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言     
《中国民族》2013,(3):48-49
@中国民族:《中国民族》杂志在这里给各位读者拜年了!本期我们继续与您一同领略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薛燕 《中国民族博览》2023,(24):235-237
在英美文学翻译中,语境文化因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现象,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因此,理解和应对语境文化的差异对于实现准确、流畅和文化共鸣的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四个主要语境文化因素:价值体系的差异、思维习惯的差异和生活习惯的差异。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因素,我们能更好地把握英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并将其有效地传递给目标语言读者。  相似文献   

3.
表叔沈从文     
我想起从文表叔对于故乡的眷恋;他的文字的组合;他安排的时空、节奏的起伏,距离,苦心的天才给读者带来的诗意…… 谁能怀疑他的文字不是爱抚出来的呢? 我常常被《长河》吸引住的是从文表叔文体中酝酿着新的变革。他  相似文献   

4.
正11946年开始,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1966年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可惜全给弄得没有了。沈从文在解放后,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沈从文和他的作品在人间却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5.
本刊今年第一期开辟了《民族传统与现代化》专栏,并刊登了王蒙同志的文章,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最近,我们在中央党校进修部民委班举行了“民族传统与现代化”专题座谈会。现将发言记录整理发表,供读者参考。民族传统与现代化,是当前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本刊将继续组织和发表这方面的文章。欢迎读者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李安宅教授在四十年代的旧作,但至今仍能帮助我们去认识拉卜楞寺及一切密宗寺庙所有塑像和壁画的涵义.及作者对其精辟地见解;了解密宗如何在西藏地区传播及其发展的经过;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佛教思想及其历史等.还有一定参考价值。故我们在小作校正后.全文转刊于此,以与读者共飨之。(文中方括号亦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7.
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七月号)发表的《壮族“歌圩”》一文,引起了读者的注意。现将两篇不同意见的来稿刊载如下。我们认为,对壮族“歌圩”的看法,涉及到如何正确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而不同意见的讨论,则是澄清思想,提高执行民族政策自觉性的重要方法。我们欢迎读者就壮族“歌圩”和其他少数民族类似活动的问题,继续发表意见,进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凉山彝族自治州共辖17个县市,它们各具特色,各领风采。逢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50年庆典,我们特将它们介绍给各族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9.
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七月号)发表的《壮族"歌圩"》一文,引起了读者的注意。现将两篇不同意见的来稿刊载如下。我们认为,对壮族"歌圩"的看法,涉及到如何正确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而不同意见的讨论,则是澄清思想,提高执行民族政策自觉性的重要方法。我们欢迎读者就壮族"歌圩"和其他少数民族类似活动的问题,继续发表意见,进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我们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基层干部希望通过你们反映一个问题——民族地区补助费每年分到基层的时间太晚,总要到六七月份才能得到。这样,一来当年不能见效;二来给下面的工作带来一些困难。由于补助费不能及时下拨,基层领导部门在研究制订生产计划、选择实施建设项目没有财力依据,到底能办什么心中无数。现在我们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已经形成一个制度——把承包扶贫点限期脱贫列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补助费不能及时下拨,究竟能给多少更是个未知数,也就无法计划往哪个项目  相似文献   

11.
马娟 《回族研究》2005,(3):54-58
三年前,著名历史学家杨志玖先生永远地离我们而去。当时我还在南京求学,5月24日特木勒师兄告诉我:杨先生走了。那一刻,我愣在了南大校园的树阴下,久久没有回过神来。那年8月,南京将举办“元史国际研讨会”,我一直期盼在会议上目睹杨先生的风采。没料到,我的这个愿望在初夏的5月永远地破灭了。说来也巧,2003年9月我又负笈北上,来到杨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南开园继续学习。更巧的是,我的合作导师就是杨先生的弟子、著名元史专家李治安教授。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老师常常会给我们讲起杨先生的道德文章、治史方法,使得我在先生离去的日子里仍能感受…  相似文献   

