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设想向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报复时,血压会明显上升;想原谅时,血压则显著下降。 心理学家认为,原谅曾伤害过你的人,有助于化解积怨,消除隔阂,特别是会赢得对方(伤害过你的人)的尊重,使你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心理平衡,往往会产生快乐感和满足感,对你的身心健康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宽恕并不是人人都具备的仁慈心怀,因为有时的确是很困难的。心理学家提出的以下几点,可能有助你实现宽恕。 不要等着别人来道歉"除非他(她)来道歉,否则  相似文献   

2.
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发送短信时,手机屏幕上有时会显示“发送不成功”。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网络堵塞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为对方短信息服务器已满造成的。 从短信息发送过程来看,你所发送的短信息首先被发送到移动公司短信息服务器上,再由服务器发送到对方手机。如果对方手机接收到了这条短信,自己的手机工会显示“发送成功”,这时服务器将自动删除这条已成功发出的短信息。如果对方没有开机或者没有收到,短信息就会被暂时保存在短信息服务器上。如果对方在服务器上的10条短信息存储空间已满,这时你还发送短信息给他,你的手机就会提示“短信未发出”。对于这种情况只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等对方开机或接收一条短信息后,腾出了服务器空间;二是对方所设置的短信息保存时间已到,服务器也会自动删除它,这样你就可以继续发送短信息了。 所以提请朋友们注意,不要向没有开机尤其是短时间内不会开机的朋友发送太多的留言。  相似文献   

3.
闲谈     
正怜悯容易,因为它让你具有优越感;宽容不易,因为你实际承认了被伤害。——且行且珍惜。不适合的鞋子,就不要硬塞了,磨的是自己的脚;打电话对方不接,就不要一次又一次重拨了,珍惜你的人会第一时间打来。——不是你的别强求。  相似文献   

4.
正你还在使用"硬批评"吗?那样只会让你和对方身心不悦,不妨试试"软抱怨",它可以轻松化解人际交往中不必要的"恩怨"。不作攻击,说明自己的需要"硬批评"往往一开口就让对方一肚子火。例如:"你是怎么回事?满脑子只有工作,从没想过我!""你从来不打电话给我,不管什么节日都没想到送我礼物,你心中只有你自己!"这么一说,谁听了会受得了?"软抱怨"的正确方式:指出自己的需要,但不责怪或者攻击对方。例如:"亲爱的,  相似文献   

5.
拒绝有方     
拒绝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有事求你,而你又不愿意效劳,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当然是拒绝为好.可弄不好又会伤及对方自尊,不讲究艺术的话,难免会埋下"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祸根.拒绝别人,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不是得罪别人,就是为难自己.  相似文献   

6.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时常遇到一些痴情的男女朋友,他们深陷在感情痛苦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共同特点是“认为”自己深爱对方,但这份爱却没有回报,对方若即若离,让人无法琢磨,等待、猜疑、争吵…… 你或许注意到了我在谈到他们深爱对方时用了“认为”一词,为什么?因为其中一些人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错误地判断了自己的感情。当然,也有人是真的深爱对方。无论你  相似文献   

7.
工作、生活当中,人与人的关系最为复杂,也是最难处理的一件事情,很多人经常为此苦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呢?以下十招让你打造职场超级人脉。"一表人才"所谓"一表人才",就是说当你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让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你。第一次见面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内涵、修养等,而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需要我们日常养成良好习惯。"两套服装"所谓"两套服装",就是说  相似文献   

8.
1.对探人隐私者答非所问遇到探人隐私者,不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最好的法子是答非所问。如果他问谁是你晋级的后台,你就说全托你的福。问你奖金多少,就答不比别人多。要是问你如何追求女友的,你就说如果你感兴趣,待我以后详细告诉你。这样既不得罪对方,又不让其得逞。  相似文献   

9.
当朋友有至亲离世,正处误用伤期间,你应该怎样表达关心?不少人怕问多错多,索性对方不讲自己就不问。这样做是冷静,还是冷漠?又有些人只一味劝说“看开点”,“不要那么伤心”,这些话真的有用吗?  相似文献   

10.
闲谈     
正我们总以为,是自己在独自扛着这个家;实际上,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刻和场合,是配偶默默为我们遮挡风雨。——用成熟的眼光看感情,爱的奇迹才能彰显。婚姻关系是平等的,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请尽快放弃。接纳就是美好婚姻的前提,发生矛盾了你可以去沟通,但强行改变只会让你和对方深陷痛苦。——林文采  相似文献   

11.
德凯 《家庭科技》2009,(2):19-20
许多夫妻由于结婚多年,自我意识膨胀,渐渐不把对方放在心上,自己一有冲动就不管不顾,或者自己兴味索然,任凭对方频频传情,就是不理不睬,甚至表现出厌恶的情绪.长此以往,夫妻感情就会日益淡薄,最终引发冲突.  相似文献   

