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综合性教学板块,要真正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方法、技巧,还应从作文的评改方面下功夫:要认识传统作文评改的弊端;把作文评改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教师当好舵手,给予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指导;搞好评改交流,落实学生在作文评改中所获得的方法和技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文评改,一直是语文老师烦恼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作文评改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合作评改作文,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写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作文一般指的是学生学习写文章。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文指导的继续和深入探究。教师如何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的培养学生逐步学会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是不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写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学生的作文不是老师改好的。"我十分赞同这样的观点。这并不是说教师的评改并不重要,而是说作文评改的方式需要改革。以往的教师,往往是全批全改,甚至改得学生的作文面目全非。作文本发下去过后,爱学习的学生可能会看上一遍,不爱学习的学生根本连看都不看就装进了书包。  相似文献   

5.
王泽华 《科学咨询》2009,(14):52-52
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在中考作文比分日益加重的今天,学生的作文能力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最终成绩.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到,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帮助他们写好文章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学生作文不一定要全批全改,也没必要精批细改,那样的改对学生是一种包办代替.有时候,老师煞费苦心字斟句酌修改,一篇作文改下来,红字多,黑字少,读起来似乎是一篇像样的作文了,而学生的作文却面目全非,老师由改作文变成了做作文.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在中考作文比分日益加重的今天,学生的作文能力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最终成绩。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丈评改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的作文写评语,则是这一环节中的点睛之笔。在作文评语中,教师若定实施情感渗透,则会使学生变得自尊、自信、自强,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培养高尚情操,提升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只有经过精心批改的作文,才算是真正的好作文。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即“学生写,老师批”,学生作文一写了事。批改则以教师观点的好恶,教师对作文主题、作文要求的理解,作为评判学生作文优劣的标准,这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与偏向性。与教师的思维或观点相符的就是优秀作文,反之,则可能成为差等作文,这种批改方式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一语定乾坤,学生封闭了自己的思想,极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对其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认为学生作文要从教师批改过渡到指导学生批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只有经过精心批改的作文,才算是真正的好作文。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即“学生写,老师批”,学生作文一写了事。批改则以教师观点的好恶,教师对作文主题、作文要求的理解,作为评判学生作文优劣的标准,这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与偏向性。与教师的思维或观点相符的就是优秀作文,反之、则可能成为差等作文,这种批改方式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一语定乾坤,学生封闭了自己的思想,极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对其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认为学生作文要从教师批改过渡到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多年来,公文评改文章不时见于秘书写作类期刊,有的杂志甚至期期开设"文章评改"栏目,为促进公文的规范化和公文写作学的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注意到,以往对评改后的公文进行再评改的文章在相关期刊很少见,近日拜读《秘书之友》2014年第7期刊载的詹燕同志《对〈从语言到功能——评改一篇批评性通报〉一文中修改后通报的评析》(以下简称"詹文"),甚感欣喜。《从语言到功能——评改一篇批评性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正在影响着习作教学模式,它可以将习作评改方式由纸上转移到多媒体中,极大提高习作评改效率,本文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为例来分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习作评改,进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革新传统的习作评改模式,提高习作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文指导的继续和深入探究.教师如何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的培养学生逐步学会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是不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写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多年来对诸多典型的公文实例进行评改,并结合公文评改实训教学的实践,详尽论述了公文评改理念、评改对象、评改主旨、评改依据、评改方法、评改范围,以及评改公文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使广大文秘工作者掌握公文评改的本领。  相似文献   

15.
正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提高公文质量还是提升公文工作者水平,都要重视并研究公文评改工作。这对做好公文工作至关重要。一、怎样认识公文评改要重视公文评改,前提是要准确全面地认识什么是公文评改工作,因为不少公文工作者不重视或不够重视公文评改工作,就出于对这项工作缺乏准确全面的认识。认识公文评改,首先要把握公文评改的含义。公文评改包括狭义的公文评改和广义的公文评改。不少公文工作者仅局限于从狭义上去认识公文评改工作,认为只有外人对已成文的公文进行评改才是公文评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评改后的公文进行再评改,是公文学界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实践活动和学术现象。为探讨公文再评改的性质、特点、一般规律和写作技巧,将为什么再评改、再评改什么和如何再评改等实践问题上升到理论,更好地指导公文评改实践,促进公文评改学的科学构建,本文特结合笔者自身体会对公文再评改原理进行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7.
拜读《秘书之友》2014年第7期刊登的李小冰同志撰写的《究竟怎么放假?——评改一篇晦涩难懂的通知》一文后,笔者感到该文纠正了原文诸多毛病,应当肯定,值得称道;同时感到,它对原文的评改尚不到位,文中的修改稿(以下简作“改稿”)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使评改趋于完善,促进公文评改事业发展,笔者特撰此文再作评改,并就评改后联想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学界同人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一、小学习作评改的现状 新课程实施以来,习作教学,特别是在习作评改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老师翻开一篇习作,边看边改,从错别字、标点符号到语句、段落乃至篇章,都要逐一纠正,甚至帮助润色,补充内容,然后煞费苦心写上眉批和总批.评改习作耗费了教师大量脑力与体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同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使学生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如何使小学作文教学适应新时代要求,落实素质教育,有效地提高小学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一、小学习作评改的现状新课程实施以来,习作教学,特别是在习作评改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老师翻开一篇习作,边看边改,从错别字、标点符号到语句、段落乃至篇章,都要逐一纠正,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