12.
社会进化的辩证法这样就引导我们去考察为什么其他人也反对摩尔根,为什么这些会变成现代社会学中如此有力的一个因素,而且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有着特殊的联系。1884年2月16日,恩格斯给考茨基的信说:“在论述社会的原始状况方面,现在有一本象达尔文学说对于生物学那样具有决定意义的书,这本书当然也是被马克思发现的,这就是摩尔根的《古代社会》(1877年版)。马克思曾经谈到过这本书,但是,当时我正在思考别的事情,而以后他也没有再回头研究;看来,他是很想回头再研究的,因为根据他从该书中所做的十分详细的摘录中可以看出,他自己曾打算把该书介绍给德国读者。……假如我有时间,我倒想利用马克思的札记来把这些材料加加工”。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国而言,文物对于我们来说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它不但代表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通过这些文物还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我们只有重视起博物馆的文物管理,才能让我们的精神一直都在;同时文物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无价之宝,我们也只有加强对文物的管理和保护,才能向世界呈现出我国的博大精深。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留下来的文物也是越来越少了,同时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强文物的保护措施,才能将目前仅存的文物一直传承下去。本文就针对如何在博物馆中对文物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于我国而言,文物对于我们来说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它不但代表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通过这些文物还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我们只有重视起博物馆的文物管理,才能让我们的精神一直都在;同时文物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无价之宝,我们也只有加强对文物的管理和保护,才能向世界呈现出我国的博大精深。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留下来的文物也是越来越少了,同时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强文物的保护措施,才能将目前仅存的文物一直传承下去。本文就针对如何在博物馆中对文物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编辑月志     
编辑月志耕夫挥镰垅上行,笑傲骄阳借东风。7月给我们以明朗,给我们以充实。冒着酷暑,伏笔斗室案头,我们研磨出本期的篇章,权作一枚晚熟的青果献给您──亲爱的读者。民族工作是一个长久的话题。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这就需要我...  相似文献   

16.
古老的《山海经》是一部有图有文的书,尽管原始古图、汉所传图、六朝唐宋各代记载中的山海经图都没有流传下来,但原始《山海经》所开创的图文叙事的传统仍然保存在明清两代的山海经图中。本文把目前所能见到的明清时期创作与流传的16种《山海经》图本介绍给读者,给《山海经》的图文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以期引起海内外读者与研究者对图文《山海经》的兴趣,搜集更多的版本,并把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现实的有关理论浅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现代旅游理论与人类学有关观点相结合的成果来看 ,用旅游人类学的一些理论观点来看待和分析旅游行为与我们的当代社会时 ,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旅游行为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同样的 ,这对于我们能比较全面、客观、科学和理性的认识和处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所必然会带来的种种文化变迁现象 ,各种社会利益冲突等 ;观察和解决随之产生的族群矛盾、地区利益纠纷等 ,都会起到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说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使旅游的发展变化能与我们当前的社会变动有机结合 ,以达到互相促进 ,共同繁荣 ,实现全体社会要素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8.
Б.Л.弗拉基米尔佐夫院士在《蒙古卫拉特英雄史诗》里,根据对于卫拉特史诗的分析,对英雄副手的形象,做出了一个特具兴味的看法:“卫拉特史诗里,和主要英雄在一起的,经常是自己的朋友,二把手勇士,每每在一部长篇史诗里,总有这样一个人物涌现我们面前,二把手性格受到优美生动、突出的刻划或描写,史诗把这类英雄副手极为详细地报导给读者”。(IC.46)  相似文献   

19.
开架借阅是流通阅览工作中向读者提供书刊资料的一种良好的方法。它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深受读者的欢迎。但同时它也会带来一些极大的弊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乱架现象。乱架给读者挑选图书和管理人员进行整架工作都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做好开架借阅工作,必须首先改进管理,只有科学的管理才会有良好的服务。科学的管理是搞好藏书建设的手段,是为读者服务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作保证,服务就是一句空话,管理是为了服务,而有效的服务于读者才是开架借阅的最终目的。作者分析了图书馆开架借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开架借阅工作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乔治·艾略特的著名小说《织工马南》中一个虔诚的信教徒马南因为生活的磨难丧失了对于宗教的信仰,此后通过马南丢失金子和重新找回的"金子"养女爱碧让他重新构建起自己的信仰,同时也教育读者生活需要自己燃起希望才能很好地活着。该文章不仅给读者描述了19世纪英国僻静乡村的生活和心里状况,也描述了当时人物的信仰和心智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