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金钱无疑是衡量财富的一把尺子,但财富有时却不是金钱能买到的,在泰国首都曼谷女孩李少莹的财富标准是“真诚”。  相似文献   

2.
东坡诗歌美学探幽(下)王文龙“天工与清新”:把握风格美的重要尺度鉴赏诗歌作品,东坡手中有自己的尺子。这尺子不是单一的,而在衡量作品的风格美方面最重要的只有两把:一是“天工”,一是“清新”。这样的审美标准的提出,最初见于《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提问则是这个双边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国教育学家S·G卡尔汉曾经说过:“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提问具有重要的教学功能。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提问呢?一、问题要有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设置问题情境,就是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一些矛盾现象,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从“主体失落“走向自身觉醒,教师从“代理人“回归自主,学生从“边缘“走向中心.……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是理解和掌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把钥匙。坚持生产力标准,用“三个有利于”的尺子来衡量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姓“资”姓“社”等是非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就可为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就将有牢固的物质基础,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才会坚定,才能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6.
“闪光点”是智慧的浓缩,是每个人身上潜在的一种美.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身上的“闪光点”却因无人发现和挖掘而逐渐黯淡.失却了其铅华.尤其是对于那些行为不符合人们的常规思维,在人们心目中视之为“坏孩子”的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人们更是熟视无睹,有时甚至加以嘲讽贬斥,视为异物,当头棒喝.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殊不知,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使整个世界异采纷呈,社会需要更多的不拘一格的人才涌现,而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却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见怪不怪,反常的现象,那就是对于后进生,一些教师不闻不问,另眼看待,当作班级工作中的包袱;一些学校领导对他们也是漠不关心,甚至嗤之以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都以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这把尺子就是“分数”,从而使得孩子们的个性被扼杀,“闪光点”也逐渐随之而泯灭.鉴于这种令人忧虑的现状,我们应如何对待那些比其他学生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掌握某些知识技能,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后进学生呢?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CT)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英语教学设计和课堂记录的语料库和案例分析发现,高中英语教师的问题类型以“what”和“how”所占比重最多,表明教师对培养学生搜索理解“信息”和“程序”方面的思维能力的偏爱;同时,教师提问的顺序设计有优有劣.其问题主要在于对学生CT的难易度的把握和排序上;教师提问的时机与教学效果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
“提问的好即教的好”。课堂提问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精神,就当前中学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当前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有效形式,也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目前课堂教学中最盛行的课堂交流模式是:教师提问——学生们积极回应——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课堂设问的科学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今天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传统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等新的课程需要有新的教学模式 ,课堂提问承担着新课程改革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衡量语文综合能力的一把尺子,同时也是衡量人文积淀和创造能力的一把尺子。学习作文不仅是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人文素质的形成过程。教学生作文的同时也是教他们学做人。因此,作文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他们美好的心灵,塑造他们崇高的道德情操的重要使命。那么,作文教学如何以人为本,关注并探求人的发展呢?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专业学习”,由教师培训到教师学习,教师“影子培训”也应走向“影子学习”。教师学习旨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具有自主性、经验性、情境性和持续性。教师“影子学习”的价值定位是为儿童而研修、为成长而研修,它以建构知识(问题解决、实践改善)为目标,以真实情境中经验生成的、整合的知识为内容,依托主体多元的学习共同体,进行互动参与式和反思探究式的、长期持续的自我指导学习;在组织上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形成将“影子”学校、“导师”团队和学员整合在一起的组织结构;在实施上建立教师“影子学习”机制,完善“影子校长”与“影子教师”,优化“师徒制”教师学习。  相似文献   

13.
正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提问精彩,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带动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则可能陷入课堂沉默“鸦雀无声”的窘迫状态,甚至无法进行下去。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将提问看作是一种很简单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更没有进行精心的设计,于是容易出现种  相似文献   

14.
“启发式”是教师适用各种手段后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采用“满堂灌”式至少对有些课程效果不见得好.改变“满堂灌”式,教师要突出重点难点.有些内容可以不讲或少讲,教师不要一讲到底,应尽量启发学生思考:加强课堂提问,注意提问质量、提问方式;很多课可以采用边学边练的方式,练习题的内容应广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鼓励学生提问题,适当开展课堂讨论.运用“启发式”对教师的要求是更高了.  相似文献   

15.
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村小教育质量的行动保障.调查发现,村小教师队伍建设落后于新课程改革的设计需求,其主要表现在教师年龄偏大;第一学历层次比较低;代课教师实然性存在;教师“教”与“学”不一致;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和其教学信念趋于传统倾向等.从地域环境、区域教师政策和教师培训三个方面对村小教师队伍建设薄弱问题寻根探源,从“规范”与“体认”双重视角建设村小教师队伍,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先请看一课堂片断:老师让一学生说出两个代词.那学生答道:“谁、我?”那位学生回答了教师的提问没有?从一个角度看,他的答话表明他不知道教师是否在让他回答问题(“谁,[你问]我[吗]?”),而不知道老师是否在让自己回答问题当然就无从回答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他的答话中所出现的两个词恰好都是代词,因此我们又可以说:那位学生准确无误地回答了教师的提问.为什么对同一句话会产生两种背道而驰的解释呢?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起,即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之初,我们就开始了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要使“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有效持续地进行下去,必须走向融合,把“实践、活动”的思想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背景,从课内到课外,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科学、巧妙地设计提问,是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把握好六个“度”:角度新颖;难度适中;密度和谐;梯度分明;跨度适当;效度明显。  相似文献   

19.
郑建胜 《阅读与作文》2007,(6):48-48,21
新课标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使阅读教学呈现出“百家争鸣”现象。然而,部分教师却从纯“文本崇拜”走向另一个极端——纯“文本批判”。甚至于完全忽略文本的暗示、提示,随心所欲,毫无限制地进行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经典文学的一种亵渎,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悲哀。试举以下课例,以期引发对此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浙江大学设立“E津贴”是为了回归“教学本位”,让更多教师用心从事教学。然而,“E津贴”是站在“行政本位”立场促进教师发展的外因,还没有站在“教师本位”立场深入到教师主体性这个内因,预期效果不容乐观。大学要回归“教学本位”,靠的不仅仅是对教师外在的奖励,还要尊重教师的主体性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引导教师从被动发展走向主动发展,从注重外职业生涯发展走向注重内职业生涯发展,建设超功利的教师文化,最终促进“教学本位”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