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宗教道德·道德·人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恒敏 《齐鲁学刊》2006,3(6):121-124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经产生就以自己特有的社会功能对社会施加影响;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性是人之为人的特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宗教道德、道德与人性的内容因社会关系的不同而不同,又在社会关系进步的基础上进行互补。  相似文献   

2.
盖伯琳  吕进军 《河北学刊》2005,25(3):132-137
道德是对人现存性的内在超越。具有现实性的人是自然、社会、精神三重属性的统一体。人性于道德有本源意义。人的三重属性是进行低、中、高三层次道德建设的客观根据。根据人性明确道德建设的层次、内容和理由等是道德建设的第一层面。道德建设是在与人性的幽暗面作斗争。因此,仅仅靠认清人性,用以颁布道德律令是远远不够的。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建设,必须借助于既基于理性又超越理性的信仰。信仰为解决应然与实然这一道德的根本矛盾给予合理的解释和有效的担保,具有本体的价值。将信仰重构作为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是道德建设的第二层面。凡是道德的必是信仰的,但是并非任何信仰都能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依助的对象。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华融为一体的哲学信仰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理论基础是道德建设的第三层面。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传统人性论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人性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社会性、道德性与乐观性等方面,即社会关系性的人性本质理论,道德性的人性特质规定,人性善的乐观性信念。它们对中国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社会关系性的人的本质理论导致了社会本位、整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趋向。第二,德性主义的人性论使中国文化成为一种道德本位的德性主义文化。第三,乐观性的人性论信仰,使文化与社会控制仅有劝善激励机制而缺乏防恶约束机制,因而容易形成人治而忽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史哲》2015,(3)
为了杜绝宗教犯罪,康德等人将道德假想为自给自足的概念,并以之对宗教进行规范。不过,道德只是一个或然性的、实践性的概念,剥去质料的"道德"并不存在。从信仰的角度,才能更好地研究道德与宗教问题。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信仰的是"非形象化"的神性的"天",而西方社会在经历对宗教的建构与解构过程之后,也皈依到了对"去形象化"的神性的"天"的信仰。对"天"的信仰其实是对社会共识与社会精神的信仰,因此其本质是社会性的;同时,由于信仰根本在于主观"认信",而且信仰可以给个体带来真实的精神圆满,因此,信仰也是个人的。对"天"的现代信仰可以帮助个体突破个体的生命牢笼,真正融入社会精神,从而形成个体与社会的双赢。在现代文化信仰之中,"神性"和"理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道德,具体的社会经济关系构成了其客观基础,这无疑是正确而深邃的。这对正确认识道德的终极根源、基本问题,对正确认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功能,并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伦理学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性历史性地生成,并成为道德发展的主体直接动力。群体利己、个人利他作为"人的依赖"状态下人性的内核导致了"依附型"道德;"物的依赖"时期的主观利己、客观利他的人性状态直接催生了现代性道德。现代性道德决不是一种完满的道德,人之个性自由发展的道德是其发展的方向。只有祛除深陷"经济人"与"道德人"范式而难以自拔的旧的人性窠臼,构建人性内在的良性张力,使主体真正发展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的"价值人",才能迎来人类道德理想的曙光。  相似文献   

6.
论多元社会的价值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社会宏观层面,从社会整合角度研究多元 社会的应有价值精神。本文认为:在现代多元民主社会中,应当实行一元法治价值整合,在 一元法治精神基础之上,制度认同优先于道德认同,基准道德优先于价值信仰,市俗道德优 先于神圣道德。  相似文献   

