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侗乡好风俗     
到过侗乡的人,都有“天好地好,山好水好,人更好”的感觉。的确,与其说这里的自然风光迷人,倒不如说这里的侗族风尚感人。侗乡,是文朋礼貌之乡;侗族,是文明礼貌的民族。这个祖国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古雅、优良的传统习俗。宴酒待客侗家的热情好客,早已传为佳话。如果你去侗寨作客,一进屋,全家老少就主动起身让座。老大爷递烟烟,老大娘端出香喷喷的油茶。用油茶待客是侗家一种好客的习惯。这种油茶是用糯米、茶叶、玉米、爆花等与油块煮成的,味道很好。在吃饭前,主人还会端出甜酒请你喝。“酸宴苦酒”是侗家待客的特点。家里来了贵宾,他们拿出用糯米酿制的苦酒和腌制多年的鱼、  相似文献   

2.
《民族论坛》2013,(9):48-51
湖南辖有99个民族乡(镇),占全国民族乡(镇)总数1173个(2011年数)的8.4%,居全国第五位,行政区划面积1028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86%。从分布来看,全省共有9个市34个县(市、区】辖有民族乡(镇);从族别看,全省共有瑶族乡(镇)50个,苗族乡13个,土家族乡9个。白族乡7个,侗苗乡7个,苗侗乡4个,侗族乡2个,回维乡3个,维回乡1个,回族乡2个,壮族乡1个。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补充,民族乡的设立,对加快散居少数民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侗族大歌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定湘 《民族论坛》2005,(10):42-42
侗族大歌不仅是侗族音乐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踏进侗乡,你就到了侗族大歌的故乡。一、侗族大歌的种类大歌,侗族叫“嘎老”或“嘎玛”。“嘎”即汉语的“歌”,“老”和“玛”在侗语里是同义语,即汉语里的“大”的意思“。嘎老”直译为汉语就是“歌大”,但按汉语习惯说  相似文献   

4.
环保在侗乡     
黔、桂、湘、鄂四省(区)的侗族地区山青水秀,林海茫茫,植被完好,是百鸟禽兽栖息的乐园。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侗家人养成了爱护环境的良好美德。 护寨树 侗旅有句俗话:“大树保村,长老保寨。”在侗乡,不论你走到哪村哪寨,环境都普遍优雅,寨中有竹林,寨后龙山栽树,那些高大挺拔的树郁郁葱葱。四季沉静,时常听到鸟的叫声。为啥侗族环境保护得这样好呢?侗家人早就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侗族原始民间法律“侗款”中严格规定:禁止砍伐村寨龙山上的树木,不准捣树上的鸟窝等,违者会受到谴责和惩罚。树木在侗家人眼里是幸福美好的象征。长期以来,人人栽树、管树、爱树,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有趣的是一些人还把大树当“神”,拜大树为保爷,视其为镇邪保平安的“吉祥树”。 护寨桥 在侗乡,“逢山必有路,过水必有桥”。当你来到侗乡时,到处可以见到横跨于河溪之上的木结构楼阁式桥梁,有的称为风雨桥。侗家人建房立寨很讲究地势风水,当村  相似文献   

5.
<正> 侗族是古老的民族。侗族人民勤劳勇敢,擅长歌咏,以口为笔,以心为纸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侗乡素有“歌海”之称,“饭养身,歌养心”。吟咏歌唱,是侗族人民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侗乡福桥     
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侗族古村落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百里侗文化长廊”。这里完整保存有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侗族传统建筑更是异彩纷呈。干栏式吊脚楼民居、星罗棋布的侗族鼓楼、横跨溪河的福桥,无处不证明侗族是一个擅长建筑的古老民族。福桥建筑形式与浙江廊桥近似,当地人将这样的桥梁称为“福桥”、“花桥”、“风雨桥”。侗乡福桥@吴景文  相似文献   

7.
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 新晃侗族自治县是1956年成立的全国较早的四个侗族自治县之一,全县幅员1508平方公里,辖7镇16乡297个村,总人口26万,有侗、汉、苗、回等19个民族,其中侗族人口占76.1%。改革开放以来,新晃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6年新晃自治县40周年县庆之际,时任省长的杨正午同志目睹侗乡巨变,欣然命笔,将其誉为“湘西明珠”。时隔5年,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贵州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份之一,将与湖南西部接壤的黔东地区作…  相似文献   

