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第四种权力     
在人们对传媒监督热切期望的今天,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正被搞得热火朝天:不光司法机关内部要求,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政务公开”,也有明确倡导新闻监督(等同传媒监督)的意蕴;而且传媒本身也主动出击,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再就是今天的因特网也闻风而至,总之凡是传媒几乎都与法律沾了边,或以图、或以文、或以声、或者几者并茂,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媒产业经营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新闻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新闻传媒产业经营政策发生了急剧变化,从而促使传媒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实力增强;促使传媒管理体制变革;促使传媒在经济上独立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促使传媒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3.
从传媒分布、地域拓展和传播技术进步的不同视角,可以纵览地理时空观对传播行为的影响和传播时空的扩张进程。当今新闻传媒的时空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播的地理空间的延伸表现出地方化趋势;传播的赛柏空间的延伸表现出网络版的趋势;传播的时空观更加强调时间意识,即时传播的方式进入新闻报道;传媒重新划分传播时段,确定和增加了各自的“黄金时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为背景,指出当前我国新闻体制在构建公众话语平台,保护公民知情权、传媒市场化转型、传媒管理职能转变、传媒角色多元化等多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表明新闻体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此对普遍认为我国新闻改革进程中新闻体制改革滞后,影响了传媒业发展的观点进行回应.  相似文献   

5.
论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媒介素质使新闻发言人懂得什么是新闻,应当发布什么样的新闻,怎样适时、适当、准确地发布新闻,从而提高新闻发布工作的质量;其次,媒介素质使新闻发言人懂得怎样与新闻传媒打交道,怎样回答记者提问,与新闻传媒和谐相处、正确交往,使新闻发布工作事半功倍;第三,媒介素质还能帮助新闻发言人不断总结经验,从新闻传播理论的高度,去正确总结和分析新闻发布工作的具体案例,不断提高,反复实践,把新闻发布工作越做越好。作为一位新闻发言人,在媒介素质方面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是熟悉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传播史的主要知识;二是掌握新闻传媒业务知识和技巧;三是树立新闻法制意识和具有较高的新闻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学习、努播人员广交朋友,是提高新闻发言人媒介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电信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出现了网络广播、手机报纸、手机电视、互动电视等新兴传媒载体,使新闻传播的过程也不断地在发生变化。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传者、讯息、媒介、受众及受众反馈四个方面分析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提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期待意识逐渐消解中的受众已被新闻的碎片化传播所包围。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媒介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国际性前沿课题。本文通过对中外新闻传媒最新变化的观察和研究,分析了媒介融合发展对于新闻资源开发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普泛的当今,要坚守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阻止其流失,仅靠行政强制手段远远不够,还需全民的自觉意识和传媒媒介的道德约束。在不断变动的媒介环境中,只有尊重事实,不变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责任使命,才能保证新闻事业的本质特征和传媒的公信力,彰显新闻信息传播的核心价值观。为此,新闻传播当遵循媒介运行的规律和国家对传媒业的发展决策,主动进取,做好"根本"、"坚守"、"瞭望"、"创新"八个字文章,演绎好变与不变的关系,重树新闻理想、回归新闻信息采写本色、坚守新闻职业道德,这样才会不失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防线,进而践行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责任担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传媒是社会变革、发展的推进器,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与新闻传媒的天赋使命具有高度一致性.