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其目的在于巩固全党、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国民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之间是双向互动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起着一个根本的引领作用,而国民教育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新与宣传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新时期,应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环境复杂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因而也就给传播效果带来了巨大影响。价值观念的接受是一个涉及人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系统过程,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这些内在点和基本方面入手,并通过国民教育全过程教化人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国民的信仰和坚持,进而成为国民思考和行动的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不能急于求成。通过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结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教育与固化,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主要有国民教育、舆论宣传、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其中国民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路径,舆论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性路径,文化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路径,社会管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性路径。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含义及主要内容为切入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通过对理论教育、社会实践、大众传媒、家庭熏陶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载体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将健全教育渗透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着力在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创设舆论传播的新平台、开创实践活动的新形式、完善制度供给体系方面实现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相互衔接的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体现。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传媒给新生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现代传媒环境下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主要有:整合有效宣传载体,发挥网络舆论引导力;提高教育主体媒介素养,增强网络信息甄别力;健全网络传播监管体系,构筑现代传媒"防火墙";强化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研究,探寻现代传媒环境下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发挥着传播作用、职能作用和践行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由知到行、以行促知、知行统一的复杂系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经过长期酝酿、凝练阐释、弘扬传播、由知到行进入新阶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外化于行、广泛践行,是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道远,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行聚力、汇聚民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兼顾广度和深度,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化融入法治实践,规范化融入社会治理,常态化融入学校教育,生活化融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9.
在“微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呈现全新的特征,表现为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立体化、传播形式的民主化。因此,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选择适当的传播路径:搭建“微平台”,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新阵地;注重“微创新”,增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吸引力;增强“微素养”,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环境;加强“微监管”,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10.
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亲和力研究,通过对外传播亲和力的人民性、互补性、主动性、民族性内涵阐释,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价值,并立足于从彰显胸怀天下的传播形象、阐明互惠互利的传播理念、激发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发扬强而不霸的传播价值四个方面,探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亲和力,进而提升中华现代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协调、价值规范的功能,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的内在规定性及传播规律和传播形势的必然要求促使我们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但在大众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走进入一些误区,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引导,对大众传媒进行科学定位与分类,搭建新的传播平台,使其成为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强大阵地,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具有强大号召力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招生改革并轨政策的实行与办学规模的扩张,越来越多的民族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越来越多的汉族学生进 入民族高校学习。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都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昌 学院作为民族地区的本科院校,坚持以“民族大团结”为主线,以“民族教育学生骨干团队和教师骨干团队建设”为依托,以课堂 教学、活动拓展、实践实训为教育模块,开展“民族文化四学习——学风俗、学语言、学歌曲、学舞蹈”活动,构建“1-2-3-4”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团结教育,坚持用民族团结文化建设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引导学生明德、乐学、求实、至善,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基本安全的生命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立德树人的重要基地,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是贯彻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与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媒介化时代,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媒介应用的异化加剧了教育生态的复杂化,媒介化环境中教育对象个体的迷失等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构成巨大挑战。新形势下,教育者应淡化身份权威、强化职业伦理,学会用新媒体理论引导;加强信息媒介环境建设、优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社会生态;强化大学生媒介伦理素养教育,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价值认同,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以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认清文化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联,分析文化认同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探讨基于文化认同视角而进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归属具有重要意义。走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危机和困境,一是建构师生主体间的身份认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每个环节,突出学生主体性;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优势;三是抓好网络文化认同建设,形成虚拟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当前意识形态教育的难点,文章分析了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上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对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建设作了深入思考,并对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践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多元思想和文化的挑战,应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借助新媒体技术传播、打造优秀校园文化活动等举措,引导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兴国之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从党的领导、国民教育、思政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各类大型社会活动、突发公众事件处置等多方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利用大学生喜爱的传媒方式及表现形式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价值判断及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不断认识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探讨了在目前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能面临的困惑以及解决路径,旨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一种社会思潮,落实到党的建设过程中去,融入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当中去,纳入国民教育中去。最后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使辽宁面临对外开放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球化进程使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依靠其经济强势向全球辐射,这就使发展中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树立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并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着力点。辽宁对外开放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抵制西方发达国家的精神统治,提升辽宁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依据辽宁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与时代机遇,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发展和更新能力,有力抵制对外开放过程中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建设多层次、立体化传播网络平台,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以健全的社会运行机制调控平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打造良好的开放环境,实现对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控制和化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辽宁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主导作用。树立时代典型学习平台,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在辽宁的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中发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