8.
“只要个个高兴AA欢乐,我就弹起红鲢的琵琶唱起动人的歌。”——一侗族琵琶歌《开场白》在京有“歌舞之乡”美称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黄一111乡,有一个土生一t:一匕、风情十足美名远播的“皇部们文化艺术团”。这支侗乡K间的艺术队伍,萌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成K在氏族风情旅游的舞台匕兴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们从家〔S口的上坪子、草台子,一步一步迈向了山外的大舞台、演播厅;他们的歌舞,不仅滋润厂中外游客的心田,增进厂民族间的团结,而目给侗乡山寨带来了繁荣、富裕和现代文明。”一一裁、稻步“哆耶不知传过…  相似文献   

9.
接到编辑部的电话,约我写篇关于侗族“油茶文化”的文稿,我欣然从命。作为一个生在侗乡、喝侗族油茶长大的侗家人,我熟识并嗜好侗族油茶,我的生命与侗族油茶有着难解的情结,我甚至认为我和我的民族的和善与宽容、执著与勤奋,甚至镇静中的憨朴等,都是侗族油茶给“泡煮”出来的。我今年已经四十有三了,除去离乡到外闯荡的11个年头之外,茶龄已愈30年。记得小时候,每当天色蒙蒙亮,油茶的浓香便满木楼、满村寨地弥漫开来,我的母亲站在木质吊脚楼下,向睡在三楼上的我喊上几声:“幺呀,起床吃茶读书去啰!”我一边应答着母亲,一边懒…  相似文献   

10.
乡官伍泽来     
伍泽来是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党委书记,今年33岁,一个很腼腆的侗族青年。然而,就是这个见人都有点局促的年轻乡官,在侗乡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镇守雄关牙屯堡镇位于湖南最西部,地接湘桂,势扼黔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一向就有“雄关”美誉。1934年,中央红军在危急关头接受毛泽东的建议,由通道转兵进入黎平,走的就是这道“雄关”。不仅如此,牙屯镇还是通道仅有的大镇,人口几乎占了全县人口的十分之一。所以,2001年,伍泽来从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委办调到牙屯堡镇任乡官———党委书记时,就有朋友们开玩笑说他是被派去镇守雄关了。牙屯堡…  相似文献   

11.
走进通道侗乡,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是那淳朴、浓厚神奇的民俗风情。———1、饮食侗乡饮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酸、甜、酒、糯”“酸鱼糯饭常留客,米酒油茶宴佳宾”,这句流传在侗乡的民谣浓缩了侗族饮食的主要形式。在侗乡,家家户户都有酸水坛子,酸菜是每餐必不可少的佳肴。尤为美味的是腌酸鱼。制作酸鱼时先将鱼肚剖开,洗清内脏,拌上食盐、辣粉、糯米粉和香料,放进瓷坛或木桶密封盖严即可。侗乡酸鱼风味独特,十分爽口。糯米饭是侗家主食中的上品。古老乡风“大碗酒,抓团饭,传杯换盏”保留至今。入席前,人人净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热情…  相似文献   

12.
<正> 侗族的民间舞蹈文化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舞蹈艺术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侗族人民爱唱歌,也爱跳舞,所以,在侗乡有“饭养身,歌养心”,“耶求旺,舞助兴”之说。侗族民间舞蹈文化与侗族的其他艺术文化一样,是侗族人民为了再现自己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及满足人们对于美的爱好和追求而逐渐创造出来的艺术。它是侗族人民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就其起源和发展,民间流传的几种主要舞蹈及其独特的风格,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论坛》2012,(15):18-20
<正>盛夏时节,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枫香坡,入眼就是一片喜人的绿色。这绿色给巍峨连绵的大山披上了绿披风,映衬着清幽幽的溪水,点缀着侗乡富有民族风情的民居。茶叶产业是侗乡的特色产业,也是恩施山区农民的"绿色银行"。"你看看,这些茶叶都是我们家种的,一共种了6亩。忙起来的话,我们就会请人帮忙摘茶。"侗族老人冯兴林指着一丛丛绿意盎然的茶树告诉我们,精神矍铄。  相似文献   

