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外国小幽默     
老师不如我儿子:“妈妈,老师的语文不如我。”妈妈:“你胡说。”儿子:“真的!她写的字我认得,我写的字她不认得!”  相似文献   

2.
我的老师不是名师,但她教出来的学生遍布全国,桃李满天下。我的老师不是名师,但她讲课非常生动有趣,就是最不想上课的学生也听得如痴如醉。我的老师不是名师,但她的书法却特别苍劲有力,活泼流畅,我们经常在背地里偷偷地模仿。我的老师不是名师,但她的“下水文”写得特别有趣,读  相似文献   

3.
同在蓝天下     
2004.10.20星期三放学了,学生们都离开教室准备回家。我牵着小华同学的手,来到五楼的楼梯口。“我好怕”小华胆小地说道,不敢再向前迈出一步。“别怕,老师牵着你,小华自己走,好吗?”她看着我,眼神充满焦虑,好像在说:“我能行吗?”我微笑着,给她鼓励,并紧紧握住她的小手,那双穿着白色皮鞋的脚,终于迈向楼梯,一步,二步……“噔,噔,噔”,有人迎面赶来,我抬头一看,是小华的父亲。小华像忽然遇到了救星似的,扑过去喊道“:爸爸,抱抱”这位父亲心疼地抱起自己的小女儿,客气地对我说:“麻烦老师了”我报以微笑,对他说:“让小华自己走吧。”“不用了,…  相似文献   

4.
王瀛 《北京纪事》2015,(9):86-89
人们说她在经营青春事业、星梦工程;为他人作嫁衣裳,她托起一个个普通歌手成长为歌星的艺术梦,她是时尚美妈,她启蒙开悟,为歌手把脉,把追梦人的歌声“点靓”,学生们称她为“贺妈”“靓妈”。善良豪爽、助人不倦的贺冰新老师,深得人们崇拜爱戴。贺冰新老师是著名艺术家、教育家、海归博士;朱迅、刘亦菲、李玉刚等很多歌星、春晚大腕儿都曾是她的学生;她是《星光大道》等热播节目评委,《花儿朵朵》《通俗歌手大赛》等栏目演唱指导教师。学生很快就会成为她的死党、铁杆儿粉丝,她的“冰丝闺蜜”队伍浩荡,从4岁到80岁,堪称“中国闺蜜之最”;她有着30岁的身姿、20岁的心态,15岁的美好,她是”50后青春美少女”,她说,心中有爱,可以把青春唱回来!  相似文献   

5.
我班上有位女孩特令我伤脑筋:“老师,文文弄坏了教室的门。”“老师,文文偷了我的钱。”“老师,文文打方文贵。”“老师,文文弄坏了灯的开关。”“老师,文文从来没交作业。”“老师,文文讲粗话。”“老师,文文用手去捶窗玻璃,玻璃坏了,手没伤。”“老师,文文叫她弟弟偷6班同学的数学书。”据了解,这位女孩是学  相似文献   

6.
钱军 《社区》2013,(6):44-44
说起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熟悉的朋友就会想起那位“马修老师”用音乐打开那群可爱而调皮的孩子封闭心灵的场景。在上海浦东塘桥街道南城居民区里也有个“放牛班的春天”,其中的主人公就是张老师和她那群“老顽童学生”。  相似文献   

7.
可乐餐厅     
字迹潦草学生打开作文本,对着评语看了半天也没有看清楚,便去问老师:“您写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师皱了皱眉,说道:“字迹太潦(liáo)草,以后请注意!”学生恍然大悟:“怪不得我看了半天没有看出来。”留住时间阿周:“老师,我今天没迟到吧?”老师笑道:“没有,你还提前了一秒钟  相似文献   

8.
去年,有一位以前的毕业生讲起一件事。他说:有一位老师爱选用张天翼先生的短篇小说《华威先生》作教材。一开始,她印发全文,但在讲解最后一页这几句时,却跳了过去: “混蛋!”他咬着牙,嘴唇在颤抖着:“你们小心!你们,哼, 你们!你们!……”他倒到了沙发上,嘴巴痛苦地抽得歪着。“妈 的!这个这个—你们青年!……” 有的学生对“混蛋”、“妈的”有疑问,最后从别处考查到,原来是两个骂人词,于是才恍然大悟老师不在课堂上解释的原因。后来,这位老师再选用这篇教材时干脆不要求学生阅读该小说的结尾部份了。最后,干脆在印发时删去这部份,学生连见到的机会都不会有。  相似文献   

9.
晓雅 《社区》2003,(13)
儿子开始上幼儿园了,去了几天后,儿子告诉我,他很喜欢他的杨老师,原因是杨老师的样子好看。我问儿子:“你最喜欢的是妈妈还是杨老师?”儿子看看我,又安慰性地补充道:“第二喜欢妈妈。”童言无忌的儿子,让我想起那个故事……那个女孩又和妈妈吵架了,女孩转身向外跑去。她流着眼泪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了许久。黄昏,逐渐冷静下来的她才感觉到肚子饿了。正巧,前面就有一个面摊,冒着香喷喷的热气。可是,她摸了摸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守摊的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奶奶,看到她站在边上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对不起,我忘了…  相似文献   

