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农村,从实施通过直接选举方式选举农村的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制度以来,至今已经12年。海外对此有各种评价,有的说是“政治改革的开始”,也有的说“是为了避开海外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批判,故意做给海外看的。。但是作为一个制度本身,它已经在农村彻底扎根。这个“基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复杂系统工程,20多年来一直以不事声张的、平静的、渐进的方式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3.
充分认识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通俗性、灵活性、日常性和长期性等在农村推进理论大众化的特点,提高大众化的积极性和实效性;要科学理解和准确定位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及其关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净化农村思想文化环境,创造有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好条件;立足农村农民实际,科学谋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推动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就是在不照搬他国模式的前提下,借鉴性的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之路。与西方政治的是一条增量改革的道路。政治体制改革是推动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法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是不同的性质的理论体系,两者在理论渊源、指导思想、哲学基础的等许多方面存在着质的不同。我们要划清二者的界限,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党国英 《金色年华》2009,(11):57-58
自由创造财富。新中国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的农村改革拓展了农民的自由选择空间,促进了农村财富的增加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在这个过程中,农村青年既是勇敢的弄潮儿,又是最大的受惠者——这是我多年从事农村问题研究的一个体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巩固和完善农村现行社会养老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模式是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具体分析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历史发展实际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异同点,并指出两者之间相互学习的具体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观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家已经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一种支配本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人类共有的组织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观仍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通过上述比较,得出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观其实质是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服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老年人总量快速增长,所占比例不断攀升,老年人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不断增加使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养老问题。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着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如果想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那就得了解中国农村养老的现状及制定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导刊》2004,(9):40-41
中国是一个标语口号大国。有些标语口号是宣传部门统一布置的,有些是基层组织独自创造发明的。因为标语口号实在泛滥,难免错误百出,有的提法有误,有的用词不当,有的排行引起误解,有的干脆违背宪法和法律。因此,喜剧效果倍增,成为网络搞笑的热门题材。不过,在搞笑的背后。也能看到中国农村和中国社会中的荒诞和苦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民的医疗保险与中国农村的医疗现状,是个令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所涉及的一些具体状况,让人们了解到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突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派参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时,进行了大范围的农村调查,通过《中国农村》发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政策,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但它也无法跳出当时历史条件的束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08,(35):57-57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新作《农民革命风暴》近日问世。何建明历经3年调查采访后获得一个重大发现:该书揭秘了浙江台州皂树村当年冒着极大政治风险进行分田到户搞承包的历史史实,而此地是比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更早、更广泛实行中国农民分田到户大承包的真正发源地。  相似文献   

16.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核心和最高价值。从法理上讲,人权是应然的权利,其现实可能性存在于现实法律制度的进步之中,把应然权利写入宪法,意味着中国人民的个体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被纳入了一种法治体系,而这一过程,正是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人权入宪,标志着我国宪政理念的进步和升华,是我们的国家、民族和人民自信心的表现,必将极大促进我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70%的农村人口,未来中国养老问题的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由于中国长期形成的二元体制和经济结构,致使农民在待遇、利益和保障方面远远不如城市人口。国家为城市职工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在福利方面规定了一系列待遇和保障措施。而农民却没有这些福利方面的待遇,遇到风险时也只能依靠自我保障。由于农民的保障大大弱化于城市职工的保障,所以农村老年人未来在养老方面所面临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城市老年人。实际上,解决好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则意味着大部分养老问题都解决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面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越加突出。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从根本上扭转,将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稳定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使"三农"问题变成越来越难解的"中国结",而且也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乎农产品安全,牵系社会稳定。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要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来弥补市场的缺陷和失灵,维护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安全;要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增强农业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拓展我们生态和发展空间;要加快科技创新,全面依靠科技进步,为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持;要科学地构建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安全体系,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灾害的应急能力,减轻灾难的损失;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农民健康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在当前,我们首先要关心的是:如何让这样的关于正在到来的民主或未来政治的讨论不先被扯到传统文化、民族性和左右之争中?如何用哲学家德里达向我们指出的关于未来民主的哲学眼光,来指导我们中国的未来宪政和当前的政治筹划?我们也许应该从寻找讨论这种未来政治的话语空间开始。  相似文献   

20.
农民养老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老年人的生存处境正在发生变化,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呈现出诸多新特征、新趋势。曾几何时,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老吾老及人之老等传统反馈式养老模式与理念一度盛行乡村社会,农村老年人有着较高的养老预期。在养儿防老的年代,只要有了儿子,不仅是有了香火,更是解决了日后的养老问题。也因此,拼命也要生儿子成为传统中国农民生育观念的主要表现之一。然而,改革开放尤其是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不仅农民的生育观念有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更是呈现出诸多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