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村环境治理是多方主体不断互动、反复磨合的复杂协商过程。浙中农村垃圾分类机制的建设在地方政府行政命令的影响下开始实施,符合国家环境治理的大政方针,却不一定满足农民的“口味”。在村干部等地方精英的支持与引导下,通过村庄内部的组织引导与管理方式创新,促进农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并根据实践经验来调整地方政府的垃圾分类政策,最终形成一些符合农村社会、具有操作性的垃圾分类制度。浙中农村垃圾分类机制的建设,不仅是地方社会垃圾分类机制设立、调适与完善的过程,也是农民在垃圾分类制度、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塑造分类行为的过程,还是地方政府、村干部、村民在权力关系与社会关系作用下相互妥协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是破解“垃圾围城”和提升城市社会文明的重要举措,对垃圾减量化、资源再利用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武汉市近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探索调查发现,尽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进入强制分类时代,但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仍然存在体系运行不畅通、强制政策难以有效落地以及社区居民行动意识匮乏等实践困境。因此,完善垃圾分类运行体系,逐步推进源头垃圾分类;细化垃圾分类政策内容,丰富垃圾分类管理手段;发挥社会文明引领作用,提高居民自愿分类动力;真正构建科学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治理过程,而“垃圾分类难以实施”是其实践困境.“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对象不清、公共行动规则和私人生活逻辑的治理机制断裂以及国家行动者和社会参与主体的治理关系不对等,构成生活垃圾分类实践困境的三种内在张力和“症结”所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困境的解决之道是:明晰垃圾分类治理对象及其关系,达成公共行动规则与私人生活逻辑的治理机制链接,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资源利用和促进环境保护,中国自2019年起开始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政策,从目前实际效果来看,垃圾分类实施仍存在一定缺陷,信息激励对垃圾分类推广至关重要。基于“刺激-机体-反应”模型和扩展平行过程模型,建立信息激励对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影响的模型,通过将信息按来源主体不同划分,探讨不同信息激励对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500余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官方和非官方信息激励均能直接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意愿,感知威胁和感知效能在信息激励和垃圾分类意愿中起到中介作用。此外还发现,相比于官方信息激励,非官方信息激励对居民的感知威胁和感知效能影响程度更大,更能促进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  相似文献   

5.
选取31个省级地方政府层面的73份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文本,从政策工具的视角,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系统的时空结构、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适配以及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状况。结果发现,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主体行动之间存在着适配性、协同性问题:在一级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上以权威性工具为主,其次是社会性工具,再次是经济性工具;在次级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方面,各有侧重,政策系统内部结构呈现出不均衡态势;地区间在政策工具使用的时间和空间序列上存在不协同、变化差异较大、波动性显著的特性。因此,优化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工具的选择,需要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整体性功能,保持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平衡,拓展与创新地方政策工具内涵。  相似文献   