10.
难忘那堂课     
那次,教务主任对我说:“温州师院的一个学生要在我们学校见习一周,已经安排了一些老师为她上课,星期三下午,你也为她上一节吧!”我欣然答应。因为我也喜欢班级的学生能接触到她,想起当初自己实习时,那些小学生的高兴劲儿,我就觉得这是带给学生不同体验的好机会。只是我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事先通知学生作好预习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离休回家后,最有 趣的事是与小孙女一起 玩“上课”。 小孙女张婧,天真 活泼,嘴甜甜的一口一 个“爷爷”,十分令人喜 爱。她先上幼儿园,后上 学前班,在外面学得一 丁点儿知识,回后就 要我给她当“学生”,而 她当“老师”,要我一起 与她玩“上课”。 在我的斗室里,特 制了一块小黑板,高凳 子作教桌,低凳子作“老  相似文献   

12.
我爱上课了     
姚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上课时,她总是把我们从愁眉苦脸的悬崖中带到快乐的顶点。我爱听语文课了。因为她总是在语文课中让我们活学活用,还加入许多成语典故、传说、中外名人故事,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再加上她绘声绘色的讲解,我们仿佛进入到了书本中的“又一村”。有一次在课堂上讲“争先恐后”这个词的意思时,他突然问:“10+10=?”这时,同学们刷、刷、刷地都把手举高了,还惟恐老师不叫自己,拼命地举高,小声地叫道“我!我!”。老师突然笑了,然后用体会的目光看着我们,说:“同学们,现在知道‘争先恐后’的意思了吧?”我也爱上数学课了。她用做…  相似文献   

13.
孟谦 《社区》2014,(31):1-1
近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的刘凡齐老师来京出差。她走访了多个与社区发展相关的部门和机构,目的是想通过了解情况,为她的学生们寻找和拓展更广阔的平台。她特意到访本刊编辑部,希望本刊能够关注到她的学生——“社工的后备人群”。  相似文献   

14.
我一直以为,从来都是学生犯错误,老师批评学生,学生向老师认错,可从来没听说老师向学生认错的。但事有蹊跷,我就经历了一次老师向我认错,听我讲给你听。那是一个星期二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把上次数学考试卷发了下来。我接过试卷,发现有一道题批错了,就小声嘟囔一句“:老师怎么这样?我没错竟给我打个×”。我的“心里话”被同学听见了,同学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告诉了老师。老师瞅了我一眼说“:下了老师。老师瞅了我一眼说“:下午到办公室来找我!”我想:这回我肯定“死定”了。下午,我忐忑不安地来到老师办公室门口,站了好一阵,可怎么也举不起手…  相似文献   

15.
我上五年级了,任学习委员也有三年历史了。由于我时常帮助同学,大家都叫我“小老师”。我班有个同学,考试成绩总不理想,同学们觉得她拖了全班的后腿,都指责她是“差生”。同学们也不愿与她同桌,怕影响自己的学习。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起初,我也对她“敬而远之”,不愿理她。一次队会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团队精神”,顿时,使我懂得了许多道  相似文献   

16.
何爱军 《社区》2012,(25):52-52
问起熊老师叫什么名字?100多个跟她学操舞的老伯伯、老妈妈没人知道,大家一直称呼她为“熊老师”。但问起熊老师人怎么样?所有人异口同声说:“伟大!”他们给熊老师起了个外号叫“熊伟大”。“伟大”两个字虽不贴切,却真实地道出了老人们心中对熊老师的敬佩与感激。  相似文献   

17.
正叶圣陶指出:“语文教学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点乃教学之成功。”又说:“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改能力。”“养成了自改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可见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作文教学中,我为追求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进行了互批互改的有益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鞠躬     
“老师,对不起。”卓惠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谢谢你。”卓惠就这样消失在我的视线。我顿时不知所措地站在办公室,刚才发生的事印在了我的脑海。刚刚下课时,班里的“小公主”哭着跑到我的身旁,拉着她的花裙说:“老师,怎么办呢?我的裙子被  相似文献   

19.
所谓“语序”是指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它是汉语里组词成句,区别语意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在汉语里,词语相同而语序不同,则语言单位组合后的结构关系和所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如:“青年”和“年青”,“功用”和“用功”,“现实”和“实现”,“颂歌”和“歌颂”,“出发”和“发出”等等,语素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侧合成词的结构关系和表示的意义也就不一样。又如:“老师的姐姐”和“姐姐的老师”,“主治医生”和“医生主治”,“清醒头脑”和“头脑清醒”,“问老师”和“老师问”等,词相同而语序不同,则短语的结构关系和意义也很不相同。又如;“她生了个小孩儿,男的。她生了一个男的小孩儿。”“几个学校的学生走了。学校的几个学生走了。”“幸亏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改革开放幸亏有好的政策。”“他早已吃了。早已吃了他。”等,由于词语相同而语序不同,因而句子的结构关系和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也大相径庭。可见语序的语法功能和表意功能,在汉语里是十分重要的。正因为此,我国语言学家对这种功能的研究,一直来比较重视,也卓有成效。但汉语里的语序除了这种功能外,还有有意变换语序  相似文献   

20.
一、怎样构思?怎么写?一个令我佩服的人我们班的班长啊,同学们羡慕她,老师们夸奖她。她还在班上“称王称霸”呢!她有一双大眼睛,瞪一眼准让你发毛。你听,她又在教训人了:“黄展超,做完作业了吗?”“文敏婷,不要讲话了!”不见其人,只听其声,就知道这是她正在发威。为这,我们给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