7.
人性与道德关系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难题。多年来 ,我国哲学伦理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与争鸣 ,但仍未得到完满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受制于社会经济关系的经济决定论和人性是道德的主体基础论是不矛盾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可以这样表述 :人性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是个性、集团性和共性的统一。人性理论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表现为它是伦理学说的理论前提。人性对道德的特殊意义表现为三个层次与方面 :第一 ,人道主义意义 ;第二 ,道德价值意义 ;第三 ,道德理想意义。人性是道德的主体基础。人的本性即他们的需要 (利益 :物质的和精神的 )是道德发生和实践的最初动力 ,不断的人化自己与动物相同的自然本能 ,丰富人的社会性 ,弘扬人的主体性 ,不断使德性超越天性 ,理性指导约束本能 ,社会性超越一己偏私、丰富个性 ,这正是人不断走向完善的必由之路。理想人性的造就成为道德的最终目的 ,人性论构成各种伦理学说的逻辑出发点和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8.
刘东锋 《学术论坛》2007,1(3):20-24
文章旨在重新梳理人性及欲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社会道德失范和混乱的原因,并提出和谐社会视野下道德建设的新思路。和谐社会是人性可以张扬的时代。人性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且因为人所独有的理性思维和反思能力而具备最根本的精神属性。伦理道德即是人类对自身存在反思的产物,表达了人们之间的一种精神关系。人性总体是向上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因反思能力不同而造成了个体道德的多样化。欲望作为人性基本因素和最重要的本能,其不当追求会损害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从人性和欲望出发,对当前社会的道德现状有三点思考:首先,人性和欲望的解放是值得肯定的;其次,多元社会中道德多元化有其合理的依据,在社会转型时期易造成道德冲突;再者,良好社会大环境的缺失导致人们对欲望的不当追求,严重破坏社会伦理秩序。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道德建设应抓好两个关键环节:即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运行制度和进行有效的教育,其本质都在于通过促进人性的向上而达到提高个体道德素质和培养社会伦理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道德信仰的缺失是道德问题产生的主体性根源。人的道德需要是道德信仰生成的起点,能够激发人的道德需要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德福一致的社会现实和神圣信仰两种因素。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德福一致的现实是激发道德需要的主要因素,增进德福一致是构建道德信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内地穆斯林社群主要面临两类社会问题,即:(1)因穆斯林社群内部缺乏有效的整合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如生活与信仰的断裂、信仰传承困难、人的原子化、道德秩序混乱或解体、教派冲突等。(2)因穆斯林社群与主流社会间缺乏有效的智识性交流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如主流社会对穆斯林社群的隔膜、与族际关系的紧张等。解决当代内地穆斯林社群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对内的整合与对外的有效交流。而实现此一目的的关键,在于穆斯林社群活跃的智识活动的展开,在于穆斯林智识共同体的形成或重建。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宗教与道德的关系,不同文化派别的知识分子存在着较大的认识分歧。文化保守派认为,宗教是道德的根底,具有引人向上的意义,可以统一信仰、凝聚人心,驱动人们义无反顾于正义事业,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怀,引导世人超越现实利欲,追求崇高价值,醇化人性,提升境界。而新文化派则认为,宗教不仅与善德无涉,而且会导人向利,致人颓靡。这虽然不乏思想解放的意义,但我们也应注意到,作为灵肉统一的人,的确也需要某种宗教意义上的终极意义追求。认真梳理并有机整合二者的相关思想,对于当今的价值体系建设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伦理考问的起点,也是当代伦理大厦构建的基石。重新检讨人性,须从人的自然存在和文化生存两个维度着手。就自然存在而论,人性即人作为自然存在者的物种存在本性、物种生存本性和物种血缘本性;从文化生存来讲,人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文化存在本性、文化生存本性和文化血缘本性。整合论之,人性即人以自身之力勇往直前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朝向,敞开为因生而利、由利而爱。因此,以生、利、爱为主轴,以自由为终极目的,以生己与生他、利己与利他、爱己与爱他的对立统一为"目的——手段"论,构成了人性的完整蓝图。  相似文献   

13.
论人性的弱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要认识自己 ,解剖自己 ,其最根本的东西是从人性来审视自己。我们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理解人性 ,人是善与恶的结合体 ,即人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魔鬼。人性的善与恶潜在人的自然属性之中 ,而人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的 ,当具备一定社会环境与条件时 ,善与恶才会显露出来。人性的主要弱点在于权欲、物欲与情欲中表现出来的恶行。人们通过法律、道德与宗教的形式抑恶扬善 ,这是克服人性弱点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环境道德:基础·机制·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道德问题。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道德调节机制包括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 ,两者都具有约束功能和激励功能。环境道德调节是种低成本的调节方式 ,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失灵和制度失灵 ,保障了环境法规实施的有效性。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 ,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丰富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实质在于: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和耗竭,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社会行为在局部和整体关系上的短见和调控机制上的缺损。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是人们对按生态学规律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简称。其三个支撑点是生态安全、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生态安全是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稳定程度、生存和发展的风险和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支撑能力的评价,包括生态风险、生态脆弱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用刚性、弹性、开拓进化性和自组织性来测度。和谐社会包括:人和水、土、气、生以及地球化学循环等自然生态因子的自然生态和谐;人的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方式的经济生态和谐;人的温饱、功利、道德、信仰、天地等人类生态境界的和谐,社会的技术、体制、文化在时、空、量、构、序层面的系统生态和谐。和谐的核心是开拓、适应、反馈、整合。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人性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其原因在于,道德对人而言无疑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标志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人需要道德,正是人性的一种需要,人性的一种表现.道德是构筑在人性王国基地上的城堡,人性又是使道德规范具有生命力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7.
道德信仰从其形成的状态讲 ,既包括道德信仰作为客体的形成过程即道德信仰形成的发生性过程 ,又包括道德信仰作为客体被主体客体化的形成过程即道德信仰形成的完成性过程 ,具体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一、习染—经验方式从主体客体化的向路看这是一种常见方式。习染是在道德主体不受任何强制指向的作用中 ,通过道德环境的不断作用 ,在无意识状态中所完成道德信仰的过程和方式。人自从出生起就不能不受到客观道德环境的作用影响 ,接受社会文化对他的塑造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埃及、巴基斯坦或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家庭 ,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名…  相似文献   

18.
怀疑与信仰     
怀疑与信仰是人所特有的两种相互关联的生存方式,它们的形成和演化都有着深层人性根据和实践根据。怀疑不只是信仰的腐蚀剂,而且是信仰升华的必经环节和重要手段。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现象,既是种种社会问题的折射,也反映了人们深化、升华信仰的内在要求。提倡合理怀疑,超越怀疑主义,是追求信仰合理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与“道德人”异同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人”与“道德人”异同辨唐能赋我国的人性论研究,日渐向深层次发展。“经济人”与“道德人”的人性假设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层次作用,更是引起了学术理论界的深切关注。本文仅对“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异同作一辨析。两种“人性假设”说生活在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20.
人性假设是一种理论研究的方法,也是研究人的方法论,并为人的研究提供基点和参照系.“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生态人”等人性假设是人性研究与人性实践在相关领域的人性概括和具体应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存在性决定了人性处于动态生成中,人性假设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人性假设理论为人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前提,为人性涵化提供了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人性发展提供了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