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荟萃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云南省思茅地区的一个重要的革命文物。 1950年12月27日至1951年元旦,在当时的普洱专区所在地——宁洱县城,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来自全区15个县(包括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临沧地区沧源县)的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傈僳、瑶、白、回、基诺、汉等26个民族的爱国上层人士、代表及地方党政军领导300多人,会聚一堂,共商民族团结和巩固建设祖国边疆的大事。为建立民族团结誓词碑,在普洱区宁洱县城红场举行了隆重的剽牛签字仪式。通过了民族团结誓词。48位各民族代表和党政军领导人,分别用傣文、拉祜文、汉文签名,从而  相似文献   

2.
一百多年前,当“誓死不降清妖”的一支回民起义军摆脱了清军的追剿,进入俄国境内后,托克马克成了他们的第一个落脚点。 托克马克,我国唐代称其为碎叶。作为丝绸之路北道进入中亚后的一个重镇,曾与中原有过密切的政治经济来往。 如今,本文作者来到这座当年接纳和善待了回民起义军的城市,开始寻访历史的肪络和飘落在远方的炎黄子孙即东干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3.
藏军军旗是西藏近现代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一面原本仅仅代表西藏藏军的旗帜,在历史叙述中被篡改,直至被阐述为“西藏国旗”.一个原本性质明确、边界清晰的事物,在经过偷梁换柱的一番修改后,竟然以讹传讹,成为一些国外藏学研究者正式使用的概念.追溯藏军军旗起源、喻意及其被重新定义的历史过程,对于澄清事实,还原历史真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理喜州的“再研究”意义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喜州(西镇)注定不会是一个平凡的村镇。这里曾经是大理地区最古老的城市。随着时间的流逝,喜州从一个区域性的文化政治中心演变成了一个看似平凡普通的村庄。由于承载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得益于大理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个今天看起来只相当于“乡”一级的地方,成为了中国人类学研究和大理白族文化研究的重镇,也同时成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和而不同”这一文化智慧的地方。围绕着一个不平凡的地方,必定会产生一些不平凡的作品,这些作品也将会构成一种知识演进的学术史,喜州便具有…  相似文献   

5.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市府豪华大厅里,第40届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博览会(亦称“尤里卡”博览会)在这里举行。盏盏耀眼的闪光灯连同400多双专注的目光对准一个焦点——中国医生安阿玥。皆因他创制的“安氏化痔液”和“安氏肛痛宁”的独特疗效,夺得本届(1991年11月12日)展会大奖:社会事务部长奖奖杯。两天后又获本届个人发明最高奖:军官勋章,以及项目金奖。  相似文献   

6.
在彝族聚居区先后建立的自治地方有,三个自治州: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1952年10月1日)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1958年4月15日) 气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 州(1957年11月18日) n个自治县: 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 (1951年5月12日) 云南宁菠彝族自治县 (1956月9月20日)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 (1956年12月31日)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 (1965年11月27日)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1954年5月18日)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 (1954年11月11日)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1956年11月9日)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979年12月20日)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1979年…  相似文献   

7.
黄素芳 《世界民族》2007,2(3):66-75
孟人(Mons;又名“得楞”,Talaings)是东南亚国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很少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在东南亚的历史中,孟人占有重要的一席。由于史料缺乏和史书的一些记载相互矛盾,孟人的历史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为什么孟人的鼎盛是短暂的?其由盛而衰的原因又是什么?本文试图通过大体勾勒孟人的历史,对孟人的兴衰做一探讨。一、孟人的起源与东南亚早期的孟人国家(一)孟人的起源关于孟人的起源,当前史学界有以下几种观点:缅甸孟人的族称“得楞”是由“得楞伽那”(Talingana)一词转化而来的,孟人有可能发源于印度南部的特仑甘纳(Telingana/Telengana,…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中国西藏文化周”亮相泰国“中国西藏文化周”2003年12月5日在泰国揭幕。本次活动通过西藏歌舞表演、图片唐卡展示、藏学佛事交流,影视剧展播等一系列丰富多采的活动,向泰国人民展现西藏雪域高原的历史变迁、深邃文化及迷人风光,并同时庆贺泰国国王76岁生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4日致信中国代表团:此次“中国西藏文化周”活动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对于进一步增进中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发展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将发挥重要作用。泰国总理他信也致信祝贺这一重要活动取得祝圆满成功。(鼎波)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新学科…  相似文献   

9.
中国伊斯兰教门宦与西北穆斯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北五省(区)约有穆斯林—千一百余万人,是穆斯林比较集中的一个地区。历史上根据西北少数民族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所处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以及文化特征,并以玉门关为界,把甘、宁、青,陕划为一个区域,列入中原地区,俗称“口内”,把新疆划为一个地区,泛称西域,俗称“口外”。前者与汉文化相接近,后者与中亚文化相近似。门宦是苏非学派在甘、宁,青、陕形成的一个特有派别。依禅是苏非学派在新疆穆斯林中的一个专称。门宦与依禅对西北穆斯林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曾引起中外史学家、宗教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注目和研究。近年来的研究有很大进展,成果也很显著。现以“中国伊斯兰教门宦与西北穆斯林”为题,作简要论述,请尊敬的学者们斧正。  相似文献   

