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要真正成为继钢铁业后又一强有力主导产业,关键因素在于充足、优质、持续的各层次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针对目前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人才发展数量与质量问题,提出通过弘扬新型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育力量;完善多层次专业培养体系,有效对接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突破省域限制,协同国内外优质资源为河北省服务;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稳步推进人才要素落地工程,来实现人才建设的高质性和持续性,从而为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供水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海水淡化是缓解沿海地区水源紧张的有效途径。文中探析了海水淡化的外部性问题并建立了外部成本测算模型。外部成本主要指海水淡化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成本、浓盐水及淡化水利用后污水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及使用海水水体的价值转换。基于资源外部成本、环境外部成本和机会成本理论分别给出了海水淡化外部成本的测算模型,并结合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对其外部成本进行了实际测定(1.42元/m3),为海水淡化项目的全成本测算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沿海城市发展海水淡化提供成本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水淡化作为海水利用的重要内容,因其替代淡水效果好、工程投资规模较大、社会效益较高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通过收集海水淡化的研究综述,整理海水淡化工程的布局,总结出可行的远距离输水海水淡化利用模式、工业企业海水淡化联产联用模式、海岛海水淡化利用模式及其经济技术特点,结合沿海各地区具体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提出在环渤海地区发展3种模式,在沿黄海地区主要发展海水淡化联产联用模式、在沿东海和沿南海地区主要发展海岛海水淡化利用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装备制造业要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依靠自主创新,通过分析唐山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唐山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工程示范企业;加强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多渠道培养和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加强企业行业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向外转移、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以及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为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胜利油田几十年的开发建设以及在此基础上积聚的人才资源优势、科研开发实力、企业市场环境为东营市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东营市要把建设全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定位,加强规划引导,培育企业集团,提高管理水平,创造优良环境,把石油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6.
以产业集群作为研究视角,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作为宏观政策背景,探讨辽宁发展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的发展路径。从辽宁产业结构变动的高度刚性、逆工业化特征以及工业主导等方面特征来看,发展装备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为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的建设提供结构性支撑。市场化程度及市场空间、技术基础条件以及制度和政策环境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提供基础性支撑。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的建设应从重大项目和工程导引、区域协调以及公共服务环境建设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客观上决定着其他产业的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发展速度和产业竞争力。发展装备制造、有利于为传统产业提供先进技术设备,促进技术改造和转刑升级,为调整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宋之杰、朱晓霞和张涛合著的《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原始创新机制与建设路径研究》一书,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装备制造业必须实施突破性原始创新的动因,从动力、运行、激励、保障等角度构建了装备制造业实施突破性原始创新机制,并利用复杂科学对该创新机制进行了时间演化模拟和动态模型仿真。  相似文献   

8.
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海水淡化是目前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为此,提出了基于海洋温差能的海水淡化技术。针对海洋温差能海水淡化工艺温差小、压降低的特点,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闪蒸冷凝一体化装置,并对其结构形式、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计算分析。经实际系统运行和实测表明,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和阻力损失小等优点,对于降低海水淡化单位能耗和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是我国海域使用管里的一项基本制度,海水资源利用区的评价选划是海洋功能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进一步细化、规范海水资源利用区的选划,以海水淡化为例,开展了海水资源利用区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结合自然环境、发展需求和社会条件三个方面建立了海水淡化与海水资源利用功能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适宜性评价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天津、大连、青岛、宁波、舟山等5个海水资源利用区进行评价,得到各区域发展海水淡化工程项目的适宜性级别,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区域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其发展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却相对滞后,成为制约辽宁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在界定区域品牌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区域品牌建设模式,并结合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提出区域品牌培育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集群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生态化问题。提出了不同类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策略:改造传统型产业集群;集中力量,加大科技型产业集群建设力度;构建生态工业园等,以实现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与否对一国其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安全影响重大,而产业控制力是产业安全的重要体现。以外资市场控制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外资技术控制率和重要企业受外资控制4个指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进行评估,可得出如下结论: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体上还较安全,但跨国公司的并购对其造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因此,政府必须从制度建设,法规和政策引导等方面加强建设,提高国内资本在装备制造业中的产业控制力。  相似文献   

13.
新型工业化与沈阳大都市圈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沈阳都市圈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装备产业基地是中国21世纪初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最为响亮的声音之一,它将拉动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序幕,成为加速中国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重大举措。沈阳建设中国装备产业基地需要走出四大误区:将建设装备产业基地等同于一般发展装备产业、将发展装备产业基地等同于建立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建立装备产业基地主要以现有的企业为依托、建立装备产业基地主要就是发展制造业。沈阳都市圈的建设需要汲取前20年中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谋求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六大职能。  相似文献   

14.
淡水资源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天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向海洋要资源成为缓解天津水资源短缺的首要选择,海水淡化在解决天津淡水缺乏问题上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对天津市海水淡化市场化的现状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就天津市推进海水淡化市场化进程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微电子装备与制造业方面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高校设置了相关的专业或开设相关的课程.介绍微电子装备与制造业的特点,提出面向微电子装备与制造业培养机电一体化人才,以增强机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从业能力,最后给出了课程建设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海水淡化领域研究现状主题与热点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构建关键词共现矩阵与聚类树,明确目前该领域研发主题类团,并重点从科学计量、数理统计等角度量化主题分布,引入向心度、密度两个维度,科学权衡主题类团外部与外部、主题类团内部相互之间的“亲疏关系”,系统甄别与挖掘国内海水淡化领域重点主题与核心热点,识别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知识主题与关键信号,为海水淡化技术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宝鸡市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工业重镇,装备制造业和军工产业实力雄厚,联接西南和西北的交通枢纽地位突出,处在亚欧大陆桥和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体系中兰昆线和陇海线的交汇点.目前,宝鸡物流业与装备制造业联动发展初具规模,第三方物流整合明显,外包物流发展势头正劲.然而,宝鸡市的装备制造业增速仍快于物流业发展,装备制造业生产和自营物流分离缓慢,物流业与装备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环境不良.宝鸡市物流业与装备制造业联动发展的路径在于凸现政府在两联动过程中的指导地位,发挥陈仓物流园区整合作用,加快产业集群区域MRO建设.  相似文献   

18.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整体工业的发展水平。本文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安徽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助推安徽实现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的跨越。本文利用Stata12.0软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测算了安徽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为了进一步探索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本文再次利用Stata12.0软件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工业生产总值、固定资产净值与对外开放度对安徽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业人员数量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也是正相关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相互关系。构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以此为基础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辽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已经成为辽宁第一支柱产业,但距离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一些重大装备的核心和主要功能部件还严重依赖国外,成套能力和总承包能力比较低,产业集群水平低。“十二五”期间,辽宁需要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国产化水平,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促进其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发展,将辽宁建设成为国际竞争力突出、综合配套能力强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