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星期六,上完最后一堂课,亚什吉回家了。学校里住得久了,想念帐篷里的阿爸阿妈。大伙房里的馒头、面条吃久了,想喝一碗香甜的酥油奶茶。另外,听说草原上近来出现许多新奇事物,也好顺路见识一番;就为满足这几个愿望,亚什吉决定回家,度一个愉快的假日。亚什吉念书的秀龙小学,距离阿爸阿妈放牧牛羊的南湾圈滩,整整有十五华里远近。但对我们的“爬山小老虎”说来,这不过是短短一截儿路。所以,尽管太阳已经西斜,他可全不着忙。  相似文献   

2.
奴隶的仇恨     
我们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地区,解放前还是奴隶制度.那时,奴隶主不仅霸占着大量的土地、牛羊,而且还霸占着娃子——人.娃子,就象其他的牲畜一样,在娘肚子里就已经是奴隶主的财产.他们对娃子,可以任意奴役、打杀或者买卖…….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奴隶,在我们家里人的身上,不知打折过多少根奴隶主的皮鞭,磨断过多少条锁链,穿透过多少双木鞋!我们奴隶流的血和汗,比金沙江的水还要多!我阿达、阿妈都是五道青乡奴隶主达  相似文献   

3.
雷州石狗     
罗朗 《民族论坛》2006,(1):27-28
不久前偕朋友参观了广东湛江雷州石狗陈列馆。在路上我就思考一个问题,雷州人民把石狗奉为神灵顶礼膜拜,是因为怎样一种情愫呢?(一)小时候常到姨妈家走亲戚,姨妈的村子就叫石狗村(遂溪县草潭镇内),村前巷口供奉着数只石狗,形貌狰狞而有煞气,令我暗生畏惧。曾经跟随姨妈去拜祀过,烧香叩头,不敢怠慢。有一次,我看见一个顽童骑坐到它的背上,立即有大人大声训斥,还惶恐地恳请石狗公别记孩童之过。然而,另一方面,我也发现那里的大人对身边的家犬却不大友善,恣意厉骂,甚至脚踢,令年少的我心中很困惑。我一直无法把神灵和家犬的关系理清。国人不爱…  相似文献   

4.
一行记者去严重干旱缺水的宁夏西海固一带采访,他们在一个名为“喊叫水”的贫困小山村,受到了最高礼遇——接受平素只能食用窖水的村民们捧着没有外壳的暖瓶胆敬水。陪同人员说:“这是当地人的待客之道,要知道这地方水比油贵呀!”他顿了顿又说:“他们一般用来敬客的水,都是专门用毛驴和手扶拖拉机从几十里地以外运来的,通常自己是舍不得饮用的,你们记者同志一定要喝啊!”访后告别,泥土般朴实的村民们仍不停地抱歉道:“唉呀,大老远来的,没喝好水,没喝好水,我们的暖瓶瓶还没空哩,叫我们脸面没处放呢!”结果,每位记者最终都又多喝了一大粗瓷碗白开水,但这次他们是和着眼泪喝下去的,而且那留在心底的泪痕他  相似文献   

5.
“阿爸留给的破麻布哟,遮不住高黎贡山的严寒;阿妈丢下的破茅屋哟,挡不住豺狼的侵犯;只有恩人共产党哟,才是我们的大救星;只有社会主义阳关道哟,才是独龙族人民的命根子!”——独龙族民歌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的喜讯,传到了远离北京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冶县,居住在这里的独龙、怒、藏、傈僳、纳西、白、汉等各族人民喜笑颜开,奔走相告,许多人把十二大的召开比作是给雪山带来春天的信息,兴奋地流下了热泪。人们深情  相似文献   

6.
我的理想     
说起我的理想,那便是爷爷的眼睛,阿爸的目光,阿妈的笑容,我的记忆促成的。生长在海南岛的我,从呱呱坠地起,身上便已注上了大人们真诚的爱心与殷切的期盼。从小,我便沐浴着海岛温馨的阳光,享受着徐徐吹来的椰林的风,倾听着椰林间的山歌鸟语。  相似文献   