10.
乃宁曲德寺是西藏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寺庙,也是近代西藏人民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历史见证。文章通过对乃宁曲德寺的围墙等建筑遗迹、壁画、遗物及寺藏文物的调查,对乃宁曲德寺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和革命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正>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成功地对香灌恢复行使主权,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即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根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第十二条)这样,在中国疆域内,存在有两种地方自治类型:民族区域自治和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自治权即地方政府按照法  相似文献   

12.
从保安族地区刚解放起,党的民族政策便得到贯彻、执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与作用。1949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二军进驻大河家,保安族人民迎来了解放,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正如保安族“花儿”所唱的:“扁石头翻身(者)见太阳,保安人盼来了解放;放开嗓子(者)花儿唱,心宽(者)好比个校场。”当六十二军开进大河家时,保安、东乡、回、汉、撒拉等族人民怀着喜悦的心情,张贴标语,燃放鞭炮,牵羊挂红,热烈欢迎解放军。  相似文献   

13.
刘雅 《中国民族》2023,(10):20-24
苍山如海,乌江如画。长空雁鸣,云海飞越,俯瞰一派青绿的美丽家园。此次贵州之行,首站落地黔北重镇——遵义,每一个中国人都倍感亲切的红色圣地。相聚丰收季节,爱上多彩贵州。9月20日至23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贵州篇”开启。此次活动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贵州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贵州省民宗委、教育厅、团省委6部门联合开展,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委(厅、局)的有关同志走进遵义市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观摩感受、体验交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贵州实践。曾经漫道雄关,今朝团结向“黔”——在“转折之城”遵义,红色精神薪火相传。遵义会议会址前的老槐树,见证了88年前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贵州篇”翻开第一页。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办、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首届东北民族与疆域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7月24日至2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和吉林市举行。与会代表近70人,提交学术论文26篇,论文提要50余篇。专家学者们讨论热烈,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国外学者对中国东北史的歪曲。国外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国东北古民族时,任意歪曲历史,炮制了种种谬论,其流毒既深且广,主要有:“征服王朝论”、“中国无国境论”、“东北历史世界论”、远东(包括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文化独立性”又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2014,(9):74-74
“2014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宁交会)将于9月29日至10月3日在宁夏银川会展中心举办。展会以“合作、发展、开放、共赢”为主题,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采购商搭建一个生产、销售、采购一站式服务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丽江     
《中国民族》2008,(11):67-67
1997年12月4日,从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脱颖而出的丽江,以整体保护的形式成功申报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丽江腹地的“三江并流”随后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2003年8月,“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丽江——这个具有800多年历史的茶马古道小城,成为国内唯一拥有3项世界遗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结打木、杨打木二城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康熙十二年(1673)冬,吴三桂揭叛旗于云南,耿精忠、孙延龄随即响应,是为“三藩之乱”的开端。康熙帝闻讯,急遣使人去西藏,吁请第五辈达赖喇嘛派青海蒙古军由四川松潘一带进入云南,以捣吴三桂的腹心而济燃眉之急。这一请求为达赖喇嘛所婉言拒绝。使人返京报命,在转述达赖喇嘛的话中提到“结达木”、“杨达木”两个“城市”,记录见《清实录》康熙十三年(1674)七月壬申(初十日)条:  相似文献   

18.
丽江古城的文化景观及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古朴、安谧、平和、悠然的丽江古城,位于我国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丽江这个以四方街为代表的“大研镇”,坐落在玉龙山下一块海拔2400米的云贵高原台地上,总面积3.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居民中57.5%为纳西族。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会议,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正式批准丽江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受全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丽江是一座历史…  相似文献   

19.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该白皮书由“前言”、“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与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地位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支持和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的历史性发展”、“结束语”及“附录: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基本情况”等部分组成。这是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我国国务院首次发表的全面介绍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情况的白皮书。这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同日举行的国务…  相似文献   

20.
马文仕先生,字级三,回族,甘肃化平(今宁夏泾源县)人。生于1884年农历六月十六,1961年12月30日病逝,享年77岁。马文仕是清末、民国年间至解放后,呼和浩特市回族中屈指可数的学者和颇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在呼和浩特市回族的历史文化,社会教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正如多年研究呼和浩特市地方历史的专家、内蒙古文史馆刘映元先生在其著述中指出的:“马文仕先生是清末民初到解放,呼市回族中第一个有学问的人。” 马文仕的父亲马俊,是清朝年间的举人,原系陕西大荔县人,后至宁夏泾源,最后迁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在当地兴办私塾,成为“呼市地区开拓回族教育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