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年是美好的,缺乏母爱的童年是苦涩的.在与现代文明交替的乡土社会,依然存在着对自我生存状态和自我命运的无知.在毕飞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中,缺乏母爱的孩子旺旺的艰辛和寂苦,让我们体味到母爱的神圣和伟大.  相似文献   

2.
兔儿果 《新少年》2023,(5):22-25
<正>“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你没听错,最近小动物们都在哼唱这首歌,对它们来说,母爱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情感。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健康长大,动物界的好妈妈们都是如何做的呢?一起来看。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天才曾经都是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日后都可能是一个天才。用名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你知道那些赫赫有名的天才人物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他们是否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童年?看看大师们的童年,看看他们的童年对应了日后怎样的人生、怎样的成就,看看他们的童年是如何造就成年的。  相似文献   

4.
SOS家庭是随着SOS儿童村事业的引进,在中国落户发展起来的新型社会组合家庭,是社会自然和正常收养家庭的补充形式——社会寄养家庭。与社会自然家庭和正常收养家庭不同,在SOS家庭中,承担教育主体责任的SOS妈妈,与其教育对象SOS孩子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和经济供养关系。正是这个基本特点决定着SOS家庭的教育起点与保障条件的质的规定性——SOS妈妈母爱的投入与投入方式的具体规定。一、母爱的真诚投入是SOS家庭教育起点在社会自然家庭和正常收养家庭中,因血缘和经济供养关系的存在,父母对子女的爱意、呵护(一般意义上讲)具有…  相似文献   

5.
芙蓉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当芙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爸爸莫名其妙地离开家了,从此没有音信,像是凭空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一样。芙蓉记得,爸爸离开的那段日子里,妈妈每天以泪洗面;家里来来去去许多债主,他们都只有一张嘴脸,就是要钱。房子被法院查封了,银行里再也没有存款,妈妈开始到百货公司里站柜台卖衣服,赚钱养这个只剩母女俩的家。在庞大的压力下,妈妈的头发不停地掉,芙蓉常常在打扫的时候,扫出一团又一团妈妈的落发;芙蓉害怕极了,她多么害怕爸爸不见了,妈妈又离开她。就是这个梦魇,逼迫着芙蓉长大,在她的小小心灵里,爸爸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他抛弃了芙蓉和妈妈,让他们背负沉重的生活负担。  相似文献   

6.
就在一批所谓“80后”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时,“90后”一词便已频频跃入人们的视线。“90后”是指一批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年轻人,或许称他们为孩子更为恰当。“90后”说:上课、写作业、吃饭是人生三大痛苦。快乐,一个简单的字眼,却是许多“90后”孩子最感奢侈的东西。他们的童年没了许多父辈曾拥有的那些“掏鸟窝、穿新衣、吃雪糕”等简单的快乐,而他们的父母又为了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绞尽脑汁地规划着他们的未来,实施着深信不疑的教育方式,心甘情愿地和孩子“捆绑”在一起。有家长也感叹:这代孩子的童年被提前消费了,小小年纪感受到的是成人世界的精神压力,他们的快乐显得是那么沉重。  相似文献   

7.
姜敬爱与萧红的小说对母爱的认知呈现两极对立的反差性,前者塑造慈母形象,讴歌母爱的伟大,而后者描写悍母形象,揭示贫穷现实对母性的扭曲与异化。其原因可追溯至两位作家童年时代的家庭结构模式和母爱体验,姜敬爱沐浴着母爱的光辉,而萧红则缺失母爱。  相似文献   

8.
都说没有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耀眼的女明星对孩子柔情的一面,让人感觉到此时的她们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完美。也许忙碌的明星妈妈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付出母爱!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语文教育应给孩子以梦。确实,童年是多梦的花季,孩子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对这个五彩的世界,他们有着太多太多梦幻般美好的期待。而语文,似乎生来就是为放飞孩子们的多彩梦而存在的。在那儿,花会与他们共舞,  相似文献   

