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的董遇,家境贫寒,但他酷爱读书,善于利用“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宋代的欧阳修,当官终日政务缠身,但他能够抓紧利用“三上”的零星时间,即“马上、枕上、厕上”。以此构思文章,终于成为有名的散文家。宋代学者朱熹讲究“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他说:“余尝谓读书有三  相似文献   

2.
张天来 《金陵瞭望》2007,(23):30-31
近年来,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围绕公司“兴企富民”和“建设亚洲船用设备制造中心”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活动方式,在全公司大力开展“创四好领导班子,争做优秀领导干部;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三争”活动。通过开展“三创三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和职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了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保证了公司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三个筛子     
流言止于智者。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  相似文献   

4.
我时常听到有人沾沾自喜地说自己“三生有幸”时,就纳闷:这人只有今生,哪来“三生”呢?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慢慢地感觉到“三”的学问的确不小。譬如,“三思而后行”,“举一反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等短语,其中的“三”字,既概括了社会生活现象、人生经验,或丰富的人生哲理,也蕴藏着许多智慧,的确耐人寻味,引人思考。三国时,刘备为成就大业,“三顾茅庐”,恳切地三请诸葛卧龙出山,演绎出“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佳话,奠定了天下三国鼎立的格局。这“三”里面的韵味,告诉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和支…  相似文献   

5.
高句丽“三貊”是指在历史上曾融入高句丽族的三个貊族部落 ,即大水貊、小水貊和梁貊。本文在指出“三貊”系古貊人残部的基础之上 ,详述了“三貊”的一些具体情况 ,以此辨明了某些有关“三貊”问题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6.
三喜临门     
太原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一休干所,位于兴华街北二巷。今年过年期间这里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到处喜气盈盈。原来是全所同志欢庆“三喜临门”。 一喜这里用上了自己新建的锅炉房;二喜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三喜新建了整齐、美观、漂亮的汽车库。这“三喜”在别的单位可能是小  相似文献   

7.
神秘数字“三”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秘数字“三”被称为完美的数字、幸运的数字、自然的始祖 ,是神性、尊贵和吉祥的象征。中国古代人认为“三生万物”、“成于三”、“立于三”;基督教笃信“三位一体”说 ;道教倡导“三元”说 ;“韦编三绝”中“三”字义是“多次”;“三分法”使人们形成三分思维 ,进而形成“唯三是取”定式 ;事无三不成 ,无三不立  相似文献   

8.
“三”能作“终”、“极”解,是同古代哲学思想分不开的;“三”言“多”时,往往可直接释为“多”或“多次”等,言“少”时,需随文释义;“三”反映了古人“三位一体”的思维逻辑;“三”与“参”在古文献中常互通互训;“三”在古文献中有时同《易》学和五行说搭界。  相似文献   

9.
在我校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著名作家刘亮程说:“写三篇不如写三遍。”他认为,写作教学之所以“少费差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贪多求全,特别是在如何“多写”上出现了偏差。刘先生回忆并分享了自己中学时代的写作经历,“写三篇”往往应接不暇,疲于应付,以致言不由衷,言不及义,很难写出自己的真切感悟和见解;“写三遍”则每每激发灵感,文思泉涌,新见迭出,充分感受到“我手写我心”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三”被苍颉老爸(“仓颉老爸”,既用语幽默,又含文化底蕴)造出来以后,就一直不服气,整天拉长着脸。他想:“凭什么我总是排在‘一’‘二’的后面,当个‘季军’!”既没有“一”的洒脱利落,又没有“二”的出双入对。于是,“三”决定离家出走,自个儿闯荡江湖。(自然引出下文又点题。因为只有“离家出走”“闯荡江湖”才会有“奇遇”。)“三”来到了一所学校的外面,听见里面的孩子正在早读。于是“三”一溜烟窜上了窗台。“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字听到自己的名字,往桌上一看,只见《论语》写着这样一句话。“三”是又惊又喜,忙问自己…  相似文献   

11.
在《道德经》中 ,老子运用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 ,围绕着“道”这一中心概念的逐步展开 ,构建了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体系 ,成为中华文化的奇丽瑰宝。论述了“道”为“一”、为“无”、为“无为”、为“自然”的一分为三的哲学内涵 ;“自然”为老子哲学体系的开端 ;“道”的“万物得一以生”、“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凡事“守中”的一分为三的作用和意义 ;求“道”的一分为三的过程 ;并以此讨论宇宙的起源 ,世界的形成 ,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及其解决的方式 ;还讨论了黑格尔对老子一分为三哲学思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第三代诗歌出现于 80年代中期。“生命意识”是第三代诗人的艺术主张 ,也是第三代诗歌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生命意识”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对待“性”的态度 ,一是对待“死亡”的态度。第三代诗人认为 ,应突破对性的禁锢和压抑 ,大力张扬人类生命的原始本能 ;而对待死亡 ,第三代诗人则采取了“面对”、“歌颂”、“渴望”的态度。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对第三代诗歌的“生命意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小平 《山西老年》2011,(11):62-62
晋中市委老干部局在自身建设中以“三个三”为标准,通过抓素质树形象,抓班子带队伍,确保工作扎实、深入、有效地开展。“三个三”即树立“三种意识”,坚持“三种作风”,发扬“三种精神”。“三种意识”,即进取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三种作风”,即雷厉风行的作风,一丝不苟的作风,精益求精的作风;“三种精神”,即勇于担当的精神,敢干敢争的精神,乐于实干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夏建国  李凯 《金陵瞭望》2008,(10):26-27
近期,秦淮区国税局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新一轮解放思想工作部署.思想重视,行动迅速,紧扣实际.明确重点.增强“三个理念”、做好“三个服务”、实现“三个目标”.以“三个三”实际行动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会议精神.使这一活动扎实稳健有效地展开。  相似文献   

15.
汉字的形、音、义是比较复杂的,但也有一些规律可循。别的不说,单就一些三字重迭的字来说,就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在原单字的意义上都有“很”、“大”、“盛”、“多”的意思。正象《说文》中说的:“凡言物云盛,皆三其文。”我们了解了这一特点,解释这些字时就比较容易些了。例如:  相似文献   

16.
求职千难万难,其实只要“吃透”了“三堆草”,那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难乎哉,不难也”。何为“三堆草”?  相似文献   

17.
张德峰 《社区》2012,(19):45-45
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陕西省榆林市上郡路街道霄塔社区以“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为契机,把“三问三解”活动与干部作风整顿相结合,通过“三问”摸实情,开展“三解”办实事,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的“三户”之意,说法众多,意见分歧。对学术界关于“三户”之意的三种主要说法进行了质疑。通过联系上下文及阅读古籍,查找资料,认为此句“三户”实乃地名,意谓楚宗社,即今河南南阳淅川县下寺附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 1 0 0年来三次历史巨变的考察和思索 ,提出了“对三次历史巨变理论成果”、“对伟大人物与时代关系”、“对实事求是的理论地位”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三言”的市民文学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著名俗文学家冯梦龙在搜集整理大量宋、元、明民间艺人“说话”的基础上,编辑、创作了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史称“三言”,被誉为“话本小说的宝库”。“三言”是拟话本的代表作,与同时代人凌濛初的初、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三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