7.
阿爸     
金秋时节,村里人送来一箱红桔.来人见我掏钱,笑道:“父子情,算得清?”哦,是阿爸送来的. 吃着甜甜的桔子,我想起了种桔子的事. 十年前,家乡山荒田瘦,种田人日工分3角8,一年到头光脚丫.贫穷象块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回家乡当公社书记,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发动农民利用山坡地种桔,劳动致富.话说了一大筐,鞋跑坏了好几双,就是没人搭理.我急得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一下子掉了十来斤肉.阿爸知道后没说一句安慰的话,悄悄地带着阿妈到金碧山下,劈草炼山,整畦挖穴去了. 那天,北风劲吹,鹅毛大雪不停地下.我给阿爸送棉衣去,老远就看到山脚一团火焰在  相似文献   

8.
浅草     
年幼的树叶儿又 染绿了风年幼的树叶儿又染绿了风探望它远方的儿子草原才派来这一片诗情不要说镶银边的木碗太浅阿妈用它斟的奶茶迄今仍滋润我的心声于是炉火冶炼的我的歌燃烧如野火的色调喷涌似泉水之叮咚我记住了,阿妈我记住了,阿妈洁白的乳汁一碗祝福的话眼睛把它摄进心里愈久愈新鲜仿佛刚从你指尖滴下渐渐,它生根发芽开在我胸前一朵碗大的花!健康的我突然生了病健康的我突然生了病从贮藏食品的车里阿妈摸出一块奶饼这许多年我走南闯北或冷或暖或阴或晴照耀我的是阿妈的眼睛尝过各式各样的糕点都不如那块奶饼可口,我多想回去再咀嚼那恩情…  相似文献   

9.
老满家终于盖了栋吊脚楼.塔尼寨子土家人围着篝火跳了一宿摆手舞.乡亲们累了,老满醉了.他躺在坝坎下小溪边,望着自家新居想心思——那年,与阿妈从湘西讨饭过来时,他不满周岁.塔尼寨子土司让他们母子住在寨子西头一处岩洞,条件是:让阿妈每月织一个家机布,抵租金.老满在潮湿的岩洞里,就着幽幽的火亮儿,看阿妈佝着背,没日没夜地织着,听阿妈叨叨着:"满伢,快长大吧,长大你也起栋屋,阿妈就不受这罪了……"老满看着.老满听着.每逢满月,阿妈就把织机移到洞口外白果树下,织  相似文献   

10.
重进苗山     
每逢走进苗山,我总是喜欢在老房东二婶家落脚。今天,我又来到苗山,自然,我是向着二婶家走去。一年多的日子不见,二婶越发福了。看她那满面红光,就知道她日子过得有甜头。二婶见我,突然一怔,然后十分兴奋地说:“云仔呀!是你回来啦!一年多来可望你得很哩!”说着连忙放下手里的簸箕,帮我取下背上的被包,招呼我休息、喝茶,还连忙从厨房里端出来一碗冒着热气的红茹粥塞到我手里,对我说:“走这样远的山路,一定饿坏了,快吃一碗填填肚。”我一边喝着粥,一边回答她问我的问题,真像慈母关怀远归的儿子一样。忽然她停了停又笑着对我说:“云仔呀!这回可折磨你啦。令夜恐怕又要在这里搭个临时铺罗!”说着她用手指了指我第一次睡地铺的地方。我调皮地回答说:“那里都行,只要是在二婶家,挂钩也得。”但我转念一想:“我的老  相似文献   

11.
去台湾文化大学交流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遇到一位阿美族小朋友,我问他:“知道你先祖的故事吗?”小朋友天真地说,阿爸告诉他,阿爸的阿爸,阿爸的阿公,还有阿公的阿公……都住在一个有山有水,山河壮阔,风光明媚的地方,那就是台湾的东部。小朋友还夸耀说,他们祖先的本领特别大,无论是上山打猎,下海捕鱼,还是采食野菜,野外求生,通通难不倒他们。恰好,在我们的行程里,文化大学安排我们环台湾岛绕行一圈,我有机会能一睹阿美风情了,快哉!阿美人自称“班榨”,它的意思是“人”或“同族人”。清代以来,在文献中他们就被称为“阿眉”、“阿美”。…  相似文献   

12.
三月思乡情     
我记得,三月的—故乡的黄昏,‘海蓝江、伽娜琴,系住我跳跳的激情。“阿爸吉”笑呵,双肩耸动,“阿妈妮”跳呵,追着悠扬的鼓声;腾空的秋千把歌声荡起,彩裙兜住飞舞的春风。我记得,三月里—家乡的歌声,田野里、清泉边,那沸腾的情景。呵,我勤劳的民族,和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呵,我繁忙的故乡,是祖国春天的缩影。我猜想有一天回到故乡,沿着村旁那熟悉的田埂,那时候,一夜的笑语,一夜的春风,还我三月思乡的春梦……三月思乡情@朝鲜族 @金珠玉~~  相似文献   

