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众教育馆是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民众教育与改造基层社会的中心机构,武汉地区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特别重视民众教育事业,民众教育馆发展较好,特别是在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黄金时期",武汉地区民众教育馆发展活跃,以湖北省立实验民众教育馆和汉口市立实验民众教育馆为主体,活动开展丰富多样、工作进展富有成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民众教育馆的教育事业设施针对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健康的四方面推进:语文教育侧重于文盲之扫除,公民教育主在训练民众自治组织能力,生计教育侧重生产智能之灌输,康乐教育以破除妨害身心健康之毒害与习惯。尽管民众教育馆所开展的各项服务和各种活动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其构成的"公共文化空间"则成为民众社会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遂成为民众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民众教育馆承担着普及社会教育、改良民众文化、塑造公民观念的社会功能,它们所开展的服务和活动具有基础性、教育性、社会性、创新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雷沛鸿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中国的格龙维”的雷沛鸿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成绩斐然、贡献卓著的民众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他本着教育经世的原则,全身心倾注于民众教育,大力倡导民众教育,积极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不仅为打破教育制度旧格局立下汗马功劳,也在建立民众教育制度新体系方面开了筚路褴褛之功,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民众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以及可贵的创新精神,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启蒙运动后法国民众教育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滞后于启蒙思想的传播.本文对大革命前后法国的民众教育观进行了分析,认为社会统治阶层出于社会控制而为广大民众设计了有限的教育,而几乎静态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也影响了民众对教育的兴趣和对平等教育机会的争取.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北夏实验区民众教育以民众学校作为施教机关,从文字、公民、生计、健康、休闲娱乐五方面全方位展开。民众教育的实验性特质导致了可执行阶段性目标的缺失,并未能实现教育的完全整合,因而也未能实现民众教育救国的最终目标,但民众教育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需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把改造农村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而且企图寻找一条改造农村的有效途径,力图实行民主自治制度,积极传授农民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推行具有企业化和市场化性质的股份合作体制,显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具有一定现代化意义的农村建设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落后的民众文化素质急需提高,但经费的拮据、教育条件的短缺使冬学教育成为民众教育的首选。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下,建国后的冬学教育一度繁荣,为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和巩固人民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与冬学自身的缺陷,冬学教育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6.
先秦秦汉时期一些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都重视对民众的教育。他们认为,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道德素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可为国家培养人才,改善吏治。先秦儒家最重视教育,并创立私学,对平民进行教育;汉代的地方官则通过官府的力量办学,使不少民众受到教育。先秦秦汉时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年),国民党为巩固其统治,推行民众教育.此时的浙江民众教育,在贯彻执政党政策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如民众教育机构的建立、师资培训机构的设置、识字运动的开展等.在当时对完善近代国民教育体系、改进和提升区域文化,客观上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前,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是全国和全省民众教育的风向标。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在事业、活动的演变和不断调整中进步、壮大,事业实施重心的嬗变、形式的嬗变、手段的嬗变、内容的嬗变以及彰显的电化教育的创造特色为今天的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文化下乡等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抗美援朝运动期间,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民众爱国情感教育,以近代美帝侵华史和朝鲜战争时事为素材,以发动民众控诉美、日、蒋罪恶为形式,以回忆、对比新旧社会为方法,极大地激励和调动了民众的爱国热情,促进了广大民众对党的抗美援朝决策的高度认同,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解放战争,最基本的力量是人民群众。延安时期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和加强边区民众的民族意识,动员广大民众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在教育方法、教材选择、教育的组织、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的文艺活动等形式方面表现的更为多样化,确保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1.
教育功能是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它由教育的本质和结构所决定.教育价值就是教育功能对于不同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在人们期望着用教育来干什么时,实际上就对教育目的的内容作出了选择.教育价值的选择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目的体现了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同时教育目的的实现又会促进教育价值的实现和教育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的视角来审视性教育问题,在参考了中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性和性教育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并进一步对性教育的理念进行了阐述,认为作为教育的性教育是一种观念教育、人格教育、素质教育,它必然超越性知识、学校教育和青春期性教育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教育模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中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模式一方面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是教育过程组织方式的简要概括,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选择;另一方面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可以升华为教育理论。教育模式上有理论基础,下有操作程序,能够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通过从教育实践到教育模式到教育理论、从教育理论到教育模式到教育实践双向路径,成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的中介。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出现是令人深思的,它与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单一的以分数来选拔的制度设计、教师教育理论的不成熟密切相关。只有在这三方面同时获得转变与提高,教师教育才能迎来自己的春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是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思想品德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对思想品德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及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本文从体育与身体素质教育、体育与心理素质教育、体育与综合素质教育三方面分析了体育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针对目前大学的体育教育的现状 ,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方法.在以往对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中,我们忽视了对教育主体的关注,但正是各教育主体在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各教育主体实际行为的改进,使教育行为研究真正能成为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关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及创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及创业教育是三种互有关联但不尽相同的教育理念.三者存在着必然的内在关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积极推进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是:与时俱进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持之以恒地培育良师队伍,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欲望.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素质教育和美育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定位问题,认为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美育应服务于素质教育,并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本质强调的是对人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精神的培养。西方与素质教育思想最为接近的是19世纪以来倡导的"全人教育",即倡导以"育人"为本,强调以开发人的理智、情感、创造力和精神潜能为教育目的。西方教育实践中值得借鉴的教育模式,适合个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开放性的教育系统,灵活的评价体系,问题式、反思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等。我国素质教育应避免的误区:一是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二是认为西方教育尤其是美国教育强调"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