的进步改变了世界观的认识论基础从而使宗教神学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科学、哲学对宗教的胜利是西方近代最严肃、最广泛的思想启蒙,同时也是理性与科学最深刻、最广泛的胜利。近代西方科学、哲学与宗教分离而获得彻底独立为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现代历史发展准备了必要的进步的前提,并同时构成了西方现代思想发展的背景和参照。  相似文献   

4.
当代最凶恶的侵略者、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几乎是当它一跨进国际政治舞台那一天开始,就是靠侵略和战爭喂养起来的。中国人民同这个最凶恶的敌人打交道的历史——一部美国侵华史,最充分地暴露这条变色蛇的最凶狠貪婪的帝国主义本性和它的伪善欺騙的侵略手法。因此,研究美国在1894年的中日战爭中所扮演的最可耻的角色,可以历史地揭露美帝国主义的本性和丑恶嘴脸,使人們不致忘記历史的教訓。  相似文献   

5.
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当历史悠久而又具有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国,还沉醉在自给自足、江山社稷万古长青的梦幻中未来得及清醒的时候,西方帝国主义就挟着鸦片和圣经,凭着军舰和战炮闯了进来。近代的中国,就这样被迫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型道路。首先觉醒的中国先进分子,萌发出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自强自立的理想。同时也使中国的近邻日本得到了启迪。中国有识之士醒世觉人之作,《海国图志》、《圣武记》、《瀛环志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敏感而又善于学习的日本维新志士选择了明治维新的道路。仅以《海国图志》为例,该书的60卷本1847年出版后,1851年即传入日本;其增补100卷本1852年出版后的第二年即传入日本。据统计,1854年至1856年间,日本刊印的《海国图志》各种版本就有20余种之多。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说:“日本平象山(即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之辈,皆为此书所刺激,间接以演维新之活剧”。不仅《海国图志》等著作启迪了日本维新志士的思想,而且日本明治维新本身,也曾以中国古代的政治理论——“尊王攘夷”作为它的一种指导思想。可见,  相似文献   

6.
<正> 明后期,随着中日两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伴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东来,在中国东南海域,造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因此影响到这时期的中日贸易关系,使其从形式到内容都表现出较明中期以勘合贸易为主体的两国经济交往有很大差异的明后期的许多历史特点。本文即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1、系统哲学、系统观、系统论、系统辩证法是一个意思,是关于系统的共同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现代系统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现代系统科学是新科技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等等分支学科。它从一个新的角度——系  相似文献   

8.
政治权力与近代中日航运江道源能否“利用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缩短过渡时间”,①在近代,成了各国能否跨进近代化门槛的关键。哪个国家能有效地利用政治权力这根杠杆,哪个国家制度就会...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各国的小说近代变革中,很少看见有象中国与日本如此相近的。这种相近已经达到如此程度,几乎可以说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一度是在重复日本小说近代变革的过程。然而两国的小说后来还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分析比较中日两国小说近代变革的相同相异之处,找出它们的原因,有助于我们  相似文献   

10.
略论近代上海市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迅速崛起,由一个中世纪滨海县城演变为近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在这个过程中,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建设亦迈开了近代化的步伐。 近代上海市政以上海光复为界.大致可分为晚清和民国两个历史时期。晚清时期上海市政肇始于英租界,而后推而及于法租界和华界;民国时期则在晚清的基础上大步推进,到1930年代前半期上海的市政设施和市政管理已可以与当时世界任何一个大都市相媲美。上海市政的近代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上海城市的外观和空间格局,极大提高了市民生活的质量.并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哲学的性质是什么,哲学是怎样一门学说?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但又是最难回答的一个问题.记得日本关西大学有个叫朱伟智郎的曾经说过,对于哲学家来说,最伤脑筋的问题、也是刁难哲学家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问他什么是哲学.这话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哲学的学说已经存在几千年了.既然不论哪个时期的哲学、什么派别的哲学,都叫做哲学,那么,就应当有一种哲学所以为哲学的质的规定性.我们认为,自人类有哲学以来,无论什么样的哲学,都是一门给人以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说.凡是可以称之为哲学的学说,无不具有给人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这样一种性质.  相似文献   

