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在我国尚属首创。从保障政策、筹资机制、成本控制三个维度对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政策设计分析发现,通过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实现了长期护理保障的"制度化"、推动了长期护理服务的"社会化"、促进了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多层次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完善。但该制度仍面临诸多问题,基于青岛实践,我国应该加快发展全国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解除国民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带来的长期护理之忧。  相似文献   

2.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之一,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经过逐步发展,形成制度框架稳定、覆盖面广、按龄筹资、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对制定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具有借鉴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成都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结合试点现状与效果,提出进一步优化成都市长护险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面对人口迈向中度老龄化与医疗费用攀升的现实难题,长期护理保险为破除这一困境提供契机。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3、2015和2018年四期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第一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对试点城市目标群体的自付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护理保险显著降低中老年群体的自付医疗费用。上述实证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的,长期护理保险对自付医疗费用的降低作用在城镇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该实证研究结果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的推广和待遇设计的完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期护理保险核心问题之辨析:日本介护保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护保险作为日本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一项制度措施,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基于日本介护保险的实践,通过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地位、方式、责任、主体及服务等核心问题的辨析,认为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独立的社会保险而非从属险种,强调服务供给而非现金给予,注重共同承担保险费用而非单方面支付,支持引入市场机制的竞争性服务而非政府包揽服务,是一种生活照料与健康照护并重的服务模式。因此,对中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启示是,需要设定科学的护理等级认定流程与内容标准,重视老年人护理的预防服务,实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的动态平衡,建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长效互动机制,多方共同参与护理保险筹资和护理服务递送。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2011—2012 年的基线调查数据,运用多层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社会照料对农村老年人家庭照料获得的影响,探讨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的关系。 回归估计结果显示,个人层次上的年龄、居住状况、失能情况和社区层次上的老龄补贴、经济状况对农村老年人获得家庭照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代表社会照料的变量在统计上均不显著。 回归估计结果说明,社会照料并不能对缺位的家庭照料起到补充作用,更不会起到替代作用,两者呈现一种非此即彼的“无关系”。 文章的政策启示是,打破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的壁垒,构建一个“流动”的老年照料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失能人群的增加,医疗费用无序扩张等问题危及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调查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四期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长期护理保险对门诊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显著减少自付医疗费用和门诊次数。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城市职工医疗保险人群,长期护理保险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影响更大;长期护理保险降低了中高收入家庭医疗费用,而对低收入家庭影响甚微。这些结论验证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价值,并为新一轮医疗改革和试点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伴随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日益增大,且照料者出现明显的女性化趋势.女性作为主要的照料者,被赋予了更大的照料责任.面对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强烈冲突,女性家庭照料者承受着巨大压力.为此应积极构建针对女性家庭照料者的社会支持体系,从而有效缓解女性的照料压力,促进她们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欧亚一些工业化国家为了应对老年人的失能风险先后颁布长期护理保险法案并付诸实施。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长期护理保险基本上是成功的,也是世界社会保障领域的一个重要制度创新,受到了其他人口老龄化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在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经济社会效益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指出其在社会保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峻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失能老人日益增多,家庭养老不断弱化和医疗费用大幅上涨,这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以上现状,结合日本、德国和美国的相关先进经验,并从均衡配置个人消费及释放家庭和社会生产力两个方面对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社会基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相结合的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10.
受传统文化习俗、我国目前社会养老机构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我国多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仍主要依靠家庭成员提供。研究表明,在老年人家庭照料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化趋势显著。这对于已逐渐走出家庭的现代女性来说,面临着强烈的角色冲突和较大的照料压力。家庭照料的女性化趋势对妇女的社会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审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同时,应关注到人口老化与妇女地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长期护理保险是我国“十四五”期间以及未来重点建设的社会保险制度之一,而筹资则是长期护理制度建立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各地试点制度在筹资对象、筹资来源、筹资方式、筹资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存在不少问题。宜在“公平性”“互助共济、责任共担”“激励性”“基本保障与多层次保障体系”“便携性”原则的指引下,建立完善的筹资规则体系。将筹资对象扩展至特殊群体之外的所有人,合理分配筹资主体的筹资义务;采行比例筹资模式,以“以收定支”准则合理确定筹资标准;以“强制性”和“半强制性”为主解决覆盖与筹资准入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超额保险问题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日益频繁地出现并困扰着许多法律实务工作者,特别是在我国《保险法》对于超额保险规定不够规范的情形下,这一问题就越发显得十分突出。从一起保险案例谈起,结合国外超额保险法律的经验,剖析超额保险制度的法理基础与立法实践,对如何解决我国超额保险制度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在逐渐增多,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的缺乏是制约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建立的最重要的因素,疏通筹资渠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外和国内试点地区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渠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补贴、医疗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社会支持和个人缴费等方面的筹资渠道,并分析了在资金筹集中的困境和未来选择,以促进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2016年开始在国内多座城市建立社会护理保险试点,但以中国当下的国情是否适合建立社会护理保险制度,是一个紧迫、严肃且值得深究的问题。参照其他国家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经验,并以德国为主要案例,深入剖析社会护理保险可能存在的人力和财力风险,提出了“护理员悖论”概念。指出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和社会医疗保险基金亏损、高缴费率、少子老龄化状况下推行社会护理保险风险巨大,目前或许不是中国推行社会护理保险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5.
16.
日本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人护理照料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老年福利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2000年4月日本推出了护理保险制度,引起了日本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与反响。本文通过对日本老年福利变革的背景与历程、制度概况的介绍,研究了护理保险制度出台的意义,分析了制度实施后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探讨了对我国老年福利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异地就医问题十分突出:报销流程复杂、监督管理困难、报销比例低、待遇兑现难等等。文章针对异地就医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在认真分析异地就医待遇兑现不畅通的现状和根源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解决路径,探索构建异地就医待遇兑现的畅通机制,进而提出解决异地就医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区长期护理服务资源整合有助于解决长期护理服务资源不足以及服务内容碎片化的问题.基于Valentijn等的资源整合理论并以上海市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以及跨层面的维度,研究了社区嵌入式长期护理模式资源整合的路径及其面临的困境.研究表明,实现社区长期护理服务全面与充分的整合需要多元供给主体间真实的合作机制、动态高效的个案管理、全面的环境支持以及共同的远期期望四个主要条件.为此,应从构建筹资机制、统一管理机构、增强社区信任、加大产业扶持等七个方面促进社区长期护理服务资源的全面充分整合.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