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三)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建立我国新的经济体制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实际上是把计划经济当作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自然经济,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拒绝利用市场机制。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国家通过各级机构直接经营企业,用管理实物经济的办法,依靠行政层次、行政区划、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然后按行政隶属关系自上而下地层层分解,向企业下达产供销的指令性计划。实践证明,这种高度集权的僵化的计划体制,既脱离了市场的实际需要,不能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又剥夺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否认企业和职工的物质利益,压抑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导致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很差。因此,“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的南京商业,按照目前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范围划分为三大类:一是批发、零售、佣金你理等商品流通业;二是餐饮、旅店、理发、照相、洗染、修理等服务业;三是由商业部门流通行政自身管理的肉类屠宰、食品加工、调味品生产、商业机械等加工制造业.在我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政策中,上述三个行业是有所区别的.按照国家发布的外商投资商业试点办法和产业政策,第二、三类项目基本上属于“鼓励类”和“允许类”范围,而第三类属于“试点”、“扩大开放试点”范围.本文将就南京商业第一类行业利用外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目前,党政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许多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脱离群众,障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提出要“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由此可见,十四大已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关系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提上了日程。一、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政务院是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代表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建国初期,政务院成立,下设部门35个。1954年,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改政务院为国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实行合同制度,是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仅就商业经济合同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商业经济合同是为了保证某项或某方面供销业务成交的企业单位,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签订的维护信用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这种契约明文规定成交的项目、双方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等内容。它是维持国家同商业、商业同工业、农业以及商业同商业之间经济关系的一种有效形式。商业经济合同的种类大体有:一是商业本系统内部的商品供应合同。这种合同是商业批发部门,为了衔接好国家的商品流转计划,供货单位和要货单位之间签订的关于商品  相似文献   

5.
一、政企职责分开,政府管工业全局,企业自主经营 长期以来,国家通过各级政府的管理机构直接经营企业,使企业变成了政府管理部门的生产服务机构。凡是企业要做的事情,政府机构都要管;凡是社会管的事情,企业都得做,企业被各种行政管理绳索束得紧紧的。这种政企职责不分的管理体制给经济生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报告中的经济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赋予地方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目前 ,我国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六大报告对此有重大突破 :“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 ,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 ,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现行体制至少有以下两点区别 : (1)不再是由国务院统一行使所有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地方政府将享有其所管辖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2 )中央政府和地方将成立一个统一的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管理国有…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作为宪法以下三大法律部门之一的行政法的研究,在法学界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行政法的主要任务在于:保证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有效地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加快国家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正确认识行政法的意义,全面而科学地把握其特征,对于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提高国家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素质,尽快完备与行政法相关的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的行政法律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商品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改革组根据十二大的精神围绕着如阿“建立起符合我国情况的经济管理体制,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涉及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和基本方向,价格体制和价格管理办法的改革,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的改革,商品和物资流通体制的改革问题。讨论比较集中的,一是如何根据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二是如何结合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机构设置的调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解体的产物。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产品根本不进入或者只有极小部分进行流通过程,“经济条件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还是在本经济单位中产生的,并直接从本经济单位的总产品中得到补偿和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96页)。这种单位,有的小些(一个农户),有的大些(一个庄园)。在我国,几千年都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到近代,才开始解体。解放以前,我国农村商品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率达30%以上,除少数地区以外,已经处于半自然经济状态,而不是纯粹的自然经济了。至于城市,一开始就是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传统产品经济模式下,“商业”的概念是狭义的,指“专门从本商品购销的行业”。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凡是以盈利为目的事业,都视为商业柱产业.许多国家的石油公司都把石油勘探、采油等同样看作是商业性经营活动,地质和工程认为是商业项目。随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陆上石油工业的改革目标已经基本确立,油气勘探成果的商品化、成果交易的市场化、勘探单位(勘探投资单位、勘探作业单位)的企业化等,已不再是对其必要性进行理论探讨的问题,而是要盯决如何实现的问题了。笔者认为,实现油气勘探的商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的行政法律管理是个大问题行政管理和法律管理从字面上看似乎是互不相干的两个概念。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所说:“社会主义国家机构必须通过计划的和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管理。”而在现实生活中国家行政机关运用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很多场合是互为条件,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一、商业批发企业的现状与困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的新局面:(1)调整所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商品流通新格局,国营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下降。①打破产业、部门界限,实行多渠道流通,形成了“百业经商”的商品流通格局,商业主管系统的经营比重较大幅度地下降,(3)企业改革使得国有工商企业开始向相对独立化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转化,工厂产销自成体系不断加大,商业批发专业化发展较快。(4)改革商品购销形式,大幅度减少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逐步放开了大多数农产品、消…  相似文献   

