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羽 《南亚研究》2013,(4):20-32
产业升级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经之路,实质上也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建立在自然资源禀赋、技术、制度、环境等因素基础上的路径依赖已经将印度锁定在“逆工业化”这条路径上。要想破除锁定,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分析印度产业结构中产生路径依赖的各种因素,比如报酬递增、利益集团、初设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思想观念等,实现路径创新,增加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目的。这一思路对中国的产业升级也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结构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我国公司股权集中、内部人控制严重、外部监督机制失灵的治理现状,决定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路径应是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结构,即将非股东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引入公司治理,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控制与监督。  相似文献   

3.
股票期权、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制度克服了公司委托—代理矛盾 ,独立董事制度解决了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股票期权 ,独立董事和公司治理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非常必要和迫切 ,以制度变革来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从而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理论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良 《学术交流》2005,(11):93-97
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是公司为谁服务、由谁控制、风险和利益如何在各利益集团之间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公司结构过于注重保护出资人的利益,产生了“内部人控制”与“人才流失”等负面公司治理效应。在批判吸收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为解决前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应当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价值与价格,确定不同人力资本所有者内部利益分配比例,合理分配控制权,实现风险与利益分配的相对独立与制约等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倩 《学术交流》2012,(4):78-81
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要求金融法能够从宏观上控制和调节金融市场的运行,而且还要求公司法能够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微观层面来防范和杜绝金融风险的产生与累积.现行的金融监管法规客观上能够维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但是,尚无法从全面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层面促进资本市场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公司法律制度中以董事会为核心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在上市公司中并未真正建立,由于股东权益缺乏制度性保护,内部人控制模式在上市公司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仅需要在金融监管层面推进治理手段和治理措施的市场化和法治化,还有必要进一步改革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组成方式,约束控股股东的行为,强化公众投资者在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选任中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在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随着法人代理制度的建立 ,公司治理结构行为也同时产生。公司治理结构是以公司控制市场为主要内涵的制度创新 ,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一种公司治理过程 ,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演变同步进行的。因此 ,当社会经济发生转轨时必然造成公司治理结构的转换 ,即以新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来取代其原有的旧模式 ,以适应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当前 ,日本正处在新一轮的经济转轨时期 ,与此相适应 ,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展开了新一轮的路径依赖的发展过程。尽管当前的公司治理结构才刚刚开始 ,然而 ,却凸现出了与传统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7.
股权结构是决定股份公司内部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的基础性因素.资本多数决原则下国有企业国有股权一股独大决定了中小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决策的形成、贯彻能施加的影响微乎其微.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内部人控制、隧道效应、国有资产的流失等均与之难脱干系.究其实质股东的利益冲突造就了公司控制权的产生,公司治理必须通过权利制约的安排调节平衡股东的利益冲突.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中,针对中小股东权益受损事件频发的态势,应以控制权与公司治理的相应关系为切入点,挖掘中小股东权益受损的深层原因,从公司表决机制、少数股东权以及中小股东诉权的制度设计三方面完善公司治理,规制控制权滥用,加强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8.
肖剑桥  宋宪萍 《创新》2021,15(5):80-92
已有文献主要从产品内国际分工维度、全球价值链治理维度和中间品贸易维度研究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实质是"中心—外围"的结构化,推动了分工地位的攀升,同时导致了分工环节的固化,需由低端要素驱动转变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治理是市场与非市场关系的综合运用,既推动了链条环节的升级,也导致了"低端锁定",需由被动嵌入转变为主动重构;中间品贸易的最终目的是获取企业增加值的核心竞争优势,制造业企业吸收技术溢出易产生路径依赖,需由引进学习转变为自主创新.今后可从动态演化和层级累积的维度,深入剖析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断层机理,阐明其存在升级断层、难以自动升级的内在机制,形成对我国制造业阶梯式升级的路径探源.  相似文献   

9.
王锋 《浙江学刊》2022,(4):38-45
数字平台型企业日益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社会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成为日益强大的巨型组织。然而,数字平台型企业与社会治理之间存在双重紧张。数字平台型企业从根本上讲,奉行资本的逻辑,即它非常明确地指向营利;而社会治理的逻辑是公共性逻辑,追求的是公共利益。进而,数字平台型企业所拥有的大数据的公共性与企业的经营之间也存在紧张。因为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逆性,这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根据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转变治理思路,从“先野蛮生长再治理”的老路转向“先建构治理架构再发展”的新路,把政府监管的重心从知情同意转向由使用者承担更多的责任,进而重塑数字平台型企业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经济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并且已经出现“资源诅咒”特征.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制度、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丰裕的自然资源弱化了制度建设的激励;另一方面弱化的制度又阻碍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低质量制度建设的路径依赖,最终导致俄罗斯经济陷入“资源诅咒”.  相似文献   

