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市场调控中的政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市场是由政府购买由竞争的供应方提供的准公共产品与社会性福利产品的有限竞争的市场.准市场产品分配的平等性与提供的竞争性的特征使其在供应上存在着政府、市场与志愿者的三重失灵.经济政策、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因其各自的政策局限性及相互摩擦要求在准市场调控中进行政策层面的整合以互相支撑与互相弥补.发展准市场的政策选择有不同的模式.重视三大政策施行中的组织、社会、信息技术与决策四大条件约束,有利于纠正政策选择与搭配偏差,提高三大政策的整合水平,推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尹保华 《学术论坛》2001,(4):120-123
转型期作为"整体性社会事实"的中国社会工作是一种"准社会工作",这种准社会工作具有八大特征,即准职业、准机构、准知识、准市场、准教育和准组织.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准家族化"的生发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青 《河北学刊》2004,24(1):116-121
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准家族化"的现象日益显见.文章认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简单否定家庭的经济作用是"企业办社会"的重要成因;始于恢复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的市场化改革,为民有资本和家庭家族力量向国有经济领域渗透提供了契机,进而使国有企业"准家族化"得以萌生.国家垄断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准家族化",值得予以关注和监督.  相似文献   

4.
准公共品供给机制是从供给主体和运行机理的角度抽象出的供给模式,实质是在准公共品供给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包括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及非营利组织供给。由于准公共品的层级性和复杂性,不同的机制和制度安排对于准公共品的供给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单一制度安排无法实现准公共品的充分和有效供给。只有建立复合的准公共品多元协同供给机制,才能实现充分有效供给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定政治经济制度约束下的准政府部门现象是社会转型和政府治理模式演进的现实反映.与主流认识的其他相关概念相比,我国准政府部门与其既存在一致性,又有较大的差异性.其属性大致可以界定为组织性、非营利性、公益(互益)性、依附性、公共权能性和非竞争性等方面.长期地看,我国准政府部门将在既定的制度空间中渐进地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准政治中心时代”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政治中心的控御形态为视角,尝试建立中国"准政治中心时代"的概念.它始于盘庚迁殷,终于齐桓首霸,分成三大阶段,商后期为安阳准中心期,西周为岐山西安洛阳互补准中心期,东周初为洛阳准中心期.三阶段之问当然有不同的变化,但较之后世的"疆域国家",政治中心的控御形态在其主体、对象和方式诸方面仍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小额信贷产品准公共产品的视角,探讨了小额信贷利率的确定机制,分别对一般市场小额信贷的利率确定和作为准公共品的小额信贷利率的确定进行分析,认为小额信贷利率的确定应充分认识其准公共品的属性,结合市场和政府行为,综合确定.按照市场原则,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利率政策.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武确保小额信贷市场的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8.
一类不可忽视的腐败现象——准腐败现象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也平 《理论界》2006,(11):98-100
本文对“准腐败”进行了定义和剖析,从准腐败的视角对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阐释了准腐败的特征、危害、原因,以及打击准腐败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即已产生了萌芽状态的"准小说".和后世成熟的小说相比,"准小说"受史传文学的影响更明显,作家的主体创作意识不强,艺术上比较粗糙."准小说"大致可以分为历史小说、寓言小说和对话体小说三类.  相似文献   

10.
征信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信产品是不是"公共产品"?如果是,究竟属于"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如果不对征信产品的属性进行确认,对它的供给方式就很难下科学的结论.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对征信产品的属性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的几种征信模式,探讨我国征信产品的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