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依据创新创业过程、人力资本管理、李克特量表、胜任力等理论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全面描述了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各种因素的状态,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理论分析和操作性结果均表明了此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是激发高校创新创业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提供了目标导向依据.在阐释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的基础上,从创新创业平台支撑环境、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环境和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三个方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研究的问题,引入群组G2法作为评价方法,完成了评价指标赋权.然后结合指标体系特点,应用非线性加权法完成了评价模型设计,最终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基于赋权结果确定的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影响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制定相应的提升路径。基于文献研究,从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3个一级指标层出发构建了包括20个二级指标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某高校为实证案例,采用德尔菲法和问卷调查获取原始数据的方式,综合使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求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量化权重结果比较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指标,进而从加强大学自身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改善高校、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以及激发创业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讨论了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基于CIPP模式,从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四个方面全面评价高校创新教育,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高校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并结合调查问卷,指标重要性用数据的形式进行统计,每一层级指标重要性数值构建矩阵,计算其特征向量,判断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活跃度是刻画区域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科学评价并对比分析区域创新创业活力及其驱动机制,本文首先构建了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体系和创新网络特征体系,然后基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年度统计数据,采用TOPSIS-RSR方法,分析了我国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发展趋势,而且对比分析了5类地区的典型特征;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创业活跃度持续提升;不同活跃度水平的地区之间在多个指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区域创新网络规模和开放度对活跃度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评价体系的缺失是制约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和关键。笔者在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层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试图为构建完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驱动下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为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导向依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导向,从创新创业支撑、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群组G1法的评价方法,引入非线性加权的评价模型,并以A大学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为一条解决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德尔菲法及熵权法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赋予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同时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北京5所高校的创业团队的创业能力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高校、教育部门关于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建议和指导。文章的研究成果对指导大学生创业有重要意义,并为各大高校合理有效的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兴起于2004年,2010年后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该研究主题排在前十位的高频关键词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高校、大学生创业.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该主题研究热点问题归为六个方面,主要是综合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培养模式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实践教学研究.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出现一些热点领域,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对大学创业能力的综合检验,由于受时间的约束、评委专业背景差异、创业团队现场发挥等因素的影响,使大学生创业大赛评价结果偏差较大.为提高大学生创业大赛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减少大学生创业大赛评价结果偏差,笔者在对创业者特征、创业团队创业品质、素质和能力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创业团队创业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创业团队创业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文从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的关系入手 ,阐述了大学校长、大学教师综合素质、历届校友声望和成就、大学学术内容和校园风物等五个方面分别是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形成的“核心力”、“孵化器”、“活广告”、“重要桥梁”和“显示器”。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造大学的“品牌效应” ,须用大学精神的渗透性、示范性开发大学品牌的价值。大学要面向市场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必须加快对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的培育 ,力图塑造自己的大学品牌特色 ,确保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一流大学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流大学都具有令人尊重的精神气质,独特的大学精神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较多地关注了各种硬指标的建设,忽视了对大学精神的培育,出现了一些误区.历史表明,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追求与群体意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缺乏大学精神的大学,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3.
大学理念和大学文化具有包含和扩展的辩证关系.大学理念分为核心理念、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三个层次,成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对大学文化内涵、功能和结构分析后可知,营造人才辈出的氛围,形成学术自由的空间,把握继承创新的规律,发掘特色鲜明的优势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国内、国际竞争的加剧,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不断实现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促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大学校长领导力无疑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制度建设是目前社会形势下大学校长领导力得以充分发挥的着力点,是提升其领导力的有效途径,大学校长应做良好大学制度的完善者、建设者和监护者。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育的和谐与和谐的大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理想境界与奋斗目标.确立知识与能力、做事与做人、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继承与创新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大学教育的和谐的永恒追求.构建社会化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计划、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张扬大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启发大学生的主体性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和谐的大学教育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繁琐而重要,在学生的学业管理中每个阶段都有特殊的方式与方法.做好学生的学业管理,对于教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毕业生学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如何做好毕业生学业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2009,(9):46-47
优秀的学府吸引着优秀的学子,浪漫的法国名校首次在中国亮相,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的时代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精神是大学之为大的根本精神,是历代大学人经过长久努力,结晶而成的共同创造和追求的理想、价值、信念,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在现时代它表征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大学理想的追求,学术传统的承传,办学特色的彰显,大学人人格气质的张扬.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历久弥新的生命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9.
加州大学起源于1853年建立在奥克兰的加利福尼亚学院。如今已发展成一所拥有10个分校并对加州发展影响深远的巨型大学系统。加州大学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之一,其伯克利分校、旧金山分校、圣地亚哥分校和洛杉矶分校都是世界一流的学府。学院下设10个相对独立的分校:伯克利、戴维斯、艾维恩、洛杉矶、莫斯德、河滨、圣地亚哥、旧金山、圣特巴巴拉和圣特克鲁兹。  相似文献   

20.
小阳 《21世纪》2009,(10):40-41
今年8月,浙江留学史上第一批在国内读预科的100多名留学生毕业,这些学生中100%都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在这些大学名单中,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就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