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人们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把教师比作“园丁”,精心耕耘,桃李芬芳;把教师比作“春蚕”,吐尽最后一根丝,默默地无私奉献.教师工作是一项光荣、伟大的职业.  相似文献   

2.
母亲是……     
母亲母亲是春雨滋润着我们这些小苗苗母亲母亲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母亲母亲是太阳用和煦的阳光温暖着我们母亲母亲是书籍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母亲母亲是轮船载着我们走向理想的彼岸啊!母亲您呵护我们幼小的心灵我们决不辜负您的期望。我们爱您——母亲。(指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不是没有阳光,是因为你总低着头;不是没有绿洲,是因为你心中总是一片沙漠。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医生,对于有心灵创伤的人,如果你走不出伤口愈合之前的那一段时光隧道,你的伤口就会永远流血,也许你曾生活在阴影中,如果你自己  相似文献   

4.
信任     
出租车把我载到一幢大楼前。“劳驾,”我对司机说,“别关计价器,我到公司去去就回来,然后我们朝前开。”司机不满地皱了皱眉,“先结账不是更好吗?”他问。“不,不,我还要继续坐您的车呢。”我说,“瞧您,不信任我吗?您以为我可能会溜掉?”“我什么也没想,”司机说,“什么样的乘客都有,有人会溜,也有人不会溜。”“哎,也就是说,您还是认为我可能会溜?那……我把我的帽子扣在您这儿。”“您说哪儿去了!”司机生气了,“我要您的帽子干嘛?我信任您……您把公文包留下再走吧!”“啊,什么?”我冒火了,“行啊,我把我的公文包留下。只是,您要允许我记下您的车牌号码。”“您这是干嘛?”司机皱起了眉头,“您不信任我吗?您以为我会开车溜掉?”“我可是什么也没想,”我说,“什么样的司机都有,有人喜欢帽子,也有人喜欢公文包。”  相似文献   

5.
教师礼赞     
飘扬的粉尘,染白您如漆的黑发;深夜的灯光,映红您苍老的容颜。教鞭作桨,您把我们带入知识的海洋;讲台作船,您把我们载进勤学向上的港湾。谆谆教导,您为我们的成长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呕心沥血,您为我们的未来描绘了美好的图画。您用知识的甘霖浇开我们希望的花朵,您用心灵的清泉润泽我  相似文献   

6.
论瞿式耜     
瞿式耜,字伯略,一字起田,别号稼轩。生于1590年(明万历十七年),卒于1650年(清顺治七年)。江苏常熟人。他是我国明末清初一位坚持抗清斗争的著名人物。古人对瞿式耜的评价是充分肯定的,有人把他比作诸葛亮和岳飞;也有人把他比作宗泽和李纲;更有人把他比作文天祥和史可法。把他的《浩气吟》比  相似文献   

7.
梁行 《华人时刊》2008,(9):4-17
有人把国内市场比作游泳池,把发展中国家市场比作大河,把发达国家市场则比作是汪洋大海。近年来,中国有实力的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挺进国际市场,投身到大河、大海中——  相似文献   

8.
《红烛集》(“红烛奖”小说征文获奖作品选)即将出版了,祖国的文学园地里又多了一支小花,尽管她还显得稚嫩一些,却也有她自己独特的姿色,独特的馨香,相信读者们会喜欢她的。我这样说,到不是因为我是“红烛奖”小说征文活动的执行编辑,便斗胆在这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她的确有她的独特之处。我是亲眼目睹这支小花从播种、发芽到生长,开花的。她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人为她培土、浇灌啊!在她的身上;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汗水啊!读者如果有兴趣了解她的“身世”,我很乐意将我听知道的情况“慷慨解囊”。  相似文献   

9.
您不信任我     
出租车把我载到一幢大楼前。“劳驾,”我对司机说,“别关计价器。我到公司里去去就回来,然后我们再朝前开。”司机不满地皱了皱眉,“先结账不是更好吗?”他问。“不不,我还要继续坐您的车呢。”我说,“瞧您,不信任我吗?您想我会溜掉?”“我什么也没想,”司机说,“什么样的乘客都有嘛,有人会溜,有人不溜……”我冒火了,“行啊,我把我的公文包留下。可是您要允许我记下您的车牌号码。”“您这是干嘛?”司机皱起了眉头,“不信任我吗?您想我会开车溜掉?”“我什么也没想,”我说,“什么样的司机都有!”“啊,说什么呢?”司机说,“那好!把我的车号…  相似文献   

10.
晋人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章的标题,正是这“居要”的“片言”,全篇之“警策”。有人把标题比成文章的“窗户”,透过它,可见全文内容;有人把标题比做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心灵的窗户”,可体会到文章蕴含的感情;还有人把标题比作文章的“高峰”,登上高峰,可以鸟瞰文章的结构脉络。因此,对学生讲解文题与指导这方面的练习,就是做“擦窗”、“明目”、“登峰”的工作,这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提高学生分析、概括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大有裨益。我们经常采用的文章标题的讲解与有关  相似文献   

