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非正式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磊 《理论界》2007,(12):233-234
非正式员工在当今这个社会发展中的出现成为必然,这一群体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他们很少受到企业的关注,也没有针对他们的有效的激励方式。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对非正式员工激励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国有企业非正式员工的激励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加强对国企员工的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企业资本经营的核心内容。我国国有企业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人力资本,而是人力资本经营不善、员工激励不到位。只有尽快改善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状况,国有企业扭亏转盈才能不只是一句空话。在国有企业现存的种种问题中,如何遵循员工的行为规律与特点,激发人力资本的张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即搞好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的问题是最关键的。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偏差,其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表现为:(一)人力资源计划方面,政府计划与企业自身需求相脱节,企业人事主导权受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3.
在详细阐述企业非正式组织与人际网络概念的基础上,分析非正式组织理论与人际网络理论的结合点。随后利用问卷分析与向量内积方法,寻找企业员工的非正式组织的联系。结合不同的非正式组织划分标准,识别出企业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通过对非正式组织内部员工的分析,找到企业非正式组织中最有影响力的关键员工。最后,对企业非正式组织进行管理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激励在实务中表现出一刀切等几个问题,应予以避免.引导企业创新,必须通过动机诱导进行激励,一是培育需要;二是提供刺激.就激励主体企业形式而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应该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提供激励.就激励客体员工类型看,对销售类、管理类和技术类员工的激励也要视其职务特色而为之.物质之外的激励包括成就、能力与环境三个方面.激励过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相似文献   

5.
正式组织中存在着各种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与互动既影响了组织的正常运转,又影响了员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当员工职责发生一定变化时,非正式组织也会相应产生变化.了解这种变化将对组织的决策有相当的帮助作用,能够帮助正式组织如何维持或调整员工闻人际关系的动态平衡.文章通过某部门内历时三个月的准实验研究,对职责变化后非正式群体的变化进行探讨,通过前后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职责变化是如何影响组织内非正式群体的.  相似文献   

6.
构建以中央企业为主要代表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提升长效机制,最难也最关键的是解决好两大方面问题:一是员工有没有动力,也就是员工如何有效激励约束的问题;二是企业往哪里发展,也就是企业业绩如何评价的问题。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内涵是:以经营者激励约束为龙头,以企业文化激励约束为基础,以产权和竞争激励约束为基石,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富有激励约束作用的规章制度,主要有物质奖酬制度、工作设计制度、参与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对企业全体员工形成强大的激励约束作用。建立财务与非财务指标评价相结合,短期和长期业绩评价相结合,局部和整体业绩评价相结合,有形和无形业绩评价相结合,结果静态和过程动态评价相结合,所有者利益和客户导向评价相结合,企业业绩和员工保障评价相结合,企业业绩和创新评价相结合,企业业绩和社会责任评价相结合,企业业绩评价和战略管理相结合的一套新的"全面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陈秀峰  李莉 《理论界》2008,(12):200-201
激励机制对作为第三部门发展的大学教育基金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激励主体是具有单位体制与科层组织模式的高校,两者的协同互构使大学教育基金会在激励机制方面形成了激励在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截然相分、正式激励与非正式激励的综合运用以及经济激励基础上对于价值激励的强调。与此同时,体制的不健全也造成了正式激励的不公平、非正式激励措施的不确定与价值激励措施的比较脆弱等问题,需要我们从外围的制度环境进行改革,在组织体制上将大学教育基金会从大学的单位制、科层制中脱离出来。  相似文献   