当前新闻传媒存在着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公共信息平台向强势群体倾斜、新闻镜像失真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为更好履行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新闻传媒必须科学界定公共传媒与商业传媒的身份与功能,改革传播理念,关注弱势社群,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提高舆论监督和危机预警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体现人本思想和意识,是一种改革趋向,从新闻实践来看,可在三个方面有所作为:以人为中心,珍视人的生命,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新闻传媒应持的一种基本态度;关注民生,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是传媒不该遗忘的一个传播内容指向;从概念化到个人化,要以人作为新闻记述的侧重点,是传媒应致力的一种报道方法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锦州日报和辽宁日报的实证调查,针对辽宁省新闻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和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加强传媒的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女性新闻人才的培养和新闻院校要培养适销对路的新闻人才等多方面的建议,从而培养一支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新闻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新闻侵权防治的职业意识、法律规范、操作规范和程序规范四个方面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规范要求,希望能为传媒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提供具体而明确的参考,有效地防治新闻侵权.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新闻传播媒介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由传媒市场化这一基本趋势出发,首次提出了以传媒管理为驱动轴的“中国新闻改革的中观思路”这一构想。它既不同于业务技能改进的微观改革,也不同于根本体制变动的宏观改革,而与当前蓬勃发展的传媒实践结合,从发展的角度思考改革问题。围绕这一构想,本文分析和论述了传媒市场、新闻业竞争、信息产业属性、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传媒市场细分与功能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新时期新闻传媒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其三大功能:引导舆论、传播信息、生产文化产品;然后根据新闻传媒的三大功能对新闻传媒进行分类,针对不同追求目标的新闻传媒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最后针对近年来新闻传媒行业出现的内容同质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从新闻传播工作者出发,要克服思维定势和模式化的写作倾向,提高新闻传媒内容的真实准确性;从受众的主体性出发,要满足其正当合理性的需求,体现了新闻传媒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作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的兴起对大众传播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揭示网上新闻传媒在组织形态和传播方式上与传统传媒的区别的基础上,从地位取代、重新界定基本定义、把关人理论、对新闻教育的影响这四个角度研究大众传播理论研究受到的影响,结合传播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媒是党的重要的执政资源,具有其他组织、机构无法取代的功能。从目前情况看,新闻传媒在传播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信息、设置相应议程有效引领社会公众舆论、进行舆论监督和干预社会生活、为公众提供媒体所能提供的其他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大潜能。对执政者而言,运用新闻传媒的能力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发挥新闻传媒的作用,很重要的是要通过它来体现执政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心声,达到两者的统一,并在政党执政规律与新闻传媒运行规律之间寻求统一。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播对群众和社会具有深刻影响,可以引导舆论、传授知识、影响道德。而我国的大众传播在道德制约方面,虽颁布了一系列的规定、规范、制度等,但依然存在传播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庸俗新闻等道德问题。为此,深化传媒对于专业主义的角色认知,改进对传媒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并加快新闻立法的步伐,才是加强大众传播道德制约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当今社会正处于制度建设、呼唤公民意识提高的大背景着眼,结合传媒公共空间理论,以及美国公共新闻的探索,从受众角度分析了公共新闻理念对民生新闻可资借鉴之处。具体表现为:受众群体由市民向公民转变;报道中受众主动性增强;报道形式更强调公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世”带来了传媒格局的喜人变化。与此同时,传媒低俗之风“愈演愈烈”的严峻现实也对理论界提出了挑战。本文借鉴西方的社会建构理论,提出了以“新闻精品”为诉求点建构新的传媒现实,从而取代传媒低俗化生存状态的假想;继而以概念界说和理论解释进行新闻精品理论的建构。研究显示,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五个一’精品工程”背景下的“新闻精品”,本质上源于新闻人对于新闻和精品的一种“新的认识”和基于新闻报道文法的一种“理想类型”建构。其认识和建构存在三个维度,即事实显度、思想深度和人文高度。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地学者对香港文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80年代,学者们多关注香港文化的表层内容,集中于对新闻传媒、流行文化的介绍。第二个时期是从1992年到香港回归,研究重心是香港文化的内在特性,香港文化对内地文化的借鉴,以及香港在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研究在一些方面有实质性突破。第三个时期是从香港回归到现在。学者们注重研究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的互动、认同等问题。由于欠缺第一手的田野调查材料,文化研究理论也显陈旧,内地学者对香港文化研究的深度、准确度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