10.
乐清湾印象     
正刚被填埋的海涂遗留着大大小小的水坑,仿佛一片盐碱地,几个孩子在玩耍,我对他们说,你们脚下的地方几天前还是一片海涂。孩子环顾四周,只有一根巨大的施工管道通向远方,看不到尽头,一点也看不出海涂的痕迹,见他们露出疑惑的表情,我说水坑里的水是不是咸的,他们说是的,现在他们相信了,因为他们发现了许多螃蟹贝壳的尸体。这里曾经是我童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1.
晨晨 《社区》2002,(10):40-42
在武汉,有一个单亲妈妈搀扶着收养的盲孩子走过了8年的旅程。2002年1月22日晚,央视三台“爱心世界”栏目讲述了这个深情的故事。单亲妈妈叫黄林清,今年50岁,执教于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大学)。盲孩子叫甘惠颜,是一个弃婴,今年10岁了,就读于武汉市盲校,在他成长的岁月里,妈妈一点一滴的爱,像永不知疲倦的溪流奔流,歌唱,汇聚成一曲母爱的歌谣。1月26日,单亲妈妈黄林清向我讲述了她和盲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 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9,(4):22-22
孩子,妈妈不富有,但也会尽量满足你的需要,尽量给你一个快乐的童年。妈妈会给你买衣服、买学习用品、买玩具、买食品……但是,妈妈想让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别人买了,我们就要买的。所以,不是你要什么,妈妈都会给你买什么,妈妈希望你能理解。  相似文献   

14.
克林顿总统说,假如他有一个愿望的话,那就是带给儿童一个安全的童年。一名14岁的美国孩子说:"只要我参加亲友的葬礼,就不禁想到躺在棺木里的人就是我。美国有一种特色的聚会,主持人是白宫的主人--总统,参加者是一群孩子。在一次聚会上,克林顿总统与50名孩子在一起聊天。7岁的孩子安妮·尼柯对总统说:"我就是觉得不安全。"她担心社会可能使她活不到长成大人。"如果我死了.我要家人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暴力和凶杀正在改变着童年的颜色。十来岁的孩子尚不谙世事,便过早地领略了社会的凶险。题为《梦想的和平》的儿童绘画比赛中,大…  相似文献   

15.
想要的、不想要的,父母都给予了孩子。可做为父母,你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吗?对于孩子,做父母的总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要求总是千方百计地给予满足,即使是要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只要有足够长的梯子,他们恐怕也会上天为他们摘取。这就是父爱和母爱,难免谓之偏颇,但它的确是世界上最纯洁、最无私、最高尚的爱。它比山高,比海深,似阳光和雨露,温暖并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应该用怎样的顺序去交待?文章分几段来写,应详略得当,详在哪部分内容上?怎样来写才能将文章的中心突出?等等。这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芙蓉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当芙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爸爸莫名其妙地离开家了,从此没有音信,像是凭空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一样。芙蓉记得,爸爸离开的那段日子里,妈妈每天以泪洗面,家里来来去去许多债主,他们都只有一张嘴脸,就是要钱。  相似文献   

17.
张炳惠 《今日南国》2007,(12):62-63
当我们的妈妈们在斤斤计较着孩子一分两分成绩,为没有获得第一名而责备孩子时,韩国的“第一妈妈”张炳惠博士却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绩或名次并不代表一切。张炳惠博士说,能把孩子带向成功彼岸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的9种基本能力。一旦拥有诸如幸福力、领导力、自制力等9大基本能力后,孩子就将走向成功,而其中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幸福力。本文作者张炳惠博士是韩国已故总理张泽相的第3个女儿。  相似文献   

18.
童年的味道     
童年总是无忧无虑的,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虽然没有现在孩子们所拥有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玩具,更没有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但在我的童年里,却有着现在的孩子没见过的吃的、玩的,其中也蕴藏着无尽的乐趣,从某个角度来说,与现在孩子们拥有的东西是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9.
记住童年     
我是在困境中长大的孩子,妈妈身体不好,全家生活只能靠爸爸一人劳动来维持。小时候,当同龄小伙伴拿着各种书籍和各样玩具接受早期教育时,我也曾哭闹着向妈妈争取这份“权利”。于是,我也有了“识字卡”和“玩具”——那是妈妈用拾来的废纸盒和硬纸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人的一生都与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们眼中,“家”是一个如此温馨而甜蜜的字眼。从古到今,家的美好和温暖一直被人们歌颂着、追寻着。家永远是人们心灵停泊的港湾,是让无数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然而,“家”又是如此脆弱而沉重的字眼。她需要支撑,需要呵护。多少人四处漂泊,奔波劳累,只为了梦想中的那个“家”不再遥远。在我国农村,有一群天真淳朴的孩子,他们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着灿烂的童年和美丽的花季,然而他们的父母却远在他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