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喻昊 《统计与决策》2006,(14):64-66
我国中部地区城市贫困问题在"西部大开发"热潮映衬下显得尤其突出.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10位的省区市中,东部8个,西部2个,却没有中部省份上榜.中部地区城市贫困原因主要有权利贫困和政策的缺陷,这些贫困的成因很可能对中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过程和成果三个维度,测度2003—2018年我国30个(不含西藏和港澳台)省份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分解、空间相关性分析和空间Markov链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但存在东强西弱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区域间差异是引起全国高质量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差异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中部、中部与西部,而对于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两极分化最严重,其次是西部和中部地区;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且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与此同时,全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升级难度。  相似文献   

3.
冯阳  钟世和  吴艳 《统计与决策》2008,(11):106-108
文章利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带1989~200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后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具体表现在:(1)信贷额对经济增长的效果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现象,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2)基础货币投放量对经济增长和金融机构信贷影响不大;(3)货币政策在东部地区的效果大于西部地区。并据此,特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研究发现: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要远远大于财政收入政策效果;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体现了很强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中部地区;扩张财政政策在中部效应显著,但在东部地区效果不明显,而在西部紧缩性政策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应该扩大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和民生建设的投入,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基于三维立体时序全局表的全局主成分法对1997 ̄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得出中国中部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局主成分法的适用性广;近9年来中部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中部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东部和西部、东北地区比较呈现两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部崛起成为我国二十一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在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6项任务当中,旋即引起海内外的广泛注目.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得改革开放先发效应的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力量.随着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省份的经济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然而,中部经济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中部GDP虽逐年增长,但与其他地区差距却不断扩大,2002年中部GDP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01个百分点.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正在塌陷.从提高国家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区域经济有序发展的需要,中部崛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然而,中部2002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783万人,成为中部崛起最难啃的骨头.  相似文献   

7.
高巍  高嘉静 《统计与决策》2023,(15):125-130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全国视角与分区域视角全面估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省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处于明显非有效但易提升阶段;东部、西部、中部三大地区技术进步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全国层面和分区域层面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均为负,银行集中度以及政府金融集权度对全国的影响和对东部、西部、中部地区的影响一致,且均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十分明显,通过构建地区发展差距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评价模型对山东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进行评价,揭示了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IV-2SLS方法实证分析房价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收入水平与人口流动推动了过去的房价上涨,但收入水平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弱,而人口流动的影响最显著;预期收益增加会引发房价上涨,对东部、西部和中部的影响依次下降;土地财政依赖对东部、西部地区房价的影响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少年抚养比的下降和老年抚养比的提高是导致房价持续上涨的人口结构因素,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老年抚养比增加对房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从婚姻状况看,未婚率能够部分解释房价上升,东部沿海地区离婚率增加使房价飙高;房地产交易环节税对房价上涨的贡献率大于房地产持有环节税,即引导房价理性波动更需要从调整交易环节税着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对我国居民总体消费量存在着财富效应,但这种影响却是极其微弱的;同时股票市场对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仅有东部地区存在着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中部与西部均不存在这种效应,最后本文对其作出了一定的解释并根据我国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指示变量,利用基于可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波分析就货币政策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的区域影响效应进行初评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对称性差异,货币政策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弱:货币供给对东、中、西部经就是增长的贡献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动趋势;货币供应量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综合环境污染水平指标,运用1991--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创新性地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均呈“N型”,但地区之间正处于不同的阶段,东部地区的综合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来自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资源禀赋效应和环保规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人均GDP面板数据,使用Dagum基尼系数对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和其来源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内部和地区间不平衡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利用σ收敛以及考虑空间效应的绝对β收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总体不平衡趋于缩小,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不平衡,中部地区不平衡性不断扩大,西部地区不平衡性不断缩小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赶超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来源中区域间不平衡的贡献最大,其中,东西部以及东中部地区间不平衡远大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σ收敛,2018年以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σ收敛趋势,西部地区存在σ收敛,中部地区呈σ发散;全国及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β收敛均显著,中部地区不存在绝对β收敛。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非参数局部多项式回归的方法来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对曲线的拟合效果、单调性、凹凸性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详细阐述.依据实证结果得到如下结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能源产出效率及边际收益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以全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二者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东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最后从脆弱性、非同步性和阶段变化性三方面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特征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丹丹 《统计教育》2007,(10):53-54
基于经济普查数据,对外资经济的地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如下基本特点:从区域分布来看,外资经济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具体投向来看,外资经济的产业投向以第二产业为主;从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分布来看,中部地区外资经济从业人员数及劳动报酬逊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从经营绩效看,东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水平。  相似文献   

16.
罗彩琴  陈娟  叶阿忠 《统计教育》2009,(2):20-25,60
本文从明瑟收入方程入手,在1987—2005年完整的教育发展的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分位数回归对我国三个地区的三个不同阶段的教育投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西部、中部地区在不同分位点下的教育收益率各不相同,而且不同阶段的教育投资风险存在显著差异。东部、中部的教育投资风险呈上升趋势、西部的教育投资风险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肖泽磊 《统计与决策》2006,(17):104-105
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划分,是我国区域经济最高层次上的空间划分,是我国宏观区域经济结构发展均衡和差异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东部沿海地区大开放战略,使东部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接着中央政府又提出了西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我国1987~2007年存贷款与经济发展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存款、贷款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存贷差与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各地区的效应是不尽相同的,整体表现为东部好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为打破我国各区域经济的非对称增长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加以烫平.  相似文献   

19.
"中部崛起"的财政、金融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中部与东部的发展差距、与西部和东北的政策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有效遏制"中部塌陷",财政、金融支持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中引入产业发展质量指数,构建兼备量与质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测度方法,估算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基于测算结果,利用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高质量发展推动下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演进规律,探究三大地带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差异情况,识别阻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全国与三大地带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东部绝对水平高于其他地带,中部平均增速最快。中部和西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份间存在空间差异特征,大部分省份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较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带间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第二,全国和东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具有分散趋势,存在一定程度的梯度效应和微弱的极化现象。中部和西部区域内出现水平极高值的可能性较高,特别是中部。第三,全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存在不均衡现象,全国、东部与西部的区域内差异随着时间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而中部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并在2017年超过东部成为差异最大的区域。地带间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差异也整体下降,东部和中部之间的差距相对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