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是”的意义“于是”在现代汉语中是连词。各种大学教材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张志公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都指出“于是”是表示承接关系(有的叫顺承关系、有的叫连贯关系)的连词。但是具体意义和用法在各教材中均未涉及。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对“于是”的解释是:  相似文献   

2.
现代朝鲜语词汇中,起源于汉字的词或可用汉字标记的词,俗称为汉字词。朝鲜语汉字词的大部分是借自于汉语的。如果把这些汉字词还原于汉字,与现代汉语词比较,其字形(包括字数、字序)、词义用法上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甚多,这就使得汉朝翻译中的“读音译法”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和优越性。但是,另有相当一部分的汉字词,与现代汉语词比较,有的“形同义不同”,有的“形同义同用法不同”,有的甚至“形异义同用法同”,这就使得汉朝翻译中的“读音译法”又具有独特的局限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式”,在现代汉语中是词素还是词?它的语法功能又如何?诸多语法论著的看法很不一致,有的干脆就不提。《构词法和构形法》把“式”算作合成词中的“虚词素”,①《汉语造词法》中称做“准词尾”,即“发展中的词尾”,②《语法讲义》则“不把它看成是词缀”,③《汉语口语语法》的“后缀”一节中未列入。《现代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中的“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搜集《西游记》几百个“把”字用例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类,并与现代汉语的“把”字用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到“把”字用法的一段历史面貌,为近代汉语的研究提供一点语言资料;同时可以从中找出“把”字用法发展变化的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5.
0 本文讨论《金瓶梅》①中“是”字与其他语素构成的词的语法意义及用法,并与现代汉语加以简略比较。0.1 近代汉语中“是”字从何时可作构词语素,本人还没见到系统的考证文章。许绍早先生认为《水浒传》中“与副词、连词合用在一起的某些‘是’字”“还是单词”。但还不敢完全排除“个别的”“用‘是’做后附成分”的“可能性”,“因为没有把所有的词都整理过”②。王力先生认为“是”有一种用法“等于”“末品的后附号”,例子取自《红楼梦》③。“是”字绝不可能突然在《红楼梦》中作构词语素,必定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水浒传》的情况不敢妄言,但我们认为“是”在《金瓶梅》中可以作构词语素。  相似文献   

6.
关于“相”和“见”字的词性归类问题,语言学界历来就有争议。鉴于这两个词不仅涉及到古汉语教学和对古代典籍的整理研究,也还涉及到活跃在现代口语中一些语言现象,因此,对“相”和“见”字的词性归类问题,也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对于这个问题,王力先生在他的《汉语史稿》中是这样说的①:《马氏文通》把“相”字归入代词,刘复以为应该归入副词。我们认为后一说是比较正确的。但是,我们还得承认它是带有指代性的副调。乍看起来,“相”字的词性归类问题似乎是得到了解决。但是,细细推敲之后就会发现,这种解决乃是在“代词说”和…  相似文献   

7.
“自己”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未搜录,只作为“自”的注释出现。现代汉语的语法著作都把它归属于代词。对“自己”这个词,中学生往往简单地理解为“我”,或理解为人称代词,理解为“我”是不全面的,理解为人称代词,似乎不够具体。要让中学生全面地、具体地理解“自己”的用法,就必须从课本中的实例出发,加以归纳说明。五年制中学初中课本(试用本)一至五册,用到“自己”的地方就有一百八十六处(文言文,专题没有统计在内),其用法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试说连词“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来”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关于它的词性,目前语法界一致认为:一是用作动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等),二是用作助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等),三是用作衬字(如:《现代汉语词典》、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编《现代汉语虚词》等)。但是,还有一些“来”的用法与上述论断不尽相符。例如:  相似文献   

9.
《孟子》中的“是”字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在先秦典籍中为用“是”字最多者。“是”在《孟子》中主要用作指示代词、形容词和判断词,这基本体现了上古汉语中“是”的一般用法。作为判断词的“是”最早产生于先秦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中的“所”字有一种作为后置词的用法,即用在一个名词后面,提示处所,有些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或“那儿”,有些则没有办法确切地对译成现代汉语。这种用法迄今未被很好地讨论。本文以《史记》中的语料为基础,对“所”字的这种功能作一分析。一、后置词“...  相似文献   

11.
“突然”一词在汉语中使用频率颇高。它属于何种词类呢?从当前高校通用的几本语法书里,可以找到三个答案:一曰形容词,二曰副词,三曰形容词兼副词。在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语法书里,甚至还出现自相矛盾、或前后不一致的地方。如张静《论汉语副词的范围》中,在引例说明副词可以修饰名词时,列出了“突然事件”的短语,他在这里把“突然”作副词,但在文章的结尾处,又主张把“突然”等词排除在副词范围之外。(《中国语文》1961年八期)再如,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里,时儿把“突然”  相似文献   

