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既弥补市场缺陷也弥补政府失灵,甚至还扮演粉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域"的重要角色。虽然中国对非营利组织所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类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但是,当前的非营利组织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现有的税收政策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需要。文章将分析现有制度的不足,提出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市场构成社会的三大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作为特殊的"第三部门"承担了政府与市场不能且不愿做的事情,非营利组织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不可忽视的功能。本文将重点从非营利组织缩减市场竞争风险、对企业的促进作用、减少贫困,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几个方面来分析非营利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以客观评价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政府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然而,市场并非政府职能转变的唯一承载者,政府的某些社会职能应当且只能由非营利组织来承担。由于非营利组织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等特点以及灵活性、创新性、深入社会基层等优势,决定了其可以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我国政府职能的良好转变,助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伍芳  毕霞 《决策探索》2007,(5):63-64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小政府、大社会"的趋势日益明显,非营利组织在政府与市场外的广大社会中,为参与社会事务、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愿望与诉求也日趋强烈.当中国的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时,以环保为宗旨的非营利组织(以下简称环保组织)大量涌现出来.环保组织作为环保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和生力军,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变迁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小政府、大社会”,美国非营利组织在经过渐进发展后日趋发达,作用日益凸现,美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是比较完善的,美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建立了密切合作的关系,政企、政社的关系非常清晰。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的发展历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避免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推进,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现,弥补了政府和企业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的不足,成为了社会经济中的第三大部门。本文试图从财务管理控制机制方面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窦志力 《决策探索》2005,(11):35-36
人们的现代社会活动一般可分为3个领域,即政治活动领域、经济活动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与此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组织也可以分成3类,即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研究社会组织的一些学者目前将除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以外社会组织通称之为第三部门,从全球范围来看,第三部门这种社会组织正在显示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后发展中国家,已不可避免地必须置身于这种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中。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补充市场和政府的薄弱环节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其原因的产生的理论和研究多种多样,本文主要对其产生理论和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分为合约失灵理论、市场失灵、政府失效等等,并对其中一些理论进行简单评价,以便更好地认识非营利组织。  相似文献   

9.
非营利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今各国的非营利组织飞快发展,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的领域广、规模庞大。然而在公民社会的研究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就会更多地体现其非政府的特性或者是一种独立性。更加强调它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组织,被更多地关注于它的政治意义和一种民主的体现等等。那么在这一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就会是另外的一个侧重点,并且对于这一侧重点的研究就变得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活动大致可以包括三大领域,即政治活动领域、经济活动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与此相适应,人们的社会组织也可以分作三类,即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如果说政府组织是第一部门,营利组织是第二部门,那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分为三大类:第一部门——政府,第二部门——企业,第三部门——与政府相区别的自愿提供公共物品的非政府组织,与企业相区别的非营利组织。  相似文献   

12.
民间非营利组织作为对政府和市场进行补充和完善的"第三部门",其自身发展对社会或地区环境、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也存在许多非营利组织,随着我国经济的转轨与时代的变迁,夏河拉卜楞寺,作为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非营利组织之一,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以夏河拉卜楞寺为例,就甘肃夏河拉卜楞寺的管理创新提出建议,为新时期拉卜楞寺的管理工作提供实践和理论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社会中夼组织在内的各种新的社会组织在中国迅速发展,作为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两个部门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社会中介组织对政府和市场起到了沟通、协调的作用,促使三者构成一个三元权力结构的稳定格局。  相似文献   

14.
所谓第三部门,是指有别于政府组织(第一部门)、营利组织(第二部门)的各种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总称。非政府组织在许多国家早已蔚为风尚,而在中国,大家还十分陌生,对它哪怕是肤浅的认识,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不过,由于非政府组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它尽管太迟、却充满活力的登场,正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计划经济年代,政府包办一切,连市场都包了,非政府组织当然无从产生。到了市场经济,政府逐渐从市场中退出,但社会活动仍然是政府在包办。这种包办让政府两头为难:一方面,由于政府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它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弊端,如提供较差的服务、索要较高的价格,更会因其有强制性权力而变本加厉,如官僚主义、索贿寻租等;另一方面,无所不包的巨大负担压得政府喘不过气来。既吃力不讨好,还落得群众意见一大堆。于是政府开始自觉地从许多社会事务中脱身,改由非政府组织去做。近几年我国非政府组织之所以蓬勃发展,正是政府不断成熟的结果。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肯定是一项长期的政策取向,但是,对于我国尚不规范的非政府组织而言,加强管理与监督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像美国那样非政府组织很发达的国家,尚不时听到非政府组织的丑闻,遑论我国刚刚起步的非政府组织。另外,国外的一些非政府组织演变成“压力集团”、反政府组织,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最后20年 ,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非营利部门的兴起。作为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案 ,这一现象部分地可以看作是对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西方公共部门管理危机的回应 ,也与80年代以来遍及各国的行政改革浪潮和90年代后治理理论的流行相互呼应。非营利部门在世界各国都已日益构成了一股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 ,从协会、基金会 ,到民办的非营利性的学校、医院、社会服务机构等 ,它们通过独立自治与志愿参与的机制 ,实现着多样的公共需求 ,共同致力于改善人类的生活。非营利组织早在17世纪随…  相似文献   

16.
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公共管理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理论,它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使人们开始质疑政府作为单一权力中心治理社会的有效性。自19世纪中叶非营利组织产生以来,在全球掀起了广泛发展的浪潮,也让人们开始关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尤其是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本文拟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角,研究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具体作用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何杰  郭雅枫 《决策与信息》2011,(11):233-2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数量上来看,非营利组织的规模迅猛发展;从质量上来看,我国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加强了与政府的合作,协助政府部门执行一些辅助性工作。但是由于资金短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非营利组织筹款问题,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管理体制下的一种衍生的组织结构形式,有效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补足政府功能缺失所造成的公共服务的不足。在社区建设中,若只关注经济的发展或是利益的取得,而忽视弱势群体与特殊群体的需求与诉求,势必会阻碍社区的发展,非营利组织恰好平衡了这类矛盾,对社区建设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非营利组织的功能性、必要性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及参与社区服务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非营利组织已经逐渐成为社区建设多元主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非营利组织在现代城市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同时以非营利组织发展完善的美国为例,总结出了提高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水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漫 《战略与管理》2001,(3):93-103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迅速增长 ,1979-1999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3060亿美元 ,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10 % ,占新兴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总额的30% [1]。在九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仅次于美国。外资的大量流入增加了国民总产出、出口、税收和社会就业 ,提高了国民和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 ,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但迄今 ,中国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方面 ,成效并不显著。“以市场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