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萧新如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6)
一、“候补”进解鲁迅在《狂人日记》的“前言”中写到,狂人病愈后“赴某地候补矣”。对此,有些同志作直接理解,认为狂人病好后真的到某地“候补”(做官)去了,甚至据此认为狂人是一个不彻底的反抗者,从而反映了知识分子觉醒者的软弱、妥协性质云云。我认为这种理解是不合适的。首先,这种理解不符合作品实际。作品中“前言”和 相似文献
2.
陈敬中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荷花淀》是孙犁同志的代表作。它生动地描绘了一群乐观、爽朗、纯洁、美丽的 年妇女的形象,抒写了她们壮美的人情,讴歌了她们崇高的品质,表现了白洋淀人民在艰苦的斗争中紧张而愉快的生活,充满着诗情画意,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显示了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佛雏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1)
一、“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与“无我之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 相似文献
4.
张怀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本文首先论述了《天问》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屈原的理想情操,进而从总体上阐释了《天问》这首千古奇诗的思想内容。作者意在说明,《天问》反映了屈原的哲学思想和历史观点,表现了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站在时代前列的勇气,并提出了“天命反侧,何罚何佑”的反“天命”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以狐妖花怪、神鬼灵异反映社会人情风俗,揭露社会矛盾,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重要形式。自文言短篇小说稍具雏形之日起,直至清末,一直风行不衰。这种艺术形式是通过幻化的情节来体现的。它所写的不是现实的同一性,而是幻想的同一性。这在哲学上是说不通的,但在艺术上是允许的,有时甚至是必须的。古代在这方面的优秀作品不少,而以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最为出色。它所运用的幻化形式,象一颗颗奇异的珍珠,发出迷人的光彩,令人赞叹不巳。现就管窥所及,略述四题。 相似文献
6.
7.
8.
张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6)
在"十表"中,<秦楚之际月表>最为独特."变"是司马迁研究历史时关注的重点,秦楚这一时段是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中,司马迁详细记录了"汉定百年"以来的诸侯国变迁史,记录了汉兴百年来分裂与反分裂的历史.以<吴太伯世家>为"世家"第一是有深意的."让"这一历史进步的担当既承担了司马迁关心政治秩序的责任,同时也映现了司马迁追求大治的思想境界."让"是司马迁政治理想的真实写照,承担了司马迁以"让"明礼、以礼规范社会秩序的思想意图.司马迁以<伯夷列传>为"列传"首篇表达了以仁义关心民瘼、反对暴政、反对争权夺利的思想.在研究夏商周秦兴衰之理时,司马迁积极地肯定了礼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表达了赞成周礼的思想.此外,<伯夷列传>是司马迁交待史述原则的重要篇什. 相似文献
9.
蔡英杰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论语》的一些句子,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本文从《论语》的语言材料出发,结合孔子的思想实际,借鉴现代语言学的方法,对其中四个句子作出训释。 相似文献
10.
刘运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一、《伐檀》“取”字当读“聚”《诗经·魏风·伐擅》指斥剥削阶级不劳而获,云其“不稼不搞”,“胡取一百厚兮”、“胡取未三情兮”、“胡取禾三百目兮”。取,古今说者皆读如字,末畅诗旨。如云剥削阶级掠夺农奴劳动果实为“取未”,则迹近轻描淡写,与通篇讥刺口吻不谐。今案“取”当读聚敛之“聚”。上古取读清母侯部,聚读从母侯部,清从旁纽,侯部叠韵,二字音近相通。如《周易·苹卦》家传“聚以正也”,释文曰“苟作、取以正’”;《汉书·五行志广内取兹谓禽”,师古往日“取,如《礼记》‘聚席’之聚”。聚字有聚敛之义,如《论… 相似文献
11.