14.
<正>沿通道县城西南方向的沅水上溯,就到达了“百里侗 文化长廊”的轴心地带。这里的山水情韵、侗式建筑和侗乡风情,使人情不自禁产生一种对纯自然和纯文化的回归之感。侗文化旅游在侗乡的兴起,使得侗族民间艺术及其创造者们的神秘面纱逐步被寻访的人们掀开。家住中国皇都侗文化村的吴尚德老人,就是一位成长于斯成就于斯的侗族民间音乐艺术家。 老人今年65岁了,虽年逾花甲,但是他对艺术的无限  相似文献   

15.
沿通道县城西南方向的沅水上溯,就到达了“百里侗 文化长廊”的轴心地带。这里的山水情韵、侗式建筑和侗乡风情,使人情不自禁产生一种对纯自然和纯文化的回归之感。侗文化旅游在侗乡的兴起,使得侗族民间艺术及其创造者们的神秘面纱逐步被寻访的人们掀开。家住中国皇都侗文化村的吴尚德老人,就是一位成长于斯成就于斯的侗族民间音乐艺术家。 老人今年65岁了,虽年逾花甲,但是他对艺术的无限  相似文献   

16.
<正> 侗家人崇尚弈棋,棋风颇盛。弈棋,侗族或称“垒棋”(侗语lui~4ji~2即“下棋”),或称“内棋”(ni~1ji~2“动棋”和“兼棋”(qian~2ji~2“走棋)。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人们茶余饭后,农闲节气,田间小憩,常常聚于村头路尾、田间地垄,或围坐在屋子里和树荫下,往往要来两局,驱散疲劳,消愁解闷,开心取乐。在象棋、围棋、陆战棋和跳跳棋未传入侗乡以前,侗族民间流行着七种传统棋类,即“五行棋”、“裤裆棋”、“牛角棋”、“射击棋”、“母猪棋”、“卷棋”和“三三棋”,其中,“五行棋”和“裤裆棋”因棋子不多,运子简便,易学易懂,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牛角棋”为大人教小孩学习记数的棋种,妙趣横生,独具风格。侗乡的老少妇孺皆耳濡目染侗棋,大都能无师自通,弈上几局。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民间工艺美术家”张伯如随“湖南中山书画院赴台交流访问团”取道香港前往台北进行两岸文化交流。在为期五天的展览交流活动中,他的11幅侗民族人物肖像工笔画获得高度评价,另有8幅作品被当地各界人士珍藏。张怕如1951年从邵阳调至侗乡通道长期在文化部门从事美术工作,对侗族人物肖像工笔画情有独钟,并潜心研究侗族服饰、建筑艺术和风情民俗。历经十数年辛劳奔波,自费对通道及周边五县侗族文化艺术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成绩显著。其代表作《侗族服饰艺术探秘》一书经台湾汉声文化事业公司出版,已发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  相似文献   

18.
1981年底,笔者有幸到贵州省黎平县侗乡参加《侗族简史》征求意见稿的讨论会,会议期间购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侗族古歌《侗族祖先哪里来》一书,当即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由于这些古歌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我有些担心地名的翻译有误,便向古歌翻译整理人之一的张民(侗族)同志询问,地名的翻译是否准确。他回答,肯定准确。这本书共搜集了20首侗族古歌,都是叙述侗族祖先的迁徙,但歌名略有不同,如侗族祖先哪里来,祖源歌,忆祖宗歌,祭祖歌,祖公上河,迁徙歌,落寨歌,祖宗来源歌等等。这些歌流传在现今贵州省从江、榕江、黎平等县的侗乡,靠近广西地界。  相似文献   

19.
7月22日-25日,来自中国侗族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等海峡两岸的100余名侗文化专家、学者欢聚在通道侗乡,举行两岸少数民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共享侗族文化研究成果,共商民族文化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论坛》2011,(8):6-6
8月2日,新晃侗学研究会第一个分会——新晃侗学研究会中寨镇分会正式挂牌。 中寨镇是新晃侗族人民聚居地之一,这里的人们讲侗语、唱侗歌,至今还存有“行歌坐夜”古风,但许多侗乡人民还没意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此次侗学研究会分会的成立为挖掘侗族文化,培养下一代讲侗语、唱侗歌、学侗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