8.
以2003—2014年沪深A股地方国有企业为样本,考察国有企业高管税负晋升激励效应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机构持股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的税负承担与高管晋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存在地方国有企业高管税负晋升激励效应;地方国有企业高管通过承担较多税负来获得政治晋升有损于企业价值,即地方国有企业高管税负晋升激励效应损害了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内部治理机制会弱化地方国有企业高管晋升激励与企业价值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薪酬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阻力因素.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但是,由于国企有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加之落后的观念和机制,庞大的机构及严重的冗员,以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渐渐失去的各种保护屏障,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表现出经营困难的局面,其员工的薪酬很难与外企、私企、合资企业等相抗衡.员工从事类似的工作,付出一样的努力,他有权力选择薪酬更高的企业,这是国企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建立新的激励人才的薪酬制度,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关键性管理、技术岗位和高素质短缺人才的薪酬待遇,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0.
伴随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越轨创新成为员工创新行为的新模式.以往学者探讨了领导权变激励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但并未区分效应的即时性和延时性,忽略了领导权变激励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及其即时效应和延时效应.以综合激励模型为基础,通过工作旺盛感和自我提升价值观揭示领导权变激励对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借助经验取样法验证效应的即时性与延时性.基于对445单元动态数据的研究发现:领导权变激励对员工每日的工作旺盛感和越轨创新行为具有即时效应;自我提升价值观正向调节每日工作旺盛感与每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每日工作旺盛感在领导权变激励与每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基于对356单元滞后匹配数据的研究发现:领导权变激励对员工次日的工作旺盛感和越轨创新行为具有延时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领导权变激励对员工工作旺盛感和越轨创新行为的动态作用机制,丰富了激励理论研究,可为企业激活、管理员工工作旺盛感和越轨创新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制度建设,是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个有效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制度,将会大大促进企业治理机制的完善和企业效益的提升。本文从对安徽省属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制度建设现状分析从手,评价现有制度的优劣,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与完善国有企业激励约束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仅要考虑到一般现代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的共性,而且要考虑到国有企业独有的特性,如国有企业的选拔任用机制、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不但要激励与约束代理人,还要激励、约束委托人;不但要考虑物质方面的激励,还要考虑精神方面的激励,最终实现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企业竞相采用的管理模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面对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应当认真分析国有企业管理的现状,建立新型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激励员工的"自我超越"意识,培养企业的"共同愿景",建立"团队学习"机制,搞好"系统思考"修炼,持续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内部人控制”具有正负效应双重性的观点,论证了激励、监督尤其是两者的机制耦合对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振兴国企的重要性,探讨了国有企业激励与监督机制耦合的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员工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应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物质激励集中体现在薪酬上 ,精神激励则表现在主人翁责任感上。自助式的薪酬方案作为薪酬激励的新方法 ,以其多样化、控制化和动态化的特点赢得了许多企业管理者的青睐 ,而对员工主人翁责任感意识的激发则是精神激励的长期、有效的方案。激励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只有建立起能够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并且开放的激励机制 ,才能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在培养和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对称的激励机制是关键。改变或偏重激励或偏重约束的现有激励措施,才能使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和责任对称,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作用,并对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保持强大的吸引力,进而保持和壮大国有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构建科学高效的企业激励模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模式由单一精神激励模式向过度经济激励模式演变,这两种企业激励模式都存在理论缺陷及管理实践中的失灵。构建经济与精神协调统一的激励模式是我国国有企业激励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浅谈博弈论与激励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组织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的效率与效益。然而,各种激励制度能否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如何才能以最适当的激励制度取得最大的产出、怎样才能避免因为激励不当而造成的消极后果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效益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博弈关系,以及企业激励制度对员工工作态度和企业整体效益影响的分析,认为一个持续的,清晰的,给予员工机会,善待员工,回报及时、准确、到位的,合作性的,且辅助以完善的监督和个绩效评估机制的激励制度是一个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深化的主要现实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的职能与角色错位,公司治理结构仅具形似,市场治理体系的不完善以及企业非正式制度的惯性是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深化的主要现实障碍。正确定位国有企业治理中的政府角色与功能、切实加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与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以及重视并加强公司治理文化的适应性建设是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进一步深化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论国有企业的有效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私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比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所有制的性质不同,而在于国有企业运行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实现完全市场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国有民营化。在国有民营化这个平台上,国有企业的有效激励机制包括报酬分配激励、条件分配激励、等级与流动激励。双向互动的激励模型是国有企业未来的有效激励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