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推进“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部署以来,市文明委深入贯彻落实,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城市文明提升工程”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文明之花遍植城乡,全市环境犬为改善。  相似文献   

2.
杨孟禹  杨雪 《齐鲁学刊》2023,(4):110-123
城市收缩在国外出现较早,特征多样,成因也复杂。2020年中国城市收缩占比已高达43%,城市收缩问题治理迫在眉睫。通过梳理关于城市收缩的国际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城市收缩具有多重内涵,测度方法也多样,这主要源于城市收缩形成机制的多样性,至少包括生命周期机制、空间错配机制、政治经济学机制和启发式机制四种。国际城市收缩治理策略相对成熟的主要有“被动/主动”策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行动方式四类,基于该治理思路,取得较好成效的是美国克利夫兰、德国波鸿和日本长崎。结合中国特点,我们认为在治理实践中,不必拘泥于传统的“精明收缩”思维,故针对普遍存在的产业老化、空间虹吸导致城市收缩现象,提出了“主动/被动策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行动方式相结合的思路。这些讨论或能给中国特色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系的构建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卢桢 《中国社会科学》2023,(10):65-84+205-206
新时期以来,城市文学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步发展。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在当代文学中产生重要影响。作家深入城市的物态风景与城市人的精神世界,围绕城市现代功能提升、经济体制改革、城乡融合发展、文化人格塑造等问题展开书写,想象城市和城市人的理想形态,确立了“城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双向互动的叙事路径。“人的现代化”作为城市文学现代化叙事的价值内核,以人在城市中的现代化体验为纽带,彰显城市人精神的多向性特质,探究理想的市民伦理道德。进入新时代,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追求“诗”与“思”的双重深化,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目标,及时发现、关注新兴社会群体,营造理想的城市人文氛围,厚植城市精神品格,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4.
推动城市高水平安全建设,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当前城市面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居住安全、能源安全、金融经济及网络安全等八类风险,受到来自生态、空间、社会、技术、全球化、治理等六个方面脆弱性因素的复合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城市安全治理方面逐渐形成了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治理理念,以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为目标,建构了“党委主责、多元协同”的治理机制,并且开展了“韧性治理”“数字治理”等治理实践。面对城市的多元化风险和治理问题,还须着重处理好风险分类处置、责任共担、治理多主体联动三个关键问题,区分“可应对的风险”和“要面对的风险”,明确治理主体的风险责任归属,推动多元主体参与风险治理,建构因类施策、分级管理、政商社一体的城市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城市扶贫与可持续生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唐钧 《江苏社会科学》2003,17(2):126-133
本文以缓解城市贫困为目标,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城市扶贫”和“可持续生计”。围绕这两个概念,提出了四条政策建议:一是承认“非正规就业”的积极作用,二是依托社区组织做好贫困人士的工作,三是以“小额贷款”的方式发展贫困人士的可持续生计,四是创办创业中心帮助贫困人士创办小企业。最后的结论是:建立一个以社区为依托的城市扶贫和发展可持续生计的社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是城市反贫困取得根本胜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南方论刊》2010,(8):I0019-I0020
街道、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随着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使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  相似文献   

