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假冒伪劣产品充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文学小说领域也难以避免。很难设想。一个时代和民族。没有知识分子这个“外界”力量的不断鞭策和发出的批评之声。而只靠一个抽象的标准、声音,只靠笼统的赞美,就能取得实质性进步的。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对待建设性的批评和进行批评?什么是真正的“先锋”?何为“良性的”知识分子呢?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澄清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知识转型与知识分子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知识境况与知识分子危机 知识分子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贫困、孱弱和尴尬。知识分子发现知识的疯狂增长使自己不再成为掌握知识的人,而日益成为被知识所拿握的人。他已经从博学之士成为一个狭窄领域内的“专”家,并因自己处身于物质增长而精神贫困的商品文化时代而饱尝失落感。 事实上,西方后现代哲人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已经注意到精神文化的崩溃和知识分子的漂泊无定感。法国思想家让一弗·利奥塔德指出,1968年“五月风暴”成为知识分子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与思想文化自古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这不仅因为知识分子在文化的创造和承传上具有比其它社会阶层更敏感、更活跃的思想创造力,而且因为他们的思想创造力大多深植于对自我价值及作用的自觉意识之上。正如先秦“诸子百家”的出现正是那个时代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对周王朝衰落和覆灭的自觉反应一样,文化史上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在历史波浪激荡之下的知识分子的自觉实践。一个时代的精神方向,文化心理的形成与积淀,人格内蕴的独特张扬,以及人们不同的文化选择和适应方式,都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自觉有内在联系.本文就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自启动之初,便面临着种种困境。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人一直怀有沉重的近代史情结——以中国近代“历史失败”为背景的文化自审情结。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机积极向西方(包括“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同时审视和批判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些行为本身就积极地影响历史,使我们今天得以在西方文化面前能够获得文化上的自信,使我们在对中国文化上的心情比一百年前轻松得多。但是,“文化危机”的压迫感还是无法解脱,仍需我们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进行审视。一、甲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负面因素中国文化人…  相似文献   

5.
席扬 《人文杂志》2001,(6):89-93
本文从"士文化"与散文表达选择、文体选择的心理动因与情感蓄势,知识分子文化焦虑体验的"现代化"转型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时代创造诸方面,讨论了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文化心理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富仁先生的“新国学”的设想实际上是关于现代中国文化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独立性与创造性的深刻思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如何面对现代中国的新问题发言,如何具有发现和解决现代中国人生存与生命问题的能力,这才是现代中国学术的真正目标,是“国学”之于现代文化的“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便在于中国知识分子必须真正返回到自己的生命体验与生存感受当中,并以此作为文化创造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苏联改革命运的文化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联半个多世纪的的历史上,从总体上来看,并没有处理好文化和知识分子问题。十月革命之初,在列宁的力主下,曾大胆使用过旧军事专家和知识分子,但在革命风暴和革命后的许多运动中也严重伤害了大批知识分子。1922年,曾把包括别尔嘉耶夫、弗兰克等人在内的当时俄国顶尖级的学者、教授和文化人约200人左右,驱逐出国。以后,在2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历次社会政治运动中,更大量伤害和镇压知识分子,造成惨重后果。 与知识分子政策问题联系在一块的文化问题,苏联也同样没有处理好。除列宁和极少数领袖人物对文化问题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8.
论五四知识分子群体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知识分子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初期,继维新、辛亥两大知识分子群体转型之后,面对辛亥革命失败、复辟势力与尊孔文化的泛滥,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知识分子群体开始探索新的救国道路。首先,他们比较彻底地批判了维护封建专制的儒家传统文化,对传统伦理道德及其价值观展开了批判,揭示其“吃人”的本质,提出以个人本位代替家族本位,确立新的价值观念。其次,把批判改造目标伸展到民族心理、性格与行为层次,提出社会变革必须把改造国民性作为根本任务之一,使中国的近代化运动提升到新的层次。再次,五四知识分子在改造社会国民性的同时进行了自我改造,实现了自我的同步转型,同时,他们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促使大批知识青年走上新的生活道路,一代新型国民不断生成。虽然五四知识分子群体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遗留下一些问题,但就近代意义而言,他们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的中国,是时代转型的时期。传统文化意识与西方现代思潮深深影响着社会的精英层——知识分子。他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彷徨,表现出勇敢与怯懦、进取与守旧的二重性格。这种二重性在巴金小说人物身上表现十分突出,这些形象构成了巴金创作中重要的人物系列——中国式的多余人。这些中国式多余人形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内蕴,对于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反思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思潮对知识界的影响及反思自身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论三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国难日亟.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言:“三十年代是一个令人痛苦的时代,是一个民族自我谴责的无情的时代.”“对西方人来说,很难理解三十年代初期中国人所感到的绝望和耻辱.”天生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感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为了拯救民族和国家,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华夏大地展开,并成为三十年代中国政治的主题和主流.抗日救亡运动是以抵抗日本侵略、解救民族危亡为目的和主线,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给中国社会带来全方位进步的民族自救运动.它既是民族救亡,也是思想启蒙.它使近代以来进步的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民族解放运动达到了最高潮.这场运动,牵动了每一位知识分子,使其必须在种类繁杂的救国方案中作出抉择,这种抉择,最终导致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分野,并影响至今.本文试对这一特殊年代的独特历史现象作一分析研究,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提供阶段性的佐证.  相似文献   

