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孙伟平 《学术研究》2005,1(11):43-4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真理观上的革命性变革,在于将过去一直囿于认识论范围内的真理范畴,置于实践论中加以解决,视真理为一个实践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实际生活过程是真理的源泉;实践本身就是自在自存的真理,人类认识本质上就在于揭示隐藏在实践中的真理,使自在自存的真理通过理论的表达而显露出来。无论真理的实践形态,还是真理的理论形态,都不是“天然正确”的,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2.
论哲学真理与科学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哲学真理是对科学真理的反思和超越自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以来 ,关于真理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其症结所在就是以往哲学所理解和讨论的真理都是科学认知真理、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真理即科学真理。没有突破科学真理的框架 ,是用旧真理范式来重新理解真理 ,因而 ,没有实现真理层次的跃迁。哲学不是科学 ,哲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特殊功能 ,因此 ,科学真理也不是哲学真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科学仅仅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而不是唯…  相似文献   

3.
“符号”范畴是卡西尔哲学的基点,内涵了其符号形式哲学的全部秘密.“符号”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唯一中介,随着人的符号化活动的不断展开和多样化、深层次的进展,人逐步摆脱物理世界的压制,不断获得对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人文科学真理的把握.人类的“符号”化的劳作也生成着人性,人是符号的动物.人通过创造各种符号而逐步进入一个意义的世界,一个文化的世界,也逐步实现追求自由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对真理分类的研究,是真理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哲学界对真理的研究正在日益深化,这也表现在对真理分类的研究上。善于区分真理的不同类型,对于科学地对待和处理关于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是十分有益的。现将几种真理分类的观点简述如下,希望对真理论的研究有所帮助。一、经验真理、科学真理与哲学真理穆艳杰同志认为,从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真理分成经验真理、科学真理和哲学真理。犤1犦人类的基本活动是日常生活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在此基础上还从事科学、哲学、艺术、宗教等其它活动。“与人类活动相适应,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释了实用主义的哲学创新所在,即:它立足于现实生活,反思经验世界,开启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价值世界,它的真理观拓展了价值论在现代哲学认知理论中的含量;提出具有存在的客观性的价值世界应成为现代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认为从效用的角度研究建立在事实真理上的价值真理是真理问题研究的更高阶段的任务和解决价值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终极关怀的观念机制,揭示了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6.
真理与价值及其关系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理与价值及其关系问题是哲学视域中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课题,它几乎支配了人类哲学思维的整个流变过程和理论定向。本文力求从历史与逻辑的交叉视境中,对这一课题作出新的解释,以期对此有所献益。 一、历史的理解:人学价值论与科学真理论 1.1.历史地看,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只是到了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时期才变得明朗和尖锐起来。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大师休谟首先发现并提出了真理与价值的不可通约性问题,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休谟法  相似文献   

7.
语言哲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处理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普遍中介,是人观念地掌握世界和实践地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是人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体现意志的最理想手段。在当代,由于信息处理机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由于形式化、符号化、精确化的语言系统对深化人类认识的作用的加强,由于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语言的认识和实践功能更加突出。它极大地改变了人处理自己与世界关系的传统模式。显然,以人和世界相互关系问题为对象的哲学不可回避地要研究人处理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普遍中介——语言。对于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联系人处理自己与世界关系的现代特点深入研究语言哲学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和有意义的。然而,我们却不能不看到,  相似文献   

8.
庞楠  叶颖 《天府新论》2019,(4):59-65
柏拉图对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的划分奠定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基础。包括政治在内的积极生活属于感性易变的世界,哲学的沉思生活则属于理性永恒的世界。柏拉图确立起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对立关系,并赋予理性真理对事实真理的优先地位。阿伦特指出,哲学对人类事务领域的敌视以及哲学理性真理对事务领域的控制都对政治产生了消极影响。哲学和政治是存在张力的两个领域,适宜于政治领域的不是理性真理,而是带有公共性的事实真理。  相似文献   

9.
哲学和隐喻作为人类研究的对象历史悠久,二者关联紧密.人类的语言系统中由于未能分化出一类专门的哲学语言,因而造成了哲学表达的困惑,而隐喻作为所有语言形态中的"共有因子"弥补了既有的日常语言、科学语言和诗歌语言表达哲学的局限性.隐喻不仅能起修饰作用,能传达信息,还能表达真理,因而契合了哲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透过文化,人类在不同层面和视角中确证着自己的本质。哲学作为人类的自我意识理论,从古至今,有一个不断向人自身回归的发展逻辑。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回答和解决当代人类文化实践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面向21世纪人类发展所日益关注的人的存在、人的生存及文化环境、文化进步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问题,进而在一种自觉的意义上反映和表达人与文化世界关系的理性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与人”的关系折射着文化哲学的最基本内涵。哲学立足于人的现实存在与发展而对文化的能动思考,为文化的现实发展与…  相似文献   

