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出发,考察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根据,剖析和谐社会的深层理论内蕴;辩证法理论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赋予它以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当代西方文化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凤斌  郭宏升 《阴山学刊》2005,18(6):109-113
2005年8月1日—5日,以“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主题的中国政治学会2005年年会在包头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就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怎样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政治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研究内容等提出了许多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禅宗一次深入的理论探讨──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沈壮海,何志强由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禅学研究》编辑部、湖北省佛教协会、湖北省哲学史学会、黄梅县人民政府等九家联合发起的“首届禅宗...  相似文献   

4.
贺祥林  姚芳 《东岳论丛》2007,28(3):115-120
围绕寻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应当确认,中国古代和合哲学不仅仅只是强调和谐,而是以矛盾为前提与差异相结合的,当今有必要对马克思特别是毛泽东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理论作些正本清源式的疏理,进而对其内涵作出拓新,确认它们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切近的理论基础之一,阐发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9日至11日,“湖北省哲学界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暨湖北省哲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本次会议由湖北省哲学学会主办、宜昌市委党校承办,来自省内各高校、党校、有关科研机构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8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选举了以陶德麟教授为名誉会长、以张武研究员为会长、以汪信砚教授(兼任秘书长)、欧阳康教授、林剑教授、江畅教授、刘可风教授和马哲军教授为副会长、由30名常务理事和55名理事组成的湖北省哲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并以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为主题,围绕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相似文献   

6.
伍志燕 《江汉论坛》2007,(4):142-143
由湖北省哲学学会、湖北省伦理学学会主办,湖北大学哲学系承办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文明建设"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12月21日至23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召开.  相似文献   

7.
中和精神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这一任务的确定,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必将是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与大发展的过程。为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和谐社会理论的相关研究,本刊特推出“和谐社会的形上之思”专题论文,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诸视角对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对和谐社会和社会和谐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这一任务的确定,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必将是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与大发展的过程。为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和谐社会理论的相关研究,本刊特推出“和谐社会的形上之思”专题论文,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诸视角对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从道德层面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这一任务的确定,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必将是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与大发展的过程。为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和谐社会理论的相关研究,本刊特推出“和谐社会的形上之思”专题论文,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诸视角对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这一任务的确定,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必将是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与大发展的过程。为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和谐社会理论的相关研究,本刊特推出“和谐社会的形上之思”专题论文,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诸视角对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这一任务的确定,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必将是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与大发展的过程。为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和谐社会理论的相关研究,本刊特推出“和谐社会的形上之思”专题论文,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诸视角对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这一任务的确定,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必将是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与大发展的过程。为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和谐社会理论的相关研究,本刊特推出“和谐社会的形上之思”专题论文,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诸视角对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哲学学会,邀请武大、华师、华工、财院、省委党校、武师、华农、水利电力学院、艺术学院和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等单位部分哲学工作者,于五月十二日至十三日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开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工作交换了意见。《哲学研究》编辑部陈筠泉、章绍武同志专程来汉出席座谈会,并发了言。与会同志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徐鸣 《兰州学刊》2006,(1):124-127
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政治文明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对当前国内理论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甘肃省哲学学会和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弘扬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22日-23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兰州大学等全国多家院校、学术团体和甘肃哲学界的一百二十多名专家围绕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哲学学会、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于 6月 1 7日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举行“理论创新与社会 (辽宁 )发展哲学研讨会”。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各高校哲学理论教师 5 0多人参加了会议。  全国应用哲学学会会长、辽宁省哲学学会会长郭国勋教授在会上作了“理论创新与社会 (辽宁 )发展”的哲学专题报告。会议以江泽民在中国人民大学视察时发表的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责任、使命问题以及 5· 3 1重要讲话为指针 ,结合辽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中…  相似文献   

17.
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沈壮海,何志强由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禅学研究》编辑部、湖北省佛教协会、湖北省哲学史学会、黄梅县人民政府等九单位联合发起的“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努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的要求,广泛动员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崇高职责,把2005年科技活动周活动落到实处,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四川省社科联、成都市社科联组织相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及工作人员,在成都市青羊区苏坡乡开展了以“提倡科学精神,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日活动。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转型、社会建设、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指导和保证作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必然会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新的丰富的内容、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强劲的动力。因此,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指导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从而不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深入进行民生问题的理论研究、构建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有着重要意义.它主要表现为:填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空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执政党的执政为民的理念具体化;增强国家凝聚力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