7.
孟天广  严宇 《江苏社会科学》2023,(3):104-112+243
随着全球超过半数的人口聚集于城市空间,城市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场域。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化、城镇化和数字化为核心的“三化叠加”现代化进程深刻影响着城市治理的演进。长期以来,国外智慧城市治理主要以数字技术为驱动来感知城市客观世界和物理空间,形成了“物感城市”模式。但该模式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难以感知城市空间的主观世界和社会系统。与之相对的是,我国逐渐实践出以感知和回应市民诉求为核心的“人感城市”模式。该模式以技术赋权与技术赋能为作用机制,以市民诉求为传感器,以扁平化结构驱动多主体协同治理,进而提升城市民意识别、风险研判、协商议事、科学决策和施策评估五方面的能力。概言之,人感城市模式的逻辑起点是人本主义,其机制在于技术赋权驱动城市治理的理念转变、制度变革和机制创新,进而构建超越“物感城市”的智能化城市治理模式。进入数字时代,我国智慧城市治理应走向“物感城市+人感城市”的发展路径,既要感知城市的物理空间,也要理解城市的社会系统,二者融合才能充分理解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维性,针对城市复杂问题形成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经营城市”自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并实践以来,已成为全国众多城市广泛尊崇的理念。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尽管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也不乏成功范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茂名经营城市可以从中借鉴有益经验,循着科学发展观的道路,摆正方向,减少偏差,确保城市始终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创造城市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9.
黄山市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旅游立市、旅游强市主线,快发展、求实效,努力营造了“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三美”(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城市环境,促进了全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被省文明委授予“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围绕旅游抓创建,抓好创建促旅游,以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带动文明创建的大提高,以文明创建的大提高促进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具体有五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经营的阶段分析与推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利益主体地位逐渐形成 ,“城市经营”成为各地的选择 ,呈现出从城市之间的城市竞争 ,到城市区域竞合、城市区域一体化依次演进的三个阶段。“城市经营”的这三个阶段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目前中国城市正处于拓展“城市区域竞合”初期的“磨合”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 ,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下 ,促进对内开放 ,积极推进以同周边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等竞合关系大格局为背景的城市区域竞合 ,应该成为中国城市经营宏观布局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一个城市,培育出符合自身特点而又体现时代要求的“城市精神”,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区域的发展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这是市场竞争的延伸和扩展。跻身先进城市行列,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2.
路径相同、功能一致、千城“一面孔”、管理“一刀切”一直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顽症.当前全国范围内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必须正确处理好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从城市发展机制理论来看,有“需求指向”型与“供给基础”型;从城市发展功能定位来看,有“综合全能型”与“人居人文型”;从城市与人口供养关系来看,有“人养型”与“养人型”;从城市发展路径来看,有“土地扩张型”与“人口吸纳型”;从城市人口规模来看,有“建制镇和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与“特大城市”.上述各类城市均有自身的长短优劣以及适合自身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地选择城镇化发展道路,最后殊途同归: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00后”农民工开始慢慢进入城市,并已经形成了比较庞大的规模。作为第三代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在行为方式、身份建构、生命历程上明显不同于他们的父辈。目前学界关于“00后”农民工群体的研究尚十分缺乏,更常见地是将这一群体包含在有关“新生代农民工”或“90后”农民工的研究之中。有鉴于此,本文以一位在北京安装门窗的“00后”外来务工者为深度分析个案,剖析这一群体在嵌入城市之后,如何完成身份认同的主体性建构,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自我。本文指出,当“00后”农民工群体流动进入城市,他们开始尝试摆脱传统家庭关系,更加强调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个人发展与个体价值的实现。一方面,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缺少自主权,其抗压能力和心态都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常常会陷入到对于自我价值与存在感的消极认知中;另一方面,他们更加渴望进入城市、融入社会,有着更多的自我意识和权益意识。  相似文献   

14.
黄华平 《家庭科技》2008,(12):18-19
城市小广告有的在墙上乱涂乱画,有的是雇人在街上发小传单,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市容市貌,成为“城市牛皮癣”。其实,有些小广告,如急开锁、灌煤气、水电维修、商品促销等也能方便群众,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南方论刊》2011,(8):I0007-I0009
绿化提升工作是2011年深圳市迎接大运会的战略举措,是建设国际化城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民生福利的具体行动。2011年以来,福田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办赛事、办城市、新大运、新深圳”的工作部署,将迎办大运和绿化提升行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打造兼备现代化特色、国际化容貌和中心区风范的“首善之区、幸福福田”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正处在城市社会来临的前期,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竞争和城市地位在全国范围的重组正在开始,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城市形象建设和城市核心力的构建是中国所有城市共同的任务。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深化,城市间新的竞争正在开始,历史曾证明有的城市衰落了,有的城市兴起了,有的城市正以全新的面貌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的势态。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城市品牌和“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角度,分析论证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以推动城市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尹峰 《南方论刊》2012,(6):116-117
2011年是深圳深入推进特区一体化、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起始之年。一年来,在光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公明办事处紧扣“夯基础、提质量、惠民生、出实效,着力建设和谐城市幸福公明”的总体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全面强化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8.
论经营城市与提高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燕 《兰州学刊》2003,(6):145-146
通过分析“经营城市”和“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阐释了探讨城市竞争力的现实意义 ,提出了在经营城市中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提出了“城市文化资本”的概念 ,并在这一概念范畴内论述了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的关系 ,并在经营城市、行销城市理论认识中 ,升华出“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意义和模式。“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核心是城市文化要素的整合与创新 ,在城市文化整合与创新中 ,使城市文化劣势转化成优势 ,使文化优势要素转化成为城市的垄断性文化资源和唯一性文化资源 ,通过“城市文化资本”运作 ,创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0.
金怒江 《社会科学》2004,(11):27-32
美国现有的三大市政体制在20世纪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在此过程中,委员会制逐步衰落;市长暨议会制虽无较大起落,但其主要形式已过渡为“强市长型”;城市经理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有效地改善了市政管理,适应了城市发展的需要,被越来越多的城市相继采用,成为美国城市中采用面最广的市政体制。从已有的对美国城市经理制的研究成果中吸收学术“营养”,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思路,提高研究质量,对中国的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