11.
于茀 《北方论丛》2004,(4):6-10
海德格尔对于西方思想传统来说,一个飞跃性的认识是,重新区分了知识与真理.西方形而上学自柏拉图以后就走上了一条弯路,一条遗忘存在真理的弯路,一条与科学争夺同一个"真理"的弯路.形而上学的对象不是"与事物符合的知识真理",而是存在之真理,它直接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关.存在之真理不能用科学实验与理论推理的方式来获得,海德格尔发现了诗和哲学的"思",可以建立存在之真理.  相似文献   

12.
略论道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罗尚贤引论———道学与哲学任何有价值的哲学,都是实际生活的折射,都会留下探索真理的脚印。正是这些脚印,依次连成人类探索真理的轨迹。世界上很难看到哪个国家或民族的这种足迹,能古往今来连成一线的,唯有中国较特殊。中国人探索真理的足迹...  相似文献   

13.
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其传统真理观归根到底是认识论视域下的符合论。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存在论的变革,这一存在论变革的核心就在于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全部的哲学问题。思想的客观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思维的真理性就是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人应该在实践活动中证明自己思想的客观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诠释摈弃了传统形而上学笼罩在人之上的虚幻的终极理想,从根本上说它是为了实现人类解放、为了人类合乎本性地实现自身发展的理论,是真正关涉人的实际存在、关涉人的实际生命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厘清两代认知科学疆界的基础上,不揣冒昧,追根究底,对方兴未艾的体验哲学予以全景式的回顾。莱考夫和约翰逊以采撷先前大量真知灼见为契机掀起了体验哲学的大旗,明确发端了主客互动的心智体验观,认为一方面体验性真理是在人的身体与客观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的身体体验终究是客观现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类对世界的范畴化并非完全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世界只能是我们认识中的世界,体验性真理渗透并彰显出人的价值观,其主观性亦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后期哲学的原动力来自于克服其前期的预设.其后期艺术经验的哲学思路是将人类活动区分为两种: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活动.事物就在人类的使用活动具有存在.世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使用活动是以世界和世界的闭锁为基础的.只有在艺术经验之中,世界才能显现,才有真理.  相似文献   

16.
付文军 《东南学术》2021,(3):115-125
《资本论》实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完美融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马克思充分确证了"为消灭国家和市民社会而斗争"这一理论主题,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利用物质武器和精神武器而展开有效的阶级斗争.直面"当代的斗争",马克思理性地表达了"当代的愿望"——建构"自由人联合体"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可以说,《资本论》不仅致力于为阶级斗争提供武器的政治学途径,还致力于为人类找寻理想的生存之境.《资本论》所展示的政治哲学向度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政治哲学是一种"以政治批判为目标"的现实性政治哲学、"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批判性政治哲学和谋求"减轻分娩痛苦"的发展性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7.
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与价值论意义上的至善或正义是有机的整体。在哲学史上 ,真理问题始终是与价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以真理为研究对象 ,其目的不仅仅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而在于追求最崇高的存在。真理与至善是人类永恒的心理追求。真理与至善根源于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定性 ,客观真理是一种逻辑的存在 ,而不是现实的存在物 ,只有在与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发生联系的时候才有意义。人类的普遍理性与个体理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人类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理想据以解释社会生活和引导自己的行为,往往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然而,人的社会理想的生成既有其历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同时亦有其现实的必然性.因此,通过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视域探究社会理想生成所以可能的理论根基,并就双重视域的内在统一机制作出阐述和说明就成为了构建可欲的社会理想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实现了哲学视域的转换1.从“一切存在”转换到“人的社会存在”;2.从“人的类本质”转换到人类的生产交往共同体;3.确认“人类活动”是实践人类学哲学的思考框架;4.明确了哲学的目标理念人类的个体自由、生存合理性与发展规律性;5.强调了哲学的理论旨归从实践上改变“非人世界”,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6.创立了哲学的实践批判原则以实践作为观察世界和社会历史批判的本源;7.确立了实践人类学哲学的边际关系与中心法则等。这几方面共同形成了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实践人类学哲学,这是马克思一生理论关怀的总体特质。  相似文献   

20.
论哲学境界的精神旨趣与当代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哲学的主题。哲学从其内在的本性而言, 是对人的本性把握的理论表达。对人的本性的全面性与历史性理解, 必然会得出人是境界性存在的结论。哲学作为“形而上”的理论反思方式, 必然要构建表达人的本性的哲学境界。哲学境界体现着人对理想的追求, 对价值的确认, 对意义的构建。哲学境界的精神旨趣既体现为人对外在世界的否定性超越, 又体现为人向人的世界的历史生成, 印证着人对人的精神层级与品位的不懈追求。哲学境界的精神旨趣表明人对自身存在性质、生活价值与人的更高境界的追求的理解程度, 是对人所生活与创造的意义世界的不断开掘, 是对人的内在生活底蕴的不断丰富。哲学境界及其精神旨趣贴切地表现了人的本性的超越性、理想性、批判性的追求, 进而充分地体现出哲学的自身特性与魅力。因此, 哲学境界及其精神旨趣在当代的历史条件下承载着重大的使命, 彰显出哲学的永恒感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