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历史文化为出发点,从北魏平城时期的遗迹———云冈石窟、北魏明堂、北魏永固陵等入手,研究大同北魏平城旅游开发。提出了以云冈石窟为主体构建北魏平城文化旅游体系;开发永固陵景区、设立北魏文化博物馆,丰富北魏平城文化旅游体系;完善北魏明堂遗址公园的配套设施,提高北魏平城文化旅游的品位;组合资源以突显北魏平城文化旅游的整体格局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平城时代结束,洛阳时代开启,从此北魏历史上“洛阳—平城”两都格局正式形成.迁都后的洛阳新政盲目追求“文治”而忽略“武功”,使得素为用武之地的平城逐渐被摒弃于汉化之外,这些依旧保持着鲜卑旧有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平城力量借六镇为乱之契机,将北魏政权推人了灭亡的深渊,立国百年的北魏政府很快在以平城为中心的恒朔势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3.
天兴元年七月,北魏王朝迁都平城。此后平城(今山西大同)作为北魏的都城,前后存在了94年。在这近百年时间里,北魏的农业、工商业、对外贸易等经济形式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促进了平城时期经济的繁荣。在思想文化方面,拓拔氏一改前期仇视、惧怕汉文化的心理,逐渐接受汉族文化,儒、道、释,以及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共同促成了北魏平城时期文学的复苏。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就北魏《申洪之墓铭》的出土和拓本的流布情况,墓主申洪之的身世和官职,铭文后记所印证的北魏平城时期离散部落和计口授田的史实和北魏平城时期土地流转情况作了论述。透过铭文书迹“一铭三体”的现象,就其所涵文化信息,诸如北魏平城时期铭刻书体的面目和各种不同书体的运用情况,申洪之铭文书迹及平城百年书法的基本评价等作了以小见大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平城时期是北魏少数民族政权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在社会变革的推动下,文化碰撞与融合共存。在信仰文化上,北魏政权改变了原始的自然崇拜状态,转而尊崇代表当时主流信仰文化的佛道,故信仰文化的认同加快了鲜卑族汉化的步伐。佛道间的根源性差异、北魏上层的认同性取向等因素致使二者在北魏平城时期实现了历史性的变迁,使得佛道信仰文化发展更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6.
北魏神加鹿四年(431年)平城长庆寺《造七级舍利塔砖铭》,为王银田教授2005年12月于日本京都人文科学研究所中村不折书道博物馆所见。此石入藏后并无拓本流行,更未在日本或中国国内作过任何形式的介绍。此次不仅照录了铭文,而且阐述了作为皇家寺院的平城长庆寺的大致情况。铭文所记北魏平城长庆寺劝缘兼作铭记的僧人永慈、建造佛塔的僧人恬静、译大藏经30部并置之入塔的僧人苴倩和昙云,则对北魏平城时期的高僧有了新的认识。《长庆寺造塔砖铭》本身又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北魏早期书迹,其隶楷即楷书而带有隶意的面目,又揭示了北魏平城时代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这就是北魏早期的碑版书即铭刻书,或楷隶,或隶楷,起决定作用的并不全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碑石自身的规格,同时也取决于书手对各种书体的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5,(4):22-27
北魏王朝先后以盛乐、平城和洛阳为都,都城及周边王朝核心区域墓葬分布密集,文化特征有显著的区域性和阶段性,其内涵变化反映了拓跋鲜卑的汉化过程。盛乐时代,以和林格尔为中心的盛乐地区墓葬属于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平城时代,大同地区墓葬文化因素表现出汉文化与鲜卑文化相互交融、杂乱相糅的面貌;洛阳时代,洛阳地区墓葬文化反映出拓跋鲜卑完成了对本民族文化的改造,融入以华夏/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原地区社会。  相似文献   

