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左玉河 《中州学刊》2004,(5):123-126
中国古代没有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学术分科,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自己的学术分类体系.从"孔门四科"到"儒学四门",体现了中国传统学术按照自身的历史逻辑,开始向近代分科性的学术门类演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学科认同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正如个人和族群的认同,在简单的名号之下,隐伏着错综复杂的内容。近代"西学"在中国确立,西方学术分类被引进并成为具有权威性的分科标准,既存中国学问受到极大挑战。从清季办新学开始到民初大学里的学科设置,这一学术大逆转不过二三十年就基本定型。转换的速成也遗留下不少问题,并遮蔽了一些以后可能随时变而发酵、发酵遂凸显的问题。通过考察近代一些象征性的现象和有代表性的言说,侧重学问标准、学科名称与学问归属等面相,勾勒近代学科的发展轨迹,进而探讨中国学人在近代"道出于二"语境下学科认同的一些困惑及其对学术主体性的探索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中国近代经济史》评介张荣华中国近代经济史是经济史学中的一个年轻的分科,是一门研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关系的产生、变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  相似文献   

4.
李松丽 《学术探索》2012,(6):122-124
为社会服务是我国大学主要职能之一。本文以时间为经再现了我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纵向历史演变,以我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的实践模式和社会服务形式为纬阐释了我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的发展历程。以期通过经纬结合展现我国近代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历史画卷,对我国现代大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以传承、扬弃及启迪。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在政局动荡、经济凋敞的民国初期应运而生,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民国中期茁壮成长,在战乱频仍、民生凋敞的民国后期艰难发展,其顽强的生命力除来源于大学组织自身的活力之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视。它以显在和隐在的方式,深深地主导并影响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及其校训和校园生活等各个方面,给私立大学的崛起、变革与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如何从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中获益,走中国特色的私立大学发展之道,是亟需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6.
先秦分类观念与中国学术分科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玉河 《学术研究》2005,4(4):48-55
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已有相当发达的分类观念,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学术分科体系。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中国学术分科,主要是以研究者主体和地域为准,而不是以研究客体(对象)为类分标准;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古代典籍涵盖的范围内,并非直接以自然界为对象;中国学术主要集中在经学、史学及小学等人文学科,并非如近代西方那样集中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转型与学术转型存在内在联系.一方面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创立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另一方面,新的学术分科制度和学术评价标准的确立,为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推广奠定了基础.以废科举为契机,清末学术评价标准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教育在管理体制、规模、程度及专业课程上获得长足发展.这既是近代学术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传统高等教育转向近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性飞跃,对20世纪中国教育和文化的演进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立中正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江西创办的综合性大学.熊武辉在大学创办过程中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中正大学的创办,填补了江西高等教育的空白,改善了我国战时教育的布局,在高等教育发展史和江西近代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邱少晖 《理论界》2010,(3):179-181
近代民族私立大学法律教育的发展历经曲折,从蓬勃发展到停滞不前,最终又有复苏之势,与近代的时势变迁有很大关联。作为近代私立法律教育的主要载体,民族私立大学积极投身于法律教育实践,在学校组织模式、加强师资力量、完善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但也存在不少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会大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正平 《文史哲》2007,(3):127-134
教会大学作为受到不平等条约保护、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中外教育交流的载体,在中国大陆存在了70多年。而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重要时期。70多年间,教会大学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培养了一批人才,促进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在传统封建教育衰败、瓦解直至被废除的历史过程中,教会大学所起的作用,总的来看,是加速而不是延缓了这个过程。对于近代新式教育的产生发展而言,教会大学以多种方式为推进这个过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士林 《学术研究》2007,1(10):120-125
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为我们站在更高的历史阶段研究城市文化和文学等提供了现实对象。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理论与方法,也不可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任务。在当代都市化背景下,如何减少人自身的异化及在现代化大都市中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都市文化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价值理念。与西方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与当代中国文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与现实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文化研究方向是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原始发生形态,晚近十年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发展目标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则为其从文化研究转向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与学理契机。  相似文献   

12.
13.
论整合     
整合不等于相同,整合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同与变异的矛盾的统一。整合思维则是抽象普遍性向整体相关性的一种跃迁,是一种多元因素互动交融的集合性思维过程,认定相关事物的量和质的变化与发展具有一定内在的“协同互动性”。中国古代所倡导的“和为贵”社会思想,与整合思维有着内在联系。构建和谐社会,应当科学确立整合性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虚荣的书房     
《优雅》2005,(6)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青年研究成果蔚为大观,研究主题涉及到了与青年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关的方方面面.要想进一步开拓研究的想象空间,认真地回顾和总结这些文献,厘清研究的发展趋势十分重要.对青年群体研究、青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教育研究、青年与社会的互动研究及共青团研究四大主题的归纳和反思发现,青年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走过了一条从"激情"到"沉寂"再到"多元回升"的道路;而要将青年研究向前推进,唯有真正地从青年角度提炼问题意识,以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标准来规训研究行为,贴近事实的青年研究成果才能做出来.  相似文献   

16.
女权主义早已从初期仅仅对妇女社会地位和权益的追求发展到对女性与男性之差异的认同以及对女性自身独特身份的建构。在全球化的时代,民族的迁徙和文化身份的模糊更加为性别研究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条件,当代性别研究的前沿课题就在于对女性同性恋现象以及由此而来的怪异现象的研究。这两个理论课题的研究目前已经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并有可能结合国内的现状而开展相应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生态美学这一特殊的审美形态来说,探讨人,探究人的内心及人的生态或者说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才是生态美学更为形而上的内容和关键所在。因此,自然生态的达成必然有赖于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的保证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严格地说传统犯罪学就是犯罪原因学,这种犯罪学忽略了犯罪的存在,只研究作为犯罪学对象的部分内容而非全部内容,严重阻碍了犯罪学学科的发展。为了犯罪学的科学性,为了犯罪学的发展,犯罪学必须完整、全面地研究自己的对象,必须从犯罪原因学走向"犯罪存在学",即真正的"整体的犯罪现象学"。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求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以工科院校学生为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元认知课堂培训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及学生元认知水平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元认知培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基于以上结果提出构建元认知策略培训英语课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的话:迄今少有争论的世界华文文学(过去我们称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由于今年二月《文艺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寂状态。这场争论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走过了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从无到有地受到了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质疑。这种事实上存在已久的质疑,既有关于学术水平和研究方法,也有对整个学科研究持否定态度。无论争论的双方意见如何相左,其积极意义在于强化了我们对于世界华文文学这一特殊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视。一个新的学科的成立,除了对于所属研究范畴的资料有所积累、个案有所深入、史脉有所梳理之外,还必须对这一特殊学科的性质、特征、关系等做出自己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建构;而这正是才走过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还未及深入、因而显得基础薄弱的原因。本专题的几篇文章,虽不是对这场争论的正面参与,但却是由这场争论所引发的对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思考,希望能够引起同仁对华文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