一、《西游记》和《红楼梦》中都写到两块顽石 ,《红楼梦》是从《西游记》的描写中演化出来的。曹雪芹把孙悟空的血液大量注入到贾宝玉血管里去。孙悟空和贾宝玉在强或弱之点上 ,基本是相似的。他们反抗、斗争 ,有似石头 ;他们又一齐归于佛 ,在宗教的牢宠下无能为力。吴承恩和曹雪芹都是石头的歌颂者 ,孙悟空和贾宝玉的被塑造 ,便是明证。二、《西游记》写到的人间国度及地方行政区域凡十余 ,大都是吴承恩凭空结撰的。似西梁女国、车迟国据平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而扩大渲染的是少数。三、散见于明代其他小说、戏曲中片断的、不同于吴承恩《西游记》的孙悟空故事主要有 :1 孙悟空有儿有女 ;2 孙悟空的金箍棒系得自南海龙王敖钦处 ,名“如意棍” ;3 孙悟空一个筋斗打八万四千里。四、《西游记》以邵雍象数学宇宙发生论开头。 相似文献
12.
浅谈《荷花淀》的艺术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金泉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浅谈《荷花淀》的艺术美葛金泉孙犁的《荷花淀》篇幅只有五、六千字,而通篇流动着醉人的艺术美的韵律,这里就粗略谈谈该文艺术美的具体表现及其形成。一、故事情节的逶迤美小说主要讲述的是白洋淀抗日群众在战斗中成长的过程,归纳起来,从情节内容上可分为“夫妻话别”...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1-72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转益多师,作者善于从古代典籍乃至前人诗文中取资,借鉴有关语词、句式、典故并有意点缀于情节展开或人物对话乃至异史氏曰的相关评论中,这对于烘托小说情韵、营造某种意境不可或缺,并增加了小说文言修辞、叙事的典雅之趣。南朝宋刘义庆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凸显魏晋风流诸多韵致,其文学书写为蒲松龄所喜好并效法,无论略貌取神、借意相发,还是使事用典、炼字取词,都体现了《聊斋志异》借鉴《世说新语》的独到之处。将之略加分类并条分缕析,对于今人探讨蒲松龄小说创作方法与构思过程皆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4.
曹俊峰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1-9
康德美学传人中国已有80年的历史(自1924~1925年虞山、吕澂在杂志上介绍康德美学算起).80年来,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康德的美学著作已陆续介绍过来(尽管为时太晚),研究康德美学的专著和论文也时或见诸书肆期刊,这表明国人对康德的美学思想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代表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早期审美心理。本文从社会功用、意境构建、人物形象和语言形式四方面分析《诗经》的美学风格。站在今人的角度,立足文本,探析早期人类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6.
孙犁的《荷花淀》是一篇优美的短篇小说,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本文从景物美、人物美、意境美三个方面探讨了《荷花淀》的美育价值。 相似文献
17.
谈《荷花淀》的感情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乐耕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1,(1)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于一九四五年春在延安发表,三十多年来,这篇只有五千多字的短篇,以其特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姿屹立在现代文学之林,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关于《荷花淀》,多年来已有许多文章对它的主题、人物、风格、语言等作了有益的研究和讨论,使读者逐渐加深了对这篇名作的理解。但我以为,小说在感情描写上的丰富和深挚是它获得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荷花淀》是合乎这个 相似文献
18.
吴投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3):107-112
在解放区文学与十七年文学中,《荷花淀》与《百合花》作为战争诗化小说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成为20世纪中国革命文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这两篇小说在迎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又具有某种偏离主流革命文学的特殊品格,具体表现为文体偏离、风格偏离与情感偏离,由此形成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探讨这种在中国现代特殊的文化生态和政治环境下所形成的异质性,对于深化革命文学研究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解放区文学与十七年文学中,《荷花淀》与《百合花》作为战争诗化小说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成为20世纪中国革命文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这两篇小说在迎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又具有某种偏离主流革命文学的特殊品格,具体表现为文体偏离、风格偏离与情感偏离,由此形成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探讨这种在中国现代特殊的文化生态和政治环境下所形成的异质性,对于深化革命文学研究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荣连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
孙犁同志在一九四五年写于延安的短篇小说《荷花淀》是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佳作,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感人的艺术形式,给读者以深刻的教育和强烈的感染。 作者在谈到他如何看待生活、如何进行艺术构思的体会时说,作家必须“要看一个事物的最重要的部分,最特殊的部分,和整个故事内容、故事发展最有关的部分,强调它,突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