13.
价格管理体制是关于价格的各种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总体,它是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管理体制包括价格管理机构、价格管理权限、价格管理形式和价格管理方式等各个方面,它们互相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价格管理机构是指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所设置的物价管理机构和物价管理人员;价格管理权限是指各级价格管理机构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所划分的职权范围;价格管管理形式是指对各种商品采用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格、市场调节价格等不同的价格形式;价格管理方式是指对不同商品的价格实行直接管理或间接管理的不同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以“生产为中心”的生产型管理体制逐步转向“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型管理轨道上来,突出“经营”这种工作重心的转移,是我国企业管理中一项带根本性的变革。高科技计算机产业在这场变革中,“经营”成为企业工作的中心地位同样地得到确立,关心市场、注重用户成为经营中至关重要的问题。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在这场重大变革中,一改过去国家统包统销、独家生产、专项分配的制度,产业内部产品(市场)竞争、技术(服  相似文献   

15.
小农经济与传统农耕社会的有机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政治理论和经济视角来看,传统农耕社会的管理是有序的。小农家庭经济是农耕时代政府财政最大化的选择,小农经济有效地抵制社会运行中的经济和社会风险;历史上“人多地少”并不是农业的问题;农耕社会丰富的国家调节手段,采用了行政、财政、社会结构、文化等的手段来维持社会的平衡,这些都表明建立在小农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农耕传统不能简单地与“落后”、“愚昧”联系在一起,它的社会运行是相当有机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商业管理体制也是如此。扩大商业企业的自主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然经济是贯穿西欧封建社会始终的一个重要特征.自罗马帝国晚期起,奴隶制商品经济已开始向自然经济过渡.蛮族入侵、尤其是阿拉伯人对西部地中海地区的征服,使自然经济逐渐在西欧确立了主导地位,庄园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其经济的特性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力低下、生产是按原基础重复进行的简单再生产、手工业和农业紧密结合、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等.到21世纪时,商品经济虽然得到复兴,但自然经济仍居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集团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也是改革传统经济体制,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要想有效地促进企业集团发展,避免以往“穿新鞋,走老路”,使之真正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致力于理顺国家与企业集团的关系。“国家——企业”关系与“国家——企业集团”关系不是一个完全等同的概念。企业集团成立以后,国家与企业关系不仅发生量的变化,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它涉及到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到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观念、管理组织的转变。因此,认真分析这些变化,揭示其中的某些内在规律,对正确制定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要重新认识和确立企业法人制度,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这样几个重要问题: 一、重新认识企业的性质和作用,以责任形式来划分企业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或劳务)生产或经营的经济组织。为此,企业的特征应该是:(1)营利是企业的首要特征,非营利的单位应排除企业概念之外;(2)企业是专门从事商品(或劳务)生产经营治动的,并无义务主动承担除此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3)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意味着具有独立开展业务活动的主体资格,无需依附于任何其他单位和组织。由此我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前的旧体制下,整个国民经济好似一个“大工厂”,企业犹如一架大机器在一个统一的行政指令机制下运行,既无生产经营自主权,也没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承担经济责任。它是作为一个依附于国家行政机构的一个单纯生产单位,因而不是一个经济利益主体,不构成正常的经济机制。它没有自我运行机制,缺乏自我运行的目标,只能按照国家机关的行政指令运行。它的运行中心或目标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就是说,企业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为此,改革旧的企业体制,使企业从单纯的生产单位和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转变为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