11.
《老友》2010,(2):39-39
我们在本刊为您和亲人之间搭一座互通的心灵桥梁,您可以送出祝福,或表达其他心意。请把您最想与对方说的话以直接告白的  相似文献   

12.
妈妈,是我.我希望我们能够说满那获准的10分钟.但是我猜到时候许多狱友都要用电话,所以要是我没给您打电话,要是我们没有说上话,那么以下就是我想说的话: 我身陷牢狱并非您的错.我知道在您内心深处,您曾质疑我如今的下场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是您的错,会想我那鲁莽愚蠢的过往是否是您的过失.不是这样的.该责备的人只有一个,该受伤的人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我.  相似文献   

13.
常占国 《老友》2010,(8):1-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面对这个毋庸置疑的客观世界,人们却有着不同的品评目光,不同的心灵感受,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样是春,有人诅咒黄沙扑面,有人却静观绿上柳梢;同样是夏,有人忿忿然于骄阳似火,窒息难耐,有人却欣欣然于阳光雨露对万物的哺育情;同样是秋,有人为落花叹息,有人却为硕果讴歌;同样是冬,有人畏缩于风吹老树,雪打寒窗,有人却呼唤着冰天雪地里孕育着的又一轮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4.
我说的孤独,不是因人的品质、声名低下遭到拒绝,不是因出身卑微而遭冷遇,也不是跌入低谷的消极落寞,而是心灵对浮华物欲的自觉摈弃,是精神从喧嚣尘世中的自主逃离。佛祖释迦牟尼曾是一国王子,出身尊贵,却削发出家,苦行修炼;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家境  相似文献   

15.
诗性回归何以可能?胡志军一、前言今天,把我们这个时代称为“诗性失落时代”,已经很少有人会持异议。技术和市场使人的自由获得了空前的释放,却也把附在人类身上的诗性挤压榨干了。文化溃败早已不是秘密,经济领域天然排斥诗性的游戏规则被不受约束地放大而普遍运用于...  相似文献   

16.
《品牌传播》:很多人都听过创意营销这个概念,却对其内涵并不了解,请问您是如何看待和理解创意营销的? 郑运星:把创意营销和传统整合营销放在一起比较.可能会更容易解读创意营销这个概念。如果把整合营销比作集团军作战的话,那么创意营销就是一个小分队或支队作战。  相似文献   

17.
正一、终结冷战思维的台湾文学研究陈美霞:黎老师,您好!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在现有的学科体制里相对边缘,但是您对这个学科很有热忱。有人说您是"把台湾文学当作事业来经营",除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外,您还很重视学科建设与年轻人的培养,近年您更是发起了多场高品质的研讨会来推动两岸三地学术交流,您对这一学科的热情源自哪里?黎湘萍:这真的是说来话长,要从我们为什么会去研究台湾文学说起。1985年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专业不是台湾文学,而是文学理论。为什么学文学理论?1985年被叫做"方法年",是改革开放后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文学只是我们当时思考问题的介入点,凡是20世纪80年代过来的人都有体会。在这样氛围下,我们的反省是:西方之外,我们的周边状况是怎么样?特别是1949年后的台湾,它的理论状况是怎样?台湾那边的理论界是不是走一条与我们不  相似文献   

18.
屈原作品的孤独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记得有人说过:伟人都是孤独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是唱着孤独之歌步入中华诗坛的。孤独,不是一种生存方式,而是一种情绪体验和内心感受。离群索居的人不一定有孤独感,而表面看来异常“合群”的人却常常独自咀嚼内心的极度孤独。只有向往合群、渴望被理解、与别人沟通而又不得不把一切内心体验深深埋入心底的人,才会产生浓重的孤独感。而伟大的作家、诗人,他们天生就是些情感特别丰富、被理解和沟通的渴求特别强烈,而个性又特别独特怪僻的人。因其渴求被理解与沟通之强烈,他们最怕孤独;复因其个性的  相似文献   

19.
岁月荏苒。当我们俯瞰厦门农行的昨天和今天时,我们不能不为其风起云涌的改革发展而惊叹,不能不为其日新月异的重大变化而折服!您会发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蒸蒸日上与时俱进的“新版”厦门农行!厦门农行的苍穹,从来没有这麽阳光明媚;厦门农行人心中的天,从来没有这麽澄澈高远;厦门农行的财务报表,从来没有这麽充实厚重。面对员工们绽开的笑脸,您可曾知道,那上面曾经很长时间阴云密布;面对这奔腾向前的“厦门农行号”骏马,您可曾知道,它曾经步履蹒跚停滞不前;面对厦门农行这片生机勃勃的田野,您可曾知道,不久前它还是贫瘠难耕!“年年岁…  相似文献   

20.
有人向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教:"您认为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的知识最重要?"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却说:"是在幼儿园。"提问者一下子愣住了,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科学家耐心地回答说":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用过的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这位诺贝尔获奖者的一席话是多么的耐人寻味啊!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同学们,从这个小故事里,从你的生活经历中,你是不是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