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世南君的《究竟应该怎样评价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章培恒同志商榷》(载本刊88年1期)是对拙作《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评价》(载本刊87年1期)的严厉批判。其中说:“这是章文对六朝唯美文学的高度赞扬,也是结合当代新观念——自我表现——所作的结论。研究古代文学史是为了今天和明天。难怪这几年来诗歌、小说的创作总是强调  相似文献   

2.
胡国瑞教授提出的问题值得重视。魏晋南北朝文学前承两汉、后启隋唐,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在十分关键的地位。可是,我们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却很不够,甚至尚有许多空白地带。为推动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希望国内外学者就如何深入开展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有关问题,畅所欲言,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3.
与中国古代的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研究相比,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显得较为冷落。除陶渊明、谢灵运外,其他作家的研究往往显得零打碎敲,难成系统。即使有“一代辞宗”之誉的沈约,人们对他的研究与评价也往往与“永明体”、“声律论”联系在一起,只论一点,不及其余,这样就很难将一个作家的研究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研究推向深入。林家骊先生根据其博士论文扩充而成的37万言《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却是近年来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魏晋南北朝作家的专著。王运熙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就高度评价了该书的学…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的城市较前代有了迅猛的发展,而城市发展带来了文学版图的城市化格局.以宋齐梁陈为例,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理论都有不俗的表现,并与城市密切相关.魏晋南北朝文学具有鲜明的城市化特征,城市是文学创作的渊薮,城市除了深刻影响文学的生产,也深刻影响着文学的消费或传播.这一切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的趋同性和绮丽繁华的城市品格.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的历史时期.该时期的两晋南北朝时,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统治阶层——士族.士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特权地位,严格士庶之分,在婚姻上最讲门第,所以前人在论及魏晋南北朝的婚姻时,几乎有一个相同的看法,即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重视门阀的社会,婚姻最重视门第.日本人山川丽认为“魏晋南北朝时代在婚姻方面又最重视门阀等级.”瞿宣颖也强调“魏晋之际社会重视门第,故论婚姻必求高门,否则不为人所齿数也.”今人孙晓也认为“魏晋南北朝时,婚娶重门第是婚姻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李晖在《古代婚恋杂谈》一书中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所发展,但并未进行理论概括,此外还有许多同类观点,不再—一罗列.如果说两晋南北朝社会上重视门阀等级内婚,我则完全同意.但上述看法似乎又告诉我们,三国时期在婚姻上也极重视门阀等级内婚,对于这一点,我则不敢苟同.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研究,我认为,三国时期的婚姻并非极重视门第,门阀等级内婚仅仅处于萌芽阶段.魏晋南北朝婚姻极重视门第的提  相似文献   

6.
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中存在着诸多的以相同或相近事件为原型的“同题故事”.并且这些故事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呈现出迥异的面貌。文章从故事情节、文学趣味、细节描写三方面对魏晋南北朝小说集中先后出现的这类故事进行比较研究,从微观角度进一步分析出其中存在的细微差别,透视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在艺术效果提升方面的逐步发展和可喜进步,进而探究造成这一文学现象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7.
曹植是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活动中,也展开了积极的文学批评,提出了相关的论文主张,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和理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因为曹植曾经说过“辞赋小道”而认为曹植对文学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但这种观点与曹植在创作上的成绩相矛盾。事实上,曹植重视文学,尤其对民问文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清”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哲学和美学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哲学之“清”转化为审美之“清”的关键时期,玄学本体论和玄学影响下的士人“清谈”对审美趣味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玄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观点也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清”审美趣味的细微差异,形成了前后两个阶段文论同中有异的格局,前期以“清省”为主,而后期以“清丽”为主。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曾经提出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观点 ,但并未对此加以论证。本文则从“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文学流派的涌现”和“文学理论的创新”三个方面论证了文学的独立和自觉自魏晋始 ,魏晋南北朝是完全意义上的文学的独立和自觉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玄学作为魏晋南北朝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思潮,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诸多方面,使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态势。通过玄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家的审美取向、创作思想和创作倾向等方面影响的研究,揭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思潮与文学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继1990、1993年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举办的第一、二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和1993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举办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研讨会之后,关于陶渊明的争鸣,再次成为1995年11月南京大学中文系举办的大陆首届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热点。这次研讨会于14-17日在南京大学知行楼报告厅举行,与会代表45人,内有美国、加拿大、瑞典、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地区学者26人,大陆学者19人(含南大教授7人)。收到论文40多篇,其中专论陶渊明者5篇,兼论陶渊明者3篇,又一次生动显示陶学热潮的方兴未艾和不断超越。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2.
文学在魏晋南北朝提高到了“德行”与“事功”之“弟”的地位。首先,是从经学的附庸走向自身独立;其次,是其传有限之生命于无穷的价值为人们所认识。不过,魏晋南北朝虽是文学自觉的时代,然自觉了的文学事实上还是难以与德行和事功取得完全同等地位的,而当文学彻底地回归自我时,却往往因其过分“贫血”而难以自立。文学的极致尽管如此,然其自有独特的价值在,而此绝非德行、事功及经、史、子之功能所能代替。  相似文献   