8.
殷宪,山西太原人,1968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研究方向北朝史、北魏平城历史文化、京畿地理、北魏平城书法等。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朝史研究员(基地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及中华二十四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9.
拓跋鲜卑的传统祭天习俗孕育了北魏夏四月 西郊祭天的胚芽。西郊祭天制度确立、完善于太祖天兴、天赐年间,是拓跋传统祭天习俗 与汉族郊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西郊祭天制度之所以长期存在,是因为它适应了平城时代— —这一由游牧部落社会向北魏统一封建社会转型阶段──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0.
"昙曜五窟"是北魏王朝皇家石窟营造的开始,也是云冈石窟艺术的代表。它蕴涵了平城帝都文化的精髓,全面展示了北魏帝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底蕴,是北魏帝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昙曜五窟"在理念上与大同城市文化相通,成为今日大同城市文化的名片。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仅规定了债权让与中债务人的抗辩权,但是债务人能否放弃抗辩权以及放弃抗辩权的效力如何却被学界所忽视,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解决。比较境外关于债权让与中债务人放弃抗辩权的规定,认为在交易活动中应限制消费者放弃抗辩权,否认其约定的效力。我国应对放弃抗辩权的主体进行区分,明确其作出放弃的方式及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李颀作品中有近20首诗涉及颍阳和嵩山,“我本家颍北”更明确指出其家乡的具体位置;在唐代,颍阳、嵩阳和登封是有复杂关系的三个地名;东川作为行政建制是在李颀死后才有的。通过考辨,文章认为李颀郡望为河北赵郡,籍贯为唐时河南府颍阳县,即今河南省登封市颍阳镇;东川乃李颀归隐颍阳的一别业名称而已。  相似文献   

13.
对自然辩证法课程教育功能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理工科现行课程体制存在专业分化过细和缺乏人文精神培育的状况。自然辩证法学科本身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发掘自然辩证法的多项教育功能,注重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素质,最终达到培育研究生完善健全的人格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保安处分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但是受到特别重视却是到了近代的事情,保安处分之所以在近代兴盛与资产阶级的统治需要是分不开的.保安处分在古罗马的产生,经中世纪的缓慢发展,再到近代的兴起,而在现代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典有所体现.通过实证法学角度来分析保安处分的历史沿革,对保安处分制度做出分析,并联系我国现实情况,以期将来对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设置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城市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少数民族城市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发展中的重大转折,也是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文章从少数民族城市化的意义和战略途径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究、城市化进城中城市民族工作研究三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少数民族城市化研究取得的进展和重要成果,并指出了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事物的实际类别与其在字书中的归类常常产生疏离现象,这是由于字书部首数量的限制,加之汉字本身的形体演变所造成的。对此,历代字书通过改变部首加以整合,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汉字对于语言的调适功能,也反映了字书收字的复杂状况。  相似文献   

17.
MBO是近几年并购界热点问题之一,以中国MBO产生的深层动因入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以分析。宏观方面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三个方面剖析了MBO在中国产生的特定背景,微观方面着重于信托收购业务开展及MBO基金的推出,分析了MBO在中国未来规范化操作的可行性。最后,借鉴国外的经验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8.
李繁生年当为唐代宗大历九年(774年).其<相国邺侯家传>约亡佚于南宋末年.现存<家传>残文总计八十三条,约七千四百言.<类说>之节录与<通鉴考异>之征引保存了较多的<家传>残文,也最接近原貌.  相似文献   

19.
1935年天坛修缮保护工程是中国近代以来大规模古建修缮保护工程之先例。文章通过对1935年天坛修缮保护工程诸多历史细节和经验进行梳理和反思,充分展现由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基泰工程司、中国营造学社、传统工艺匠师所组成的工程管理、学术研究、技术工艺精英团队的综合优势,为我国当今建筑遗产修缮与保护事业提供镜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期货期权是期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目前虽没推出期货期权,由于它对深化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大作用,因而其产生、发展和壮大是必然的。期货期权的主要作用是为期货提供避险工具,但同时它本身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风险。借鉴国外期货期权风险管理的经验,探讨我国期货期权风险的管理,对日后推出期货期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