12.
“是”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各家却有不同看法。 《马氏文通》称“是”为断辞。黎锦熙先生在他的《新著国语文法》里,把“是”列在动词里,算作表示决定的同动词。它后边的成分叫“补足语”。王力先生在他的《中国现代语法》里,把“是”叫作“系词”(属于半虚词),列为独立的一类。它后边的成分叫“表语”(表位)。吕叔湘先生在他的《语法学习》里,把“是”叫作非活动行为的动词,丁声树先生在他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里,把“是”和“有”、“在”、“象”等看作特殊的动词,而把“是”后边所带的名词、代词或名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分别是清中叶北京话、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典范著作,三部书中予词“给”和“与”的分布、替换反映了当时北方方言予词句的使用情况及演变轨迹。近代汉语北方方言中“给”对“与”的替换从北京经中原向江淮推移;予词各种用法的替换不是同步进行的;《红楼梦》具有由近代向现代过渡的语言特征,《歧路灯》和《儒林外史》仍属近代汉语的范畴。把共时异方言的特征词结合句式相比较的方法,可应用于语料甄别、版本鉴定、常用词替换、方言词汇语法语音的比较等领域,是汉语史研究中的一种操作性很强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有”是现代汉语高频使用的一个词,大中型主流汉语词典将其词性处理为唯动词,这是值得商榷的。以普通汉语语料库为基础,对“有”的用法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有”应是动代助兼类词。在探讨“有”的用法的基础上。对词典编纂提出了点滴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汉语中,“到”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其结构位置也很灵活。如“到上海”“看到”“弄到手”。等等,它或置于动词前,或置于动词后。因而,“到”的归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对“到”论述得较早而又较全面的,当首推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以下简称《文法》)在这部论著中,黎先生对“到”作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诗经》里的“所”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中有一个只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音单位“所”,人们称它为助词。作为助词的“所”字不只是活跃在现代汉语里,在古汉语里,从《尚书》、《诗经》这些最古老的文化典籍开始,几千年来,它出现的频率一直相当高。它的用法也很特别,它能加在及物动词前面构成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如果对这个结构再加分析,就会发现,“所”字在其中指代行为的对象。它的这种用法,口语中没有一个词和它相当,文言中  相似文献   

17.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两句古语在现代汉语里已是常用的话了。“视”与“见”、“听”与“闻”的本义在古代汉语中有什么分别?这几个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又有些什么变化?这就是本文试图略加探讨的问题。讲到“闻”在现代汉语里的词义变化,还得先谈谈古代汉语中“嗅”与“闻”的区别,以便说明“闻”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用法的不同。讲到现代汉语里“视”与“见”的用法时,还须联系到现代汉语常用的“看”来谈。  相似文献   

18.
“视而不见,听①而不闻”这两句古语在现代汉语里已是常用的话了。“视”与“见”、“听”与“闻”的本义在古代汉语中有什么分别?这几个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又有些什么变化?这就是本文试图略加探讨的问题。讲到“闻”在现代汉语里的词义变化,还得先谈谈古代汉语中“嗅”与“闻”的区别,以便说明“闻”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用法的不同。讲到现代汉语里“视”与“见”的用法时,还须联系到现代汉语常用的“看”来谈。  相似文献   

19.
文言虚词“焉”最常见的用法,是放在动词的后面指代处所、人事,放在形容词的后面指代比较的对象。清代学者把“焉”的这种用法训为“于是”;现代的学者又进一步称它为兼词。从训诂的角度把“焉”训为“于是”,“通古今之异辞”,当然可以;但按语法学的要求把“焉”定为兼词,却不可不慎重。兼词是汉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们是历史上的东西,不是后世的人们根据后世的语言习惯“分析”出来的。那么“焉”在历史上是否本来就是一个兼词呢?我们说不是。因为在“焉”的上述用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找不到形成兼词的根据。  相似文献   

20.
两点刍议     
<正> “翻译”用法异议“翻译”一词出于隋唐时代。《隋书·经籍志》载“汉桓帝时,有安息国沙门安静,赍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本是指把印度的佛经翻译成汉语。这就是“翻译”一词的本义。后来引申为“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里所谓“一种语言文字”与“另一种语言文字”很显然是指截然不同的两个语种、两种文字。然而我们今天常把用古代汉民族语言表达的作品改成用现代汉民族语言表达,也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