13.
由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所主办的第二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于4月17—18日在台南市举行。来自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提交论文26篇。与会者围绕“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这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论文和发言不乏论理精微、见解深刻之谈,其内容大体可分两大类。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从整体上深刻揭示了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文学思想复归的实质,同时在局部上也注意到了个别阶段文学思想发展的特殊性,如南朝时期三种不同文学观念并存的多元化情形.缺憾之处则在于,对文学观念的理解过于狭隘,忽略了文学自身应有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在处理文学与政教的关系上过分强调了政教对文学的功利化;其次,相对南朝文学来说,对北朝文学思想没有给予同等的观照.  相似文献   

15.
持续三百六十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转折的时期。其阶级斗争、民族矛盾十分激烈、尖锐,而统治阶级内部又不断地争权夺势,自相残杀,致使封建王朝如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替。这种始于东汉末年的社会动乱局面(唯西晋时期曾有短暂的统一),直到隋文帝灭陈才告终结。可是,在先秦,两汉文学的深厚基础之上,魏晋南北朝文学取得了全面的发展,不仅涌现出一批影响深远的重要作家、作品,而且也产生了象刘勰、钟嵘那样卓越的理论家、批评家;不仅诗歌创作日趋成熟,而且有赋、骈文、小说等多种体裁的长足进步。无怪乎文学史家将魏晋南北朝概括为文学自觉的时代了。探究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轨迹,不能不注意如下三方面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悲”、“乐”互斥互补观点出发,探讨了有着明显悲剧气氛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中的“乐”特征及形成过程。文章认为,惶惑与苦难灵魂的艰辛跋涉,导致了这一时期的文学在悲凉苍穹的罅隙中,也露出“乐”的曙光─—去苦求乐,而这表现在“纵欲为欢”的外向性乐与回归田园山水的内向性乐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相对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混乱的时代,政朝更迭,硝烟四起.但是,少数民族入侵促使了民族间融合,促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就近十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研究进行综合整理,内容涉及佛教文学研究、佛教音乐研究、佛教美术研究,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中的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已成为了人们主要的审美对象之一。在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中,除借山水以娱目遣情、适性自得之外,欣赏山水之奇亦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追求。"奇"作为魏晋南北朝新兴的一种山水审美趣味,在山水文学中影响甚广,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章,明确地流露出了对山水之奇的钟爱。魏晋南北朝山水文中的"奇",可以分为雄奇与幽奇两类,其中雄奇在山水文中又具体表现为形奇与势奇两种类型,幽奇在山水文中则具体表现为空灵、澄澈、迥异三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领域展开了一场关于“言”与“意”关系的讨论,是为“言意之辨“。随着辩论的深入发展,并伴随着当时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这场本自玄学领域的讨论逐渐渗入到文学批评领域,对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借助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的观点,以刘勰的《文心雕龙》为例,分析其得益于“言意之辨”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竟陵八友”文学集团的形成及其特点聂大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文学集团的不断涌现。活跃于南朝齐梁之际的“竟陵八友”文学集团,作为齐代文学的中心,对促进齐代乃至梁代文学的繁荣,推动南朝及北朝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对它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