12.
甘肃近代工业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封建经济迅速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发展。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都有着各别的自然环境和其它特殊条件,封建经济的瓦解和近代工业产生、发展的步伐不尽一致。我们甘肃,总的情况虽然同其它地区一样,受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的制约,但因僻处西陲,交通梗塞,文化落后等因素,又产生了不同于其它地区的  相似文献   

13.
略论哲学的民族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任何历史与现实的哲学都是以各具民族特色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精神。民族性是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 ,不仅东西方民族 ,严格地说 ,任何民族哲学都有其个性  相似文献   

14.
一 爱国主义的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既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又是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从鸦片战争开始,由于帝国主义日益加深的侵略,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社会。这就迫使具有光荣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掀起连绵不断的反抗斗争,并把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斗争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导致了近代岭南文化的大变化,使岭南文化转型而进入它的最重要时期。本文从商业贸易、宗教、移民、意识形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前后对比,认为出现文化转型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广东的地理位置和对外联系,使其最先承受外来文化的洗礼;二是在异质文化并存的情况下,岭南自身产生了一套适应文化转型的再生机制,而文化选择是再生机制的内核。主动性的文化选择使它面临多种文化能择优适用,不断更新。正是由于这种以文化适应为目的的文化选择,使近代岭南文化生气勃勃,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略论近代中国的哲学观刘广汉在一定限度之内,近代中国的哲学是西方哲学示范的结果。作为这种结果之一的哲学的学科化,要求哲学必须有一明确的含义,进而确立自身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在中国传统的学术中,虽蕴藏着丰富而又显浑朴的“哲学”资源,但在学术分类上,中国学术...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东北地区成为日本觊觎的对象。满洲问题或满蒙问题作为日本大陆政策的重要一环,不仅成为日本制定国防方针的议论对象,而且学术界、知识界也展开了对这一地区的研究和宣传。在经过日本军国主义意识形态的洗礼之后,占领中国东北在日本完全变成正义之举,侵华战争也变成了圣战。学界对近代日本满蒙问题的发展线索及满蒙观的形态与变化虽然有一些研究,但是中日双方就这一问题的相互论争,还有许多史料可以挖掘。通过研究和分析双方相互论争,可以看清中国学者在主权问题上的一贯坚持和日本御用学者如何歪曲事实、变本加厉的变化过程,有利于我们认清近代日本的政治生态与学术生态的复杂关系,加深对内藤湖南、尾崎行雄等历史人物的多面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文坛的一个显著征象就是中日文学的影响与交流。由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使中国的一批开明人士欲从日本道路中引出中国的经验教训,大批留日学生和走访日本的学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促进了中日文化与文学的影响和交流。近代中国文坛的观念变革以及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均不同程度受到日本文坛的各种影响,日本对中国文学的翻译与研究也较为热烈。本文以大量的材料,较详细地叙述了中日文学影响与交流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略论刘禹锡对中日诗坛的影响肖瑞峰作为中唐时期独立于韩孟、无白两大诗派之外的一支异军,刘禹锡的影响虽不及开宗立派、领袖群伦的韩愈、白居易那样深远,却也由唐迄今,绵延不绝。而且,这种影响并不局限于中国本土,还远及于“山川异域”而“风月同天”的日本诗坛。因...  相似文献   

20.
雷红霞 《人文杂志》2005,1(3):12-15
对西方近代人学思想的研究,是国内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以科学为基础的近代理性人学,高扬科学与理性的旗帜,把人看成一个求真的理性存在者,视理性为人类共有本性,它区别于兽性,接近于神性,集真与善于一身,在获取真知发展科学的基础上达到人类理想境界。以理性为基础的各种人性思想,把人看作自然的存在物,但忽视了人的社会历史发展,有些哲人注意到人的社会性,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提供了思想资料。近代哲人都强调人性的精神性即理性,注重理性的价值与功能,但在其来源与本质上,却因本体论分歧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