12.
电话机使用日久,话筒灵敏度降低。这时任你大声说话,对方依然听不清楚,并且还伴随着时断时续的杂音。有些用户还以为电信局出了问题,忙着拨打电话报修;也有的人以为电话机不好,于是自己拆开电话机座检查,却又找不出什么原因。 其实,当你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话音,而对方却说你的声音太轻且不清楚,这往往是和话筒失效有关。这  相似文献   

13.
正不能放纵孩子的五件事得不到就动手孩子们在玩沙子,其中一个孩子抢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机未果,一口咬向对方的小手。结果,推土机如愿到手。对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严肃批评,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已经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必须亲自道歉;同时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他应该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除了批评和讲道理,一定的惩罚必不可少,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呵护和安抚被咬的  相似文献   

14.
对爱的关系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视角。第一种是从相互承认的角度来理解爱的关系。对黑格尔来说,人和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争斗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克服手段之一就是爱。爱意味着爱的双方彼此都要自我否定从而达成和对方的同一,只有这样完全的同一,才能彼此相互承认从而消除战斗。对拉康来说,爱的实质是自爱,爱对方从根本上是要操控对方,不是要承认对方,而是要让对方承认自己。爱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对方的主人。爱在这个意义上还是对主奴关系的确认。与拉康截然相反,列维纳斯认为,爱是绝对地爱对方,就是要承认对方,在最大限度上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主人,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被动之爱。相互承认、让对方承认自己而不承认对方、自己承认对方而不求对方承认自己,这就是爱和承认的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日本向中国就侵略战争的道歉水平仅停留在1972年<联合声明>中的"反省"水平上,其中既无对"侵略"的认定,也没有正式"道歉"的表述,只是在90年代后期,在正式双边文件中有了对"侵略"的认定,其政要口头上也有了"道歉"一说,但在双边正式文件中,仍然拒不作正式的道歉.正因为此,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民间(主要是学界)对日本道歉的水准深感不满.要求日本进行正式的书面道歉无论是就中国政府的立场还是就学界的诉求而言,其实都是区别于我们过去的"感情用事"而发出的理性的呼声,可以视作理性的回归,并不是所谓中国极端民族主义势力膨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明明在牵手走进婚姻殿堂时,我们曾真诚地许诺:真心相待、彼此呵护、相互扶持、共同承担.可是现实婚姻里,繁杂的工作、闹心的孩子、琐碎的家务压过来时,关系开始失衡.我们会抱怨对方给自己的支持不够多,会抱怨对方的爱不够走心. 是我们的爱变质了吗?认真想想,其实对方是爱自己的,但为什么我们的爱就像存在于两个空间里的两条线,交错而过,却无法碰撞呢?或许有一点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差异.我们常常沉浸在自己的逻辑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习惯去假定对方的行为,当我们期盼的“爱”没有如期而至时,就失落地觉得对方的爱如此不堪.那么,究竟有哪些差异让对方的爱看起来不“走心”呢?  相似文献   

17.
记得曾读过一篇叫做《勇敢地说声“不”》的文章,其大意是当朋友有求于你,而你又确实难以满足对方的要求时,要敢于说“不”。这样做的好处是办事不拖泥带水,明确表示自己的决定,既使对方能尽快另择他路,又在某种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或侵犯。不足的是,冒着可能得罪朋友的风险,甚至会忐忑不安。  相似文献   

18.
倘若你与恋爱对象是初次相会,那么最好穿上白色衣服,这种圣洁的颜色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久久难忘。 如果你是一位身材纤细苗条的姑娘,最好在与男友约会时选穿绿色的服装。因为绿色给人充满青春活力之感。在小伙子面前就可使你显得富有生气,不会给对方留下弱不禁风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是名高中教师,老伴是搞建筑的。退休前,各忙各的,没有多大分歧。退休后,问题就来了。我想把孙子接来养,老伴则希望让其父母带,或送幼儿园。我俩各不相让,经常为此争吵。我说他不近人情,不理解人;他说我不讲理,整天唠叨。时间长了,感情也越来越冷淡,有时甚至想到了离婚。我自己也纳闷,老夫老妻的怎么会这样? 沈阳 陆宇欣 陆女士: 从你的来信看,你和老伴之间有一定的冲突。老年夫妻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情感上。一种是正面冲突,态度粗暴、互不相让、针锋相对,甚至讽刺挖苦、摔家具。另一种是忽视对方,根本不把对方的意见当一回事。还有的  相似文献   

20.
正有一次,听一个很有心得的朋友分享:和爱人说话,如果对方情绪突然不好,一定要记得"拐弯儿",把话题引向别处,对方被你这么一带,走出那个"危险"的区域,就吵不起来了。这个方法其实是通用的。一个男子跟80岁的老母亲聊天,说着说着,母亲的表情一下子变了。这时候,他忽然说:"妈,那啥,你晚上想吃点儿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