13.
(合)阿苏巴底——你这个单身汉呀!快向大家说一说:说说你的苦和甜,说说你的现在和从前。(甲)解放前我是个单身汉,住在高山石岩里边;肚子里没吃一颗粮和米,哪怕坝子里的粮食堆成  相似文献   

14.
金秋时节到延吉,见到州委书记李德洙时,我心里想:嘿呀,真年轻!谈话吋,感到他语言质朴,举止庄重、稳健,同时又感到他朝气蓬勃、充满青春的活力。“这么年轻,就当了州委书记!”这是我的第一句话。“是呀,小牛拉大车,还得使劲儿呀!”这是四十一岁的朝鲜族州委书记的第一句话。“小牛拉大车”,这话很有份量:他谦虚地估量自己,深知肩上的担子重,也表示了要为人民拼出牛劲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我叫赵惠珍.22年前,我还是上海城里一个17岁的天真娇嫩的小姑娘;现在,我却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鄂伦春村妇.22年来,我把自己的汗水洒进黑龙江边的那片土地,把命运与那里善良勤劳的人们联在了一起.1969年,一声长长的汽笛,结束了我的少女梦,带着"两种准备"的"一颗红心",来到了在我心中既神奇又模糊的黑龙江.在偏远的逊克县,我平生第一次认识了麦苗、豆苗,第一次看到了黑龙江的流水.那成片成片的麦苗好绿好绿呀,比上海的大草坪不知要大多少倍;那滚滚的黑龙江水好清好清呀,比黄埔江的水还要清澈.那里的人们,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是  相似文献   

16.
难忘后爸     
我体味到了阿爸的一片苦心,他使我明白我的心是可以同时容纳他们两个人。父亲35岁那年死于肾衰竭.母果终于和别的男人约会了。  相似文献   

17.
酒情     
酒这东西,功过最难评说.说它不好,那可是李太白饮过能顿出百篇诗章的琼浆;若说它好,那又是张飞饮过便叫部下“偷”了头去的“毒药”! 而我与酒的关系,却极微妙.我极不喜饮,就是把上等“茅台”放在我鼻子底下招摇,也刺激不出我一滴多余的口水;我极善饮,而且可以豪饮.且不说酒席宴上我时常称雄.那一日,我参加一个会议,晚上赶回报社办公室写稿,正赶上东北一个关系不错的驻地记者来报社汇报.多日不见,一见面非要喝上两杯不可.于是,  相似文献   

18.
101岁的老寿星“我外公有100多岁啦!他是个清朝人,还留着长辫子呢。”瑶寨老人赵福才的外孙女春凤在电话里这样给我描绘他的外公。还没等我说话,她又说了,“你想听他说话啊,不行呀,他到山上割草去啦!”听后,我忍俊不禁,“清朝人”!今夕何年呀?还有清朝人啊!不过我这一去采访还真吃了一惊,可不是,湖南省宜章县莽山瑶族乡道洞村的赵福才老人家,今年都101岁了,真正是个清朝人,比宣统皇帝还大几岁哪!老人家留着一头清朝的长发。他自己说,打从记事时起就蓄长发,织条辫,挽个鬏,一直没剪过。他说“我青年时期就有人要我下发,我就是没有下。”他至今…  相似文献   

19.
草原的味道     
舒泥 《中国民族》2013,(1):8-12
有一年我工作的单位里两个包头的汉族同事在一起聊天, 一个人说:“哎呀,我爸爸当初跑大车的时候,看见蒙古族在杳无人烟的地方搭两个蒙古包,吃又酸又硬的奶做的东西。”另一个说:“我爸爸原来也下乡,他下完乡回来口味就不一样了。自己熬奶茶,冬天把冻得带着冰碴的肉直接泡在热茶里喝……”  相似文献   

20.
我是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永宁公社一大队第三生产队的一个普通女社员,由于不识字,孩子多(我一共生了十个孩子,现在家里有六个,大的才十四岁,小的只有两岁),家务繁重,在参加劳动和学习毛主席著作方面,就比别人困难更多.从前我的丈夫经常对我说:"娃他阿妈,你只要作到别人上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