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妈祖与中国海洋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妈祖是一个极富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航海之神,与西方世界的海洋之神──手持三叉戟的海神波塞冬(Poseidon)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海神波塞冬的身上,人们看到了西方海洋文化的冒险、征服、掠夺、欺诈、霸权的特征,反映了欧罗巴人种个性的阴暗一面;而在中国百姓的妈祖信仰之上,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海洋文化特色──和平、自由、平等、共存的文化精神。这一文化精神基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她必将改造人类的海洋文化面貌。一、妈祖──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象征中国的海洋文化源远流长,只是到宋代才出现了妈祖崇拜,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论儒教的宗教性质——《中国儒教论》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儒教论》意在通过儒教与其他宗教进行比较,来揭示宗教的本质,进而阐明儒教的宗教性质。宗教的本质特征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神的信仰。而神,乃是超自然力的化身。至于这种化身取何种形象,则要以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3.
曹云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
多元宗教是新加坡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宗教这块肥沃的土壤促使具有新加坡特色的精神文明茁壮成长,并且赋予其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点。多元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新加坡在快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弊端,它在满足新加坡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净化社会道德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其它文化形式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4.
5.
论汉代西王母信仰的宗教性质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我国宗教发展的转型时期,其中西王母信仰是重要内容,学术界已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在已有的学术关注中,侧重于传播的描述多而宗教品质上的认识少.西王母信仰的宗教品质,在汉代经历了两个转移:通过从自然宗教的信仰向人为宗教的信仰转移和上流社会宗教信仰向民间宗教信仰的转移,西王母信仰完成了在汉代的宗教品质升华,提升了汉代宗教发展的宗教品质,并以此直接促进了道教的产生.西王母信仰的宗教品质提高,呈现出汉代宗教发展的轨迹,也为研究我国古代宗教发展提供了意义重大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7.
在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出现单纯以宗教信仰为中心的宗教战争或宗教冲突。佛教与道教在一个政治原则下和谐相处,建构了所谓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和谐模式。这一历史特征,贯穿在中国唐宋及其后各个历史时代。与此同时,被普遍认同的儒家伦理实现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功能整合,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宗教、文化的和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8.
论经学的性质、学科地位与学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的经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中华文化的各个分支无不浸润其中。经学研究不能洞明,则中国学术文化难有真正的飞跃。经学兼综文史哲,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术,关注的是社会现实,是经世的学术,这是经学的灵魂。也正是由于经学的这种特性,我们理应给经学以应有的学科地位和必要的尊重。经学研究至为“繁难”,无捷径可走,非勤勉读书、刻苦钻研无以得真谛。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斯·韦伯有关中国宗教的论述里,宗教或信仰与巫术的关系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他认为:(1)中国宗教信仰中有着大量原始巫术的孑遗,或者说,原始巫术在以后的宗教信仰中被充分地保存和延续下来;(2)道教与巫术的关系至为密切,道教是完全彻底"传统主义"的,本质上说,道教就是一个"巫术组织";(3)一般认为,儒家或儒教是非常理性的,但我们也应看到,儒家或儒教同样有自己的巫术传统;(4)佛教的出身是理性的,但大乘佛教已经初步或部分改变了佛教的理性传统,入中国以后,受中国宗教和信仰的影响,佛教同样也变成了一个巫术类型的宗教。实际上,原始信仰和巫术崇拜的遗存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宗教,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和文化。因此,尽管韦伯有关中国宗教与巫术关系的看法难免一隅之见,但其对中国宗教问题以及背后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洞察力还是令人叹服的。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重要特征,即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宗教特质。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一、中国传统文化宗教特质的界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特质是针对西方文化的科学特质而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大的类型上可以分为鬼神文化、宗教文化和正统文化等思潮。鬼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鬼神崇拜为主题的文化思潮,包括神话、仙话、鬼话、怪话和方术五个大类,分别从五个方面展示了中国传统俗文化的五大主题,宗教文化是以宗教信仰和超现实的崇拜为主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邱树森先生的文章“妈祖现象与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作为分析认识这一问题的一种学术观点,在本刊发表,以期引起讨论。在妈祖从一个普通民女演变为天妃、天后,即由人变为神的过程中,有三位穆斯林曾起过很大作用。这三位穆斯林是元初的蒲寿良、蒲师文父子,明初的三保太监郑和。穆斯林者,伊斯兰教之信徒也。伊斯兰教规定:应归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独一无二的安拉。《古兰经》第112章第1节指出:“安拉是独一的主”。因此,伊斯兰教反对崇拜一切神灵偶像,提倡“认主独一”的理论。蒲寿庚、郑和等既为穆斯林,为何又崇信妈祖?这… 相似文献
13.
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尤根·哈贝马斯最近几年来频繁讨论与宗教信仰及其社会作用有关的话题,本文在澄清这些讨论的具体语境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哈贝马斯在"内部超越"观念的语言学转译、"后世俗社会"对宗教传统的世俗转译、实现"内部超越"的社会文化条件观念等方面的观点,并设法表明,哈贝马斯以"超越性"的内在化作为重点的社会批判理论,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思考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沟通的文化前提,甚至还可能有助于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前提. 相似文献
14.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杰出的思想家,他在中法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重要的看法,如宗教是实现社会控制诸多手段中的一种、宗教狂热并不具有世界性意义、神权政治并非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经阶段等等。由于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伏尔泰在形成这些观念的时候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这些认识不仅有助于推动当时的启蒙运动,而且预示着西方未必即是世界文化的中心,这为确立比较研究法中的“去中心主义”原则作出了贡献,很好地推动了历史学、宗教学与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儒教宗教论的再讨论——中国宗教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教是否为宗教”的几十年争论,焦点集中在儒教是否有一个至上神,是否存在以此为中心的宗教制度或组织。实际上,即制度即分散的社会存在形式,决定了中国儒教的关系主义宗教模式,进而摆脱了以至上神为核心的宗教定义方式,决定了儒教的宗教性表达形式,不像基督教那样,具有一神教排他性而予以制度化。因此,儒教既有对现实权力秩序的制度依赖,亦有个人信仰者的弥散型道德讲求。其大,可囊括天下;其小,能独善其身。这就建构了中国儒教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保罗·尼特代表的伦理-实践的宗教对话在宗教多元主义的基础上,力求把宗教的他者与苦难的他者紧密结合起来;以伦理为宗教对话的中心和进路,强调宗教的伦理化;以实践为宗教对话的首要和原则,凸显宗教的入世性和实用性;并呼吁和引导各宗教积极进行伦理一实践的对话,共创宗教和谐和生态-人的和谐等。这些观点与中国宗教有诸多契合相通之处,对中国宗教对话、宗教和谐乃至社会和谐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18.
19.
论中国当代作家的“宗教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中国当代作家的“宗教热”李俏梅在商品经济的大潮滚滚而至的时候,当代许多著名的作家却把自己的文学触角伸入了宗教这一神秘的精神领域。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1981·1《十月》)可以说是其先导,最先对宗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走得更为深远的有张承志(《金牧... 相似文献
20.
宗教与社会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回避的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的一个复杂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40多年的实践进一步表明,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是长期存在的。既然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就必须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正确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从而使宗教研究和宗教工作更好地为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世界的和平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