6.
规训与惩罚:浙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社会逻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实现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前提。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就是促进村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形成。这一环节的设立,不仅需要外部政府环境管理制度的支持,还应结合农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关系、集体经济等来对村民分类行为进行规训与惩罚。正是根据上述要求,浙江中部农村经过多年的探索,终于建立起符合当地农村社会特点的垃圾分类机制,村民也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智慧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有效清运需求,基于生活垃圾"四分类"标准和垃圾分类现状,根据国家现行垃圾分类政策,简要分析垃圾处置及管理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特性,讨论生活垃圾分类清运管理难点,提出生活垃圾智能清运方案,构造有效合理的环卫垃圾分类交叉集中处理清运管理新模式。通过清运大数据管理,在提高清运效率的同时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清运链条的全周期分类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教育成本是衡量学校办学效益的尺子,也是国家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对高师院校教育成本的内涵及如何建立教育成本的约束机制进行了有益的研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愿的形成与社会情境息息相关,社会情境在引导和塑造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借鉴S-O-R理论,以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建立社会情境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基于所采集的南昌市309份有效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政府政策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规范影响不显著;自我价值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价值影响不显著;自我价值分别在政府政策和社会规范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意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企业负债的债权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债的代理成本包括事后改变红利政策问题、债权侵蚀问题、资产替代问题、低投资问题等;从企业治理的角度也即从降低债权人所面临的代理成本的角度,可将债权治理机制概括为市场机制、合同机制和共同治理机制。文章试图从负债的代理成本出发,对债权的治理机制做出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沈阳市垃圾处理现状,论述了对沈阳市生活垃圾处理实施商业化管理,提高其垃圾处理水平,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必要性及其途径: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明晰产权关系,强化资金管理,加强垃圾处理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已严重影响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对其治理问题已成为困扰中国各级政府的一大难题.资源化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垃圾围城的现状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垃圾处理行业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个"收运-分类-处理-回收再利用"的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模型,并具体阐述了一个产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案,即通过转变政府机制、打破传统观念、改革管理体制、鼓励投资多元化、明晰产权归属和培育垃圾产业链,最终实现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后盾的高效的垃圾处理产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及管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处理的现状及其问题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垃圾问题的特殊严峻性,并综合各种因素,深层次、多角度地对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对策和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指出科学分类是垃圾资源化利用首要前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自身的变化规律、处理技术要求和居民的可接受程度,指出应将垃圾干湿分类收集,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的构想,即设立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三个子系统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6.
伴随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尤以人口众多的北京为典型。文章基于对走在垃圾无害化处理前列的城市——台北的深层调研,总结出台北市在垃圾处理政策设计、执行落实、专业流程、宣传教育等方面形成的一套完善的“台北模式”,进而结合北京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提出相关建议,希冀为北京市早日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实现“垃圾零掩埋,资源全回收”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农村疫情防控基础薄弱,难点多,农村垃圾问题对人的健康的危害力越来越明显,对于农村经济的阻碍作用很大。疫情防控背景下农村垃圾问题有效处理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影响着农村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方法基于疫情防控背景下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与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有关的35篇CSSCI来源期刊中的论文进行研究。结论/发现学界对于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视程度还停留在较为“表面的认识”,然而学者们多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政府和村民个体进行具体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市场和第三方主体的作用,另外对于国外优秀经验的借鉴与学习也存在不足。因此,充分把握农村垃圾处理的生成机理、处理体系和治理模式,能够较为全面地发现当下农村垃圾处理中的问题。未来应当要着重关注政府、村民、市场以及第三方主体等多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和作用,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垃圾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垃圾自动收集打包处理要求,研制一种新型旋拧封口垃圾自动打包装置,详细阐述了新型装置的同心共驱 多指夹紧机构、胶带缠绕封口机构的工作原理;对同心共驱多指夹紧机构和胶带缠绕封口机构运动过程进行受力分析, 并根据旋拧摩擦因数求得手指夹持力和胶带缠绕驱动力,为确定单次打包垃圾质量及电机选取提供基础;通过实验分 析,该装置有效完成对垃圾袋旋拧封口操作,且运行可靠稳定,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山西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山西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城市污染严重 ,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环境噪声污染等 ;城市绿化与景区建设落后。并提出因应对策 :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绿化步伐 ;加强城市景区建设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大力提倡生态产品  相似文献   

20.
环境正义视角下的农村垃圾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垃圾治理凸显了我国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基础设施供给和基本制度,反映了城乡之间的环境非正义关系,暴露出农村垃圾治理资源分配失衡、农村垃圾治理决策程序缺失以及农民承受的垃圾治理责任不公平的问题。防范农村垃圾污染的发生,必须将环境正义理念贯彻到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中。首先,通过健全农村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和长效监管机制实现环境分配正义,消除治理工作中的制约瓶颈。其次,通过推进农村垃圾治理主体多元化和决策程序合理化实现环境程序正义,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最后,通过加强农村垃圾治理法治建设和农民环境权益保障实现环境矫正正义,确保农民享有适宜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