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转型期农村干群矛盾的经济致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富良 《重庆社会科学》2006,(8):104-111,1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在社会转型期,虽然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存在城乡二元体制和其他轻农行为,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缓,诱发和增加了农村干群矛盾。为此,必须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实行城乡一体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从经济方面为化解农村干群矛盾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目标。增减挂钩主要从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农村投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三条途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现实中,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追求与相关政策的缺陷,一些地方增减挂钩的城乡统筹发展效应受到抑制。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机制,完善农村投入机制,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的人,他最先将城乡融合与未来社会理想直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和谐社会理论.我国经过党的各届领导集体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逐步改变了以农补工、农村支援城市的局面,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全新时期.实践证明,只有较强的行政能力,才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为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创新能力、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协调能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能力和依法行政促进城乡社会融合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赵保佑 《学术论坛》2008,31(3):104-108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是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共同难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经验是:政府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主体,政府必须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必须重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要以立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开辟广阔的渠道、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发展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所做出的科学决策.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融为一体,放在一个平台上整体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要以解决农民增收为切入点,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要把国民待遇还给农民.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和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政策的不稳定使得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当前在城乡统筹的新形势下,国务院及时制定出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无疑会加快全国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试点的进程.但是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筹集层次较低、筹集方式单一和基金保值增值渠道不畅等问题,亟需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完善,并通过法律的方式予以确认,从而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新疆南疆三地州要出台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方案。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先导,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市化(城镇化),以策应新农村建设;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新路,积极开展农村社区试点工作;变城乡结合部为城乡耦合区。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也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全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刻内涵,深化城乡改革联动,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切实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更加注重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激发活力,着力破解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困境,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论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城镇,大战略”。党的十六大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要把城镇化建设与城乡统筹作为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全面小康建设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由于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及政策等因素影响,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老区农村民生问题十分突出.推进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必须打破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建立覆盖老区农村的城乡公共财政体制;必须建立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有效供给机制;必须建立有效的扶贫开发机制;必须建立促进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哲学的对抗与对话 ,贯穿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现代 ,文学与哲学谋求彼此沟通。“诗人哲学家”的出现、哲学家由思向诗的回返 ,一方面是基于对“纯粹理性”解决人类精神与心灵自由能力的深深怀疑 ,另一方面还跟现代人文科学的语言论转向相关。而“哲学家诗人”们则主张以一种艺术化的思想替代哲学家的冷峻面孔 ,以促使传统哲学走出历史困境。诗的言说与思的言说的浑融 ,本质上是由于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物———存在。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是互动的,它们之问存在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当代世界全球化的主导者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历史终将证明全球化的尽头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学资源投资力度的加大,使多元化模式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仪器维修体制不完善、维修队伍不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没有完全落实等问题。各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办学规律,建立一个仪器设备维修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汤志钧 《河北学刊》2005,25(4):168-173
儒家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步入近代,仍为学者所信奉。在社会变革迅速、动荡加剧的时候,不同学派会有共同的改革要求,又有着彼此不同的差异。同一学派既有治学方面的一致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又有所不同。它们之间的异同、分合,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我们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同,而忽视学派之异;也不能因是同一学派,而视为一切皆同。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莫骅 《社会科学家》2005,(5):165-168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贪污贿赂犯罪主体、惩治犯罪的法律机构设置及财产登记申报制度、监督方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不同特点,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中国贪污贿赂犯罪立法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当前闽台高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为线索,分析了两地高校科技交流和合作的发展趋势,为闽台高校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共同推进闽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建中 《中州学刊》2005,(6):102-1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的各项具体改革提供了正确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有力地促进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出发,结合民办高校特别是浙江树人大学的办学实际,提出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德里达的"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二者都是针对传统形而上学.然而海德格尔的摧毁通过追问"存在的意义"却固执于一个问题的意义.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作为一种游戏式反讽形式却允许形而上学解构自身.  相似文献   

20.
英语委婉语是人们为谋求最佳交际效果而创设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委婉语表述内容一般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禁忌的事物、现象或者是敏感的话题,是语言中最富文化内涵的一个部分。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解读委婉语,阐释了委婉语强烈的英美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