11.
李旭 《兰州学刊》2010,(11):173-176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市场经济和消费时代的到来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在此境况下,大众文化兴起,精英文化衰落,人文知识分子开始世俗化转向,文化资本的变迁使话语权逐渐旁落到科技知识分子手上。人文知识分子应该改变依附性的传统身份认同,弱化与民众脱离的精英情结,不断进行自我批判与反思,以边缘的立场来介入中心。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后期以至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酝酿和启动,社会的商品法则和物质欲求以其迅急之势拆解着新时期之初那个和谐统一的理想主义的文化图景,新启蒙知识分子一直怀着热情去追求的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信念,遭到了物质主义价值尺度的无情嘲弄。日趋边缘化的生存事实使中国知识分子的怀疑主义情绪泛起,他们在西方那个消解意义、颠覆中心的解构理论中找到了与自己生存境遇相近似的体验和感悟。于是生成于本世纪中叶的后现代主义、解构文论,便在80—90年代的中国部分人群、特别是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当中找…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分子是文化的自觉缔造者和敏感承受者,文化内部的破裂崩溃、外部文化的撞击、交融,所有这些矛盾冲突最集中不过地在知识分子形象及其“形象史”中烙下鲜明的印痕,这个“形象史”的描述载体就是文学。一个时代文学中出现的知识分子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一时代知识者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塑造。20世纪初,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生的苦闷”、“死的苦闷”、“性的苦闷”、“孤独感”,就成了这时知识分子的基本色调。二十世纪初的五四文学,标志着一个新开端,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这种个体无法摆脱的“孤独感”。这种孤独不仅是觉悟…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中西方学者普遍关注的,特殊而又复杂的问题。但在知识分子问题的处理方面,我国曾走过不少弯路,也出现过不少失误。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知识分子的内涵没有完全搞清楚。知识分子应是指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主要通过频繁使用一般抽象符号来创造关于人及其环境的思想,或者表述其关于人和环境的理解,并以此作为基本生活内容的脑力劳动者。这个界定既符合我国的发展实际,又较好地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集中反映了蒲松龄以及那个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在这背后又总是有着传统文化心理的浓浓投影。本文拟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对《聊斋志异》与传统文化心理的关系作些剖析。 一、强烈的人仕欲望与干预政治的热情 积极关心现实,努力投身对现实的改造活动,是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传统心态。在封建社会早期,就有“士志于道”之说。“这一原始教义对后世的‘士’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愈是在‘天下无道’的时代也愈显出它的力量。……一直到最近还能振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弦。”(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自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他们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希望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平生的抱负,干一番不世伟业。在科举时代,知识分子唯一可走的就是参加各级考试,“学而优则仕”之路。确如《儒林外史》里的马二先生所说:“就是夫子在而今,  相似文献   

16.
波谲云诡的二十世纪20、30年代一直是众多美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学评论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是一个被美国人视为新旧世界分水岭的时代,不管承认与否,20、30年代都给当代美国文学艺术留下很深的印记。二十世纪初叶是形成美国知识分子阶层世界观、期望和设想的关键年代。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知识分子受到处于优势地位的资产阶级贪婪道德观的排斥,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使自己的价值准则和日常生活调和起来。许多知识分子都热情地投身改革者队伍,因为知识界的技能和愿望使他们相信:思想具有唤起公众美德的能力,运用智力来解决社会问题可…  相似文献   

17.
问:不久前曾经出现了一切关于“人文精神”的争论,其中广泛地涉及到现今人文知识分子的意义、位置、作用、立场等问题。作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答:我首先想提到的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动力问题。在现代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经济的杠杆;同时,种种文化思想也将参与推动历史。文化思想并不是直接生产出航天飞机或者远洋轮船,它更多的是在于提供特定的价值体系,社会发展模式,历史经验,个体的感情皈依,如此等等。这一切将和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当下的历史合力。在我看来,这就是…  相似文献   

18.
甲午战后,饱受侵略者躁路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折和变化。中国旧式的封建士子们终于开始了向近代新式知识分子转化的历程。笔者以下将浅论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三大变化。一、文化心态的变化经历了甲午惨败冲击的中国知识分子,其文化心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下两方面最为突出:其一,从“中体西用”到“中西会通”。这主要是指甲午战后知识分子对待“西学”态度的改变。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半个世纪中,知识分子对待“西学”的态度,基本上没有超出“中体西用”,“中本西末”的范围,但甲午战败却不能不使知识分子们对“中体西…  相似文献   

19.
“推翻旧世界,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建设新世界,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而且应当说,在我们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决定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但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长期认识不足,并且被一些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纠缠了多年。因此,如何正确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就成为当前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1]周恩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下,不…  相似文献   

20.
黄维樑的两部散文集《突然,一朵莲花》和《大学小品》,描述的虽然多是平凡的人、事与日常的感受,但作者总是将它们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联系起来,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民族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表现出对人生甘苦的体验与品味。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情怀处处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精神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