11.
孙丽 《日本研究》2003,(1):9-13
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企业 (经营者 )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利益相关者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对企业 (经营者 )行使的压力 ,这就是公司治理结构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公司治理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考察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是考察公司的股东结构以及债权人结构。现在 ,最具代表性的金融体系一般分为“银行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两大类别1 。在关系型公司治理结构的日本和德国 ,主银行在公司的融资和治理中占据着很重要的控制地位 ,融资渠道较倾向于“银行导向型”融资。英美公司股权结构具有高度分散性 ,股票在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俄罗斯地区燃料动力联合企业私有化的特点,作者选择了一些重点地区,分别介绍那里的私有化情况。莫斯科应是动力工业主要部门的自然垄断者。在这里,有燃料动力部门,如“俄罗斯统一动力系统”和“天然气工业”;有石油加工部门“莫斯科石油加工厂”,也有许多石油开采部门的公司和负责石油及其产品在国内销售的大公司,以及俄罗斯大型石油公司驻莫斯科办事处和银行机构。燃料动力工业关键部门在莫斯科的这种集中,使莫斯科政府的经济政策对这一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俄罗斯联邦私有化初期,莫斯科市郊所有燃料动力联合企业都划归…  相似文献   

13.
存在于东北地区经济中的非竞争性市场、低效率的产权结构和封闭的地域文化结构导致了经济运行的制度锁定.根据路径依赖理论,从正式制度层面和非正式制度层面来分析,从制度的非均衡层次来审视.东北地区经济运行制度退出闭锁最关键的就是政府的职能转变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从权力运行向度来看,跨域环境治理场域中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种权力作用机制.根据纵向、横向权力作用机制的强弱构建出一个跨域环境治理的二维分析框架,划分出“弱治理”“权威依赖治理”“资源依赖治理”“强治理”四种治理模式.应用此框架分析中国跨域流域治理中的制度创新——“河长制”,通过纵向机制的强化推动中国跨域河流治理从“弱治理”模式转向“权威依赖治理”模式,在取得短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隐藏着危机.规制需求、“纵—横”权力作用机制的互补性,决定了中国跨域流域治理应该导向强纵向机制、强横向机制的“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存在八个突出问题: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政策被误解。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改革被简单化为非国有化,大量变卖国有资产,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国有企业这种形式,而是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二是泛化“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在实施主辅分离和重组改制过程中,以低于资产原值的价格转让产权,不能都视为资产流失。三是出资人利益独立化。在国有资产改革过程中,“出资人”代表为追求资产增值最大化目标,不顾长期目标、战略利益而变卖国有企业。四是国有企业被外资化。当前,我国制造业中的一些排头兵企业已经或正在被跨国公司并购重组。五是优质企业境外化倾向。我国一些优质企业大量境外上市,直接影响到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国内资本市场因缺少优质企业为新股的有力支撑而活力不足、规模萎缩及资源配置功能被弱化。六是企业自主创新被股权左右。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过程中,一些骨干企业陆续被外资控股,失去了自主创新的主动权。七是公司治理结构陷阱,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董事会的构成外部董事占绝对多数,公司的决策完全被外部人控制,公司治理运行失控。八是同一出租人条件下的不真实竞争。在同一出资人条件下创造不同的竞争主体,在不同行政部门隶属下无序竞争,应按“从优原则”以优势企业为龙头进行整合,把优势资源集中中于优势企业。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内部,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共同推动公司绩效的实现.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间存在双向互动作用,这种互动作用蕴藏着深刻的作用机理.公司治理影响公司的管理活动,公司管理也存在影响公司治理的内在动机并影响公司治理的不同侧面.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双向互动作用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有企业存在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已是不争的事实。解决内部人控制的一条重要出路是强化外部角色对“内部人”的约束。最重要的外部角色有二:一是社会董事;二是银行。本文认为,社会董事和银行对国有企业约束的不到位和软弱,是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规范社会董事和银行行为,是解决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提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将技术的发展置于广阔的社会制度背景下,对于理解中国近代以来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制度的框架决定了技术的发展方式和内容,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与中国近代技术发展过程相伴的制度始终保持着对历史的“记忆”。在中国两千年“官僚集权”的社会中,“官—民”二重结构的基本制度环境始终影响着社会资源的配置;“重农抑商”政策下的“禁榷”、“官工业”等制度安排“暗示”了洋务运动中的企业制度和技术激励制度的内容;官本位的文化积淀决定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能力配置。制度壁垒导致中国近代技术引进的低效率。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今天和未来做出正确抉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制度是人们相互交往的规则,它规定了人们行为选择的范围和方式.制度变迁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进的关键,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这种路径依赖既可能使区域经济沿着正确的路径发展下去,形成良性循环,也可能将区域经济锁定在低效率状态中,陷入恶性循环.“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经历了制度的巨大变迁,同时也显示出明显的双重效应,其成绩与代价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东 《学术交流》2001,(6):99-102
当前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认识不系统、方法不科学实际、培训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急功近利等.自身素质、家族内部人控制、以往成功的幻象以及员工自身的素质等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加强